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4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1篇
  24篇
综合类   161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24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3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41.
本研究利用基因工程方法将抗口蹄疫病毒(FMDV)纳米抗体Nb205和抗鸡醛化红细胞(cRBC)纳米抗体NbRBC48的基因片段连接,构建双特异纳米抗体Nb205-48,其相对分子质量为3.5×104,能同时与FMDV和cRBC反应。利用Nb205-48成功建立了可用于FMDV抗原检测的血凝方法,该方法检测灵敏度为1μg/ml,与其他病毒无交叉反应,且批内和批间重复性好。分别采用血凝法和夹心ELISA方法对3批次FMDV抗原进行了检测,二者检测结果基本吻合。本研究建立了基于双特异纳米抗体Nb205-48的血凝检测方法,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灵敏度、特异性和重复性,且简便、快捷、成本低,其检测结果与传统的FMDV定量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相关性好,为检测口蹄疫疫苗生产过程中FMDV抗原的含量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2.
通过振荡平衡吸附试验研究了兽药喹乙醇在猪粪上的吸附特征并对其吸附机制和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喹乙醇能被猪粪吸附,吸附过程属于快速吸附,吸附等温线呈非线性,能用Freundlich模型很好地描述;被粪便吸附的喹乙醇易被雨水解吸,进入自然环境.粪便对喹乙醇的吸附受溶液pH值和离子强度的影响,随pH值增加粪便对喹乙醇的吸附增加,但碱性条件下有下降趋势.背景溶液离子强度增加,粪便对喹乙醇的吸附量下降.同等浓度的二价Ca2+离子背景下,粪便吸收的喹乙醇能力比一价Na+离子体系弱.猪粪对喹乙醇的吸附存在多种吸附机制,物理吸附对整个吸附的贡献较大.  相似文献   
143.
刍议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我国实施植物新品种保护的意义,介绍了我国目前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基本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4.
过程管控是一种全面系统的治理体系。本文介绍了过程管控相关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提出了过程管控技术体系的设计原则和技术路线,结合近年我国几种重要农产品的产供全程安全管控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情况,分析了针对不同安全危害开展过程控制技术研究与集成配套及规范化标准化应用的初步成果和做法。  相似文献   
145.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变异快、传染性强,由病毒流行株制备而成的灭活疫苗达不到完全保护的效果,导致H9N2亚型禽流感时有发生。为研发具有广谱保护性的H9亚型禽流感疫苗,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技术,对H9亚型AIV HA基因序列进行分析,设计获得HA基因序列。将HA基因构建于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的重组HA蛋白血凝效价为1×212,与不同分支H9亚型AIV阳性血清具有良好的交叉反应活性。将重组蛋白制备成疫苗(rHA疫苗)免疫10日龄雏鸡,免疫后28 d将不同亚分支的H9亚型AIV流行毒株115和YZ株分别以1×106EID50(半数鸡胚感染量)感染试验鸡,rHA疫苗组交叉保护效力明显优于商品苗组。本研究结果表明H9亚型禽流感广谱型亚单位疫苗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可以用于防控H9 AIV感染。  相似文献   
146.
生活污水尾水灌溉对秸秆还田稻田氨挥发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通过土柱模拟实验,研究了生活污水尾水灌溉对秸秆还田稻田田面水氮素转化、氨挥发排放以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生活污水尾水灌溉显著提高了稻田田面水NO_3~--N浓度和田面水pH,并显著提高了产量、植株吸氮量和土壤脲酶活性。与清水灌溉处理相比,不施氮肥时生活污水尾水灌溉可使秸秆还田稻田氨挥发累积排放量显著降低35%;正常施氮时生活污水尾水灌溉增加了秸秆还田稻田氨挥发排放总量,但由于显著增加了水稻产量,因此单位产量氨挥发排放量有所降低。由此可见,秸秆还田稻田利用生活污水尾水灌溉,不仅可消纳净化生活污水、替代部分氮肥,还可增加水稻产量、降低单位产量稻田氨挥发排放。  相似文献   
147.
为尽可能减少稻田农药的使用量,更好地保障稻米品质及保护农田生态环境,通过优化药剂组合和施药次序,综合田间防效、消解动态、最终残留及水稻产量等因素,研究评估了江苏省溧阳市水稻田农药减量施用的可行性。分别设置常规施药组合和减量施药组合2套方案,以水稻主要病虫害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及纹枯病为例,比较了2种施药方案下对病虫害的防效,分析了相关药剂在水稻中的残留消解动态以及在稻米和谷壳中的最终残留,并对水稻产量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减量施药方案对水稻上3种典型病虫害的防效均优于或与常规施药方案相当;此外,不同施药次序对水稻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差异较大;2种施药方案下,供试药剂在稻米中的最终残留量均未超过其残留限量 (MRL) 标准;与常规施药方案相比,减量施药方案下水稻每公顷产量增加了621 kg,但二者差异不显著。减量方案施用农药总制剂量为4 410 g/hm2 (有效成分1 353 g/hm2), 而常规方案为6 885 g/hm2 (有效成分1 553 g/hm2)。研究表明,在试验期间,该减量施药方案能有效防控水稻病虫害,保证水稻产量,同时还能减少环境中农药及助剂的投入,降低对环境的危害。  相似文献   
148.
污蝇杆菌(Wohlfahrtiimonas chitiniclastica)是一种新出现的人畜共患病原菌。2020年从安徽某羊厂1只口腔和舌头溃烂羊的口腔中采样并分离细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到1株污蝇杆菌,呈β型溶血,该菌对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耐药、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磺胺类、氟苯尼考、多黏菌素类药物均出现耐药情况,对美罗培南、替加环素敏感。这是国内首次报道羊源污蝇杆菌,但其耐药性相比之前报道菌株更严重,这对公共卫生安全具有重大挑战。  相似文献   
149.
吉星  李俊  王冉  何涛 《江苏农业学报》2022,(6):1722-1728
益生菌被定义为一种活的微生物,当摄入足够的量时,可在营养、新陈代谢和免疫功能等方面为宿主带来健康益处。益生菌目前被广泛应用在食品加工,医疗保健和畜禽养殖业,且市场正在扩大。益生菌的广泛使用可能带来新的风险,如成为耐药基因储存库并参与耐药基因的转移和扩散。基于公共卫生和食品安全的要求,本文对常用益生菌的种类、耐药表型测试方法、耐药特征及耐药基因转移情况进行了综述,为未来益生菌的安全规范管理和使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0.
小麦赤霉病是造成小麦减产的重要病害之一,病原菌产生的镰刀菌毒素严重威胁食品安全。近年来赤霉病的频繁发生和镰刀菌毒素污染超标问题日趋严重,而赤霉病抗性品种缺乏和多菌灵等化学药剂的耐药性致使现今对赤霉病控制乏力。因此,采取包括生物防治在内的赤霉病综合防控策略成为近年来赤霉病防控的研究热点。市场上可应用的生防制剂较少,防治效果不稳定。本文从拮抗菌的筛选、效果评价、拮抗机制与应用策略等方面对当前小麦赤霉病的生物防治策略进行了综述,并针对现有赤霉病生物防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