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0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38篇
林业   1篇
农学   88篇
基础科学   2篇
  68篇
综合类   273篇
农作物   14篇
畜牧兽医   22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01.
本文采用盆栽土培试验研究了河北省40个白菜栽培品种吸收累积重金属Cd的差异。结果表明,在土壤加入Cd含量为0、1.0~5.0mg/kg的条件下,河北省40个白菜品种地上部的Cd含量变化范围分别为0.009~0.037mg/kg、0.029~0.121mg/kg和0.166~0.684mg/kg。相同土壤Cd含量条件下,白菜早心白、多抗55、新乡小包23比白菜品种新北京三号和北京小杂60地上部的Cd含量高2~3倍,品种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在土壤加入Cd含量为5.0mg/kg的条件下,白菜新北京三号和北京小杂60地上部Cd含量均显著低于其他白菜品种,分别为0.166mg/kg和0.196mg/kg。该土壤条件下,白菜新北京三号和北京小杂60地上部Cd富积系数也最低.均为2.51:早心白地上部的Cd富积系数最大,为7.01,其Cd富积系数是白菜新北京三号和北京小杂60的2.8倍。  相似文献   
402.
增施钾肥对日光温室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了增施钾肥对日光温室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农民习惯施肥的基础上,合理增施钾肥可提高日光温室番茄的单果重和单株结果数,大幅度提高番茄产量;合理增施钾肥可显著增加农民种植番茄的纯收入;番茄的含糖量、Vc含量随钾肥的增施有升高的趋势,NO3^--N含量随钾肥的增施有降低的趋势。在增施钾肥的基础上,适当减少氮肥用量可提高番茄含糖量。在农民习惯施肥的基础上(即每公顷施45m^3鸡粪,N600kg,P205300kg,K20300kg),每公顷增施K2O 150kg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403.
磷肥对日光温室番茄磷营养和产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采用盆栽方法进行了不同施磷(P2O5)水平下,日光温室番茄产量、不同生育期番茄磷素分配、干物质积累、土壤速效磷含量和酶活性研究,并确定了适宜番茄生长的最佳施磷量与土壤速效磷含量。结果表明,随着磷肥施用量的增加,土壤速效磷含量及番茄各组织含磷量相应增加;当施用P2O5达到0.53 g/kg(处理5),土壤速效磷含量在60~77 mg/kg时,较适宜番茄生长,番茄产量和单果重达最高,根系和茎叶干物质积累也达到最好水平。当施磷量超过0.53 g/kg时,造成土壤和植株磷累积过高,易引起土壤盐害,降低土壤酶活性,从而降低干物质积累和番茄产量,影响土壤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404.
土壤和植物硒素研究综述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硒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土壤硒是植物硒的直接来源,植物在自然界硒生态链转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植物硒是决定食物链硒水平的关键环节。综述了土壤和植物中的硒含量状况,对影响植物吸收硒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土壤和植物中硒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405.
永年县典型蔬菜田土壤和蔬菜重金属含量状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田间采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永年县典型蔬菜种植村土壤和蔬菜重金属含量状况。结果表明:永年县蔬菜土壤Cu、Zn、Pb和Cd的平均含量以土壤含Zn量最高,其次为含Pb量和含Cu量,土壤含Cd量最低。但是均没有超过国家允许含量。村与村相比土壤Cd含量的变幅最大,其次为土壤Zn和Pb含量的变化,土壤Cu含量变幅最小。果菜类蔬菜可食部位的Cu含量高于叶菜类和根菜类。叶菜类蔬菜可食部位的Zn、Pb和Cd含量高于果菜类和根菜类。3类蔬菜可食部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均没有超过允许含量。  相似文献   
406.
河北省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及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茹淑华  张国印  孙世友  耿暖  王凌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8):13763-13764
河北省污水灌溉区普遍存在重金属累积现象,以镉累积较为普遍。阐述了河北省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并对农田重金属污染现状等进行了总结,以期为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07.
不同灌水量对日光温室番茄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确定番茄冬春茬生产中的适宜灌水量,以日光温室番茄为试验材料,从定植缓苗后开始至收获进行不同灌水量处理,试验设每次灌水量300m^3/hm^2(CK)、225m^3/hm^2、150m^3/hm^2和75m^3/hm^2计4个处理,共灌水8次,研究不同灌水量对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灌水量的减少,番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和Vc含量以及灌溉水利用率均呈逐渐增加趋势,产量呈逐渐降低趋势。其中,每次灌水量为225m^3/hm^2 处理的产量较CK降低了0.45%,灌溉水利用率却提高了26.12%,而且增加了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Vc含量;每次灌水量为150m^3/hm^2和75m^3/hm^2处理的产量较CK极显著降低,分别降低了10.08%和21.01%。综合分析认为,番茄冬春茬生产中较适宜的灌水量为每次灌水225m^3/hm^2。  相似文献   
408.
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与危害及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阐述了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以及来源和危害,综述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技术,为土壤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与修复提出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09.
玉米-大豆间作复合体系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间作是一种能集约利用光、热、肥、水等自然资源的种植方式,不同间作模式对作物群体光能利用率产生的影响不同。以单作玉米和单作大豆为对照,在玉米与大豆2∶2、2∶3和2∶4间作模式下,分析了不同种植模式对玉米和大豆光合特性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作能够提高玉米的光能利用率,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和叶面积指数分别较单作提高了22.4%~24.7%、9.2%~12.0%和0.9%~3.5%,其中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间作降低了大豆的光能利用率,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和叶面积指数分别较单作降低了3.5%~12.6%、1.6%~4.0%和0.3%~0.5%,但差异均不显著。在玉米-大豆间作复合体系中,随着玉米大行距的增大,玉米的叶绿素含量和叶面积指数均逐渐提高,光合速率呈先提高后降低趋势并以玉米与大豆2∶3间作复合体系最高;大豆的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和叶面积指数均逐渐提高,但3种间作模式间的光合特性指标差异均不显著。综合分析认为,采用玉米与大豆2∶3间作模式,玉米-大豆间作体系的光能利用率最高。  相似文献   
410.
[目的]为快速提高中低产田肥力和农田生产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栽培管理模式(农民习惯耕作栽培与高产栽培管理模式)和养分管理模式(传统养分管理模式和高效养分管理模式)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中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在高产高效管理模式下,作物产量显著高于农民习惯管理模式。经过5季作物的试验,高产高效管理模式的农田有机质含量提高了2.72~3.01g/kg,土壤全氮含量升高了0.12~0.16g/kg,速效磷(Olsen-P)含量增加了5.2mg/kg,速效钾含量升高了37.8mg/kg。[结论]综合考虑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高产高效管理模式是中低产农田作物产量提高和耕地地力提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