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5篇
林业   5篇
农学   71篇
基础科学   207篇
  36篇
综合类   193篇
农作物   28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20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31.
怀山药叶片脱分化过程中细胞早期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怀山药叶片脱分化过程中细胞早期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叶片愈伤组织起源于叶肉细胞;细胞脱分化的特点是细胞质变浓,核相对变大,核仁明显;叶肉细胞脱分化后,其分裂方式为无丝分裂。  相似文献   
132.
为挖掘新型药剂的潜在靶标,利用靶向基因敲除和互补技术研究赤霉病病原菌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中必需氨基酸亮氨酸合成酶编码基因FgLEU1的功能,并测定禾谷镰刀菌的生物学表型。结果表明,FgLEU1编码亮氨酸合成途径中的3-异丙基苹果酸脱水酶,其敲除突变体表现亮氨酸营养缺陷。生物学表型测定结果显示,与野生型菌株相比,FgLEU1敲除突变体的产孢量和孢子萌发率显著下降,产孢量仅为野生型菌株的20.96%,培养4 h后孢子萌发率下降了49.45%,且合成脱氧雪腐镰刀烯醇(呕吐毒素)能力丧失,在麦穗上的致病力下降,仅能侵染接种小穗,赤霉病症状不能扩展。外源添加一定量的亮氨酸、FgLeu1催化产物或导入含启动子的全长FgLEU1基因可以恢复敲除突变体表型缺陷。表明FgLEU1基因在禾谷镰刀菌亮氨酸合成、菌丝孢子形成及产毒致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作为新型安全杀菌剂的潜在研发靶标,用于持续有效控制麦类赤霉病和镰刀菌毒素。  相似文献   
133.
为揭示不同地下水埋深和施氮量对夏玉米灌浆过程和水氮利用效率影响,以夏玉米‘怀玉208’为试验材料,基于大型地中渗透仪,采用随机区组的试验方法,研究了地下水埋深(GW,2、3、4 m)和施氮量(N,300、240 kg·hm-2)对夏玉米籽粒灌浆过程和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各处理玉米百粒质量随花后天数呈“S”型曲线变化趋势。施氮量和地下水埋深均极显著影响玉米收获时的百粒质量,但二者交互作用不显著;地下水埋深相同时,施氮量为300 kg·hm-2玉米的百粒质量均显著高于施氮量为240 kg·hm-2玉米的百粒质量。(2)灌浆期各处理玉米籽粒灌浆速率均呈“抛物线”型变化趋势。Logistic方程能很好地拟合各处理玉米籽粒灌浆过程。收获期玉米籽粒百粒质量与最大灌浆速率时的籽粒质量、玉米平均灌浆速率极显著正相关。地下水埋深和施氮量对玉米灌浆参数的影响具有显著交互作用。(3)施氮量和地下水埋深极显著影响玉米产量,其中N300GW4处理玉米产量最高,N240GW3处理的产量最低。玉米产量与穗长、穗粗、百粒质量、穗行数、行粒数、穗粒数极显著正相关。(4)施氮量、地下水埋深及二者交互作用均极显著影响玉米氮肥偏生产力;施氮量极显著影响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地下水埋深及二者交互作用对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影响不显著。N240GW4处理玉米氮肥利用效率及水分利用效率均最高。综上可知,地下水埋深和施氮量对玉米水氮利用效率及灌浆过程交互作用显著,N240GW4处理是本研究推荐的农业绿色高产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134.
玉米机械化子粒收获是中国玉米未来的发展方向。为了探讨不同玉米自交系材料的配合力及其组配杂交组合的机械化粒收质量影响程度,本研究以7个美国自交系材料作母本,‘新01A3’的5个改良系作父本,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以组配成的35个玉米杂交组合为试验材料,机械化子粒收获后,测定产量和子粒含水率,计算杂质率、破碎率和田间损失率,并对产量进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XL2’产量的一般配合力(GCA)最高。5个父本自交系中,‘新A389’产量的一般配合力最高,其次为‘新69’。‘XL6×新69’的产量特殊配合力(SCA)最高,其次为‘XL7×新3764’。对各项性状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子粒含水率与破碎率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35个杂交组合中,32个玉米杂交组合的产量与邻近对照相比增幅超过5%,且所有杂交组合的子粒含水率均低于28.0%,均适宜机械化子粒收获。今后应加强对高配合力自交系‘XL2’、‘XL5’和‘新A389’、‘新69’的利用。  相似文献   
135.
ZigBee技术在粮库温度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粮库温度监控系统的技术要求,通过对ZigBee技术的分析,设计了基于ZigBee无线网络的温度监控系统的结构和硬件电路,并给出了软件流程。  相似文献   
136.
在建立了柴油机缸盖振动信息模型的基础上,通过研究缸盖振动信号的时域、频域和循环波动特性,发现了柴油机缸盖振动信号表现出非平稳时变和冲击振动的特点.其内循环的时域特性和频域特性是指导振动诊断的有效工具,而循环间的波动特性则不利于特征参数的提取,这为振动诊断提供了一条简易可行的途径,即抽区间采样分析和参数平均相结合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37.
离子束介导转基因技术[1,2]为远缘分子杂交育种开辟了一条新途径.近年来,这项技术引起了越来越多的育种工作者的关注和应用[3,4],我们运用这项技术,将大豆DNA导入小麦,在当代就获得了一批性状优良的新株系[4].通过对新材料的连续筛选,在第3代发现有个别材料分离出雄性不育变异株(见表1).我们利用复性电泳技术对雄性不育株和可  相似文献   
138.
超高产小麦氮素吸收、积累及分配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超高产小麦的各个生育时期 ,不同器官全氮量存在差异 ,表现为叶片 >叶鞘 >茎秆 ,三者氮积累峰值均出现在抽穗期。植株氮积累在拔节~孕穗期出现一个高峰 ,小麦生长前、中、后三个时期积累氮的比例为1∶ 3∶ 1。开花前植株氮素主要积累在叶片中 ;开花后 ,籽粒成为氮素贮存的主要场所。在籽粒形成时 ,由营养器官向籽粒转运的氮占籽粒总氮的 4 0 %~ 60 %。在总氮量相同条件下 ,前氮后移 ,重施药隔肥 ,后期进行适量的叶面喷肥 ,可增强后期植株的吸氮能力 ,提高籽粒中氮的含量 ,显著增加产量  相似文献   
139.
探究减氮对华北地区麦玉轮作农田土壤反硝化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影响,为华北地区麦玉轮作农田氮肥管理提供技术支持,本研究以不施氮为对照(CK),设置 2个施氮量,分别为常规施氮量(纯氮 300 kg·hm-2,N2)、减氮 20%(纯氮 240 kg·hm-2,N1),提取土壤DNA,用nirS(细胞色素cd1-亚硝酸还原酶)、nirK(Cu-亚硝酸还原酶)引物扩增后采用MiSeq PE300测序技术,研究施氮量对麦玉轮作农田土壤性状及nirSnirK反硝化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处理nirSnirK反硝化细菌α-多样性指数无显著差异,nirS反硝化细菌α-多样性高于nirK。减氮显著影响nirSnirK反硝化细菌物种组成。减氮对nirSnirK反硝化细菌门水平及nirK纲水平物种组成无显著影响,但显著降低了nirS反硝化细菌Deltaproteobacteria(δ-变形菌纲)相对丰度;减氮显著影响nirSnirK属水平物种组成。硝态氮、速效磷、pH值是影响土壤nirS反硝化细菌属水平群落结构主要环境因子;pH值是影响土壤nirK反硝化细菌属水平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研究表明,适量减氮不影响反硝化细菌α-多样性,但显著影响反硝化细菌属水平群落组成和群落结构,减氮主要是通过影响土壤性状及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而影响农田土壤N2O排放。  相似文献   
140.
用重氮化法人工合成氯霉素-牛血清蛋白(CAP-BSA)抗原免疫BALB/c小鼠,应用杂交瘤技术将免疫鼠脾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建立了分泌抗CAP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经检测、鉴定,筛选出5株高亲和力的杂交瘤细胞株,其腹水效价均高于1:10^6,且5株杂交瘤细胞株分泌的单抗与其他几种抗生素无交叉反应,可用于氯霉素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