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8篇
林业   1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1篇
  13篇
综合类   408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41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21.
本试验分别以多花黑麦草 (Loliumperenne)、紫花苜蓿 (Medicagosativa)、鲁梅克斯K - 1杂交酸模 (Remexpatientia×R .tianachanicuscv.RumexK - 1)草粉为原料之一 ,加工成全价鱼饵料进行饲喂试验 ,并与常规鱼饵料(市售 )和散喂菜粕作比较 ,结果表明 :用 3种牧草粉代替部分精饲料加工全价鱼饵料 ,多花黑麦草和紫花苜蓿养殖成本低于常规鱼饵料和散喂菜粕 ,多花黑麦草的养殖效益也高于常规鱼饵料和散喂菜粕 ;紫花苜蓿的养殖效益与常规鱼饵料相当  相似文献   
822.
蛋鸡规模化养殖场的生产管理系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针对中国规模化蛋鸡生产的现状以及对禽蛋需求量的增加 ,构思和完善了 2 0× 10 4 羽蛋鸡场生产管理系统 ,设计了以数据库、专家系统和自动化监控技术为基础的规模化蛋鸡场生产管理系统 ,探索建设养鸡场生产网络信息系统的技术和方法。将科学计算、数据分析、绘图处理、人工智能和自动化监控技术融为一体 ,建成一个可在单机或网络两种不同模式上运行的生产管理系统。为提高中国规模化蛋鸡企业生产、科学饲养、鸡病防治水平 ,以及专家咨询和早期预测的准确性提供可能 ;也为管理人员进行蛋鸡生产动态管理及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23.
为明确在江苏盐城地区繁种的苏畜研2号多花黑麦草最佳播种量和施氮水平,提高其本地种子产量,满足市场需求,试验将尿素施用量N0(对照)、N1(75.0 kg/hm2)、N2(112.5 kg/hm2)、N3(150.0 kg/hm2)、N4(187.5 kg/hm2)作为主区,播种量B1(1.0 g/m2)、B2(1.5 g/m2)和B3(2.0 g/m2)作为副区进行裂区试验设计,形成15个组合,重复3次。结果表明:播种量和施氮水平对苏畜研2号多花黑麦草的穗长、小穗数、每穗粒数以及样方产量等指标均可产生调节作用;施尿素112.5 kg/hm2、播种量1.5 g/m2的组合可使苏畜研2号多花黑麦草在盐城地区繁种获得较佳水平。  相似文献   
824.
以生长196 d、一次性刈割的苏牧4号杂交狼尾草鲜草为材料,青贮6个月后,用其青贮鲜料和青贮草粉替代菊叶、艾草混合草粉调制全价颗粒饲料,研究饲喂85日龄新西兰肉兔的效果。结果表明:杂交狼尾草青贮鲜料直接制作全价颗粒料是可行的,12.5%的添加量较为适宜,对85日龄肉兔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杂交狼尾草青贮草粉替代日粮中75%的混合草粉时,对85日龄肉兔生产性能无显著影响,添加量过高(100%替代)时,导致死亡率增高。  相似文献   
825.
种草养鹅关键技术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鹅对牧草的利用 1.1 鹅对牧草中纤维的消化 鹅对CF消化率可达40%~50%;鹅对青草中CP的消化率和绵羊相似,达76%.舍饲,鹅各饲养阶段精饲料/青绿饲料比:雏鹅为1:1、中鹅为1:1.5,成年鹅1:2.牧草品质好,中、成鹅可以少补喂精料或不用补喂精料.江苏养鹅肉料比有的仅为1:(0.75~1.5).  相似文献   
826.
本试验旨在阐明不同发酵时期大麦青贮发酵品质及细菌多样性的动态变化。试验分别在青贮第2 d、青贮第14 d、青贮第60 d和有氧暴露第5 d采样,对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营养成分等进行测定,并采用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细菌的多样性和组成。结果表明,与青贮第2 d相比,大麦青贮第60 d的pH值显著下降(P0.05),乳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青贮第2 d的细菌优势菌群是魏斯氏菌属(Weissella)和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相对丰度分别为45.960%、30.680%。青贮第14 d的细菌优势菌群为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相对丰度为74.720%,其次是魏斯氏菌属(Weissella),相对丰度为13.170%。青贮第60 d的细菌优势菌群为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相对丰度为96.740%。有氧暴露第5 d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的相对丰度为0.710%,有氧暴露后滋生了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沙雷氏菌属(Serratia)等有害菌。综上所述,青贮第2~60 d大麦青贮的优势菌群是乳杆菌属,而有氧暴露后菌群结构发生了变化,不动杆菌属、沙雷氏菌属等有害菌的相对丰度增加。  相似文献   
827.
为检测兰坪乌骨绵羊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与其他5个绵羊品种(湖羊、小尾寒羊、杜泊羊、特克塞尔羊和无角陶赛特羊)的亲缘关系,试验选择9个微卫星位点对共计117个体进行了检测,将各微卫星位点的PCR扩增产物进行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OPGEN32软件计算遗传参数。结果表明,9个微卫星位点均表现为高度多态,各绵羊群体内的PIC平均值为湖羊(0.7211)>陶赛特羊(0.6780)>小尾寒羊(0.6492)>乌骨绵羊(0.6479)>特克塞尔羊(0.5930)>杜泊羊(0.5728)。6个品种中乌骨绵羊的平均杂合度最大(0.9543),而杜泊羊最小(0.2556)。UPGMA聚类分析表明,湖羊与小尾寒羊首先聚为一类,乌骨绵羊与湖羊、小尾寒羊遗传距离较近,而与3个引进品种的遗传距离较远。这些结果提示乌骨绵羊可与湖羊或小尾寒羊杂交提高繁殖力,与引进品种杂交提高肉用性能。  相似文献   
828.
 以象草苏牧2号和N51(对照)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海盐浓度胁迫下幼苗根、茎和叶中Na 、K 、Ca2 和Mg2含量随胁迫时间延长的分配与运输规律。结果表明,苏牧2号和N51植株各部分Na+ 含量均随海盐浓度的升高而升高,K 、Ca2 、Mg2 含量和K/Na 均随海盐浓度的升高而降低。随胁迫时间的延长,10g/L 海盐浓度胁迫后,苏牧2号根中Na 含量显著高于N51。4~10g/L 海盐浓度胁迫后,苏牧2 号茎中Na 含量总体上显著低于N51,叶中Na 含量苏牧2号均低于N51,但不同胁迫时间下差异不尽相同;苏牧2号根、茎中K 含量总体显著高于N51,苏牧2号和N51 叶中K 含量高低则不尽相同;苏牧2 号叶中K/Na 总体显著高于N51;苏牧2 号的S/Na+ (茎/根)除4g/L 处理后第7天苏牧2号低于N51外,苏牧2号均高于N51,是其运输系数的1.02~2.19倍。表明苏牧2号的S/Na+(茎/根)高,使得根系能截留更多的Na和向茎选择性运输更多的K,提高茎中K/Na,同时其叶片中保持了高K/Na,从而减小植株受盐害程度,是苏牧2号耐盐性比N51 增强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29.
为构建卵泡抑制素与绿色荧光蛋白(GFP)融合基因疫苗pEGISI,将pcISI中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S基因及插入S基因中的抑制素(INH)基因片段酶切回收;PCR扩增pcISI中INH基因片段,调整阅读框,一起融合到pEGFP-N1中EGFP基因的5'端,构建ISI-EGFP融合表达质粒pEGISI。酶切和测序鉴定表明,重组质粒pEGISI构建成功。将pEGISI转染293T细胞,16h后检测到绿色荧光,48h检测到强烈荧光,说明融合基因在293T细胞获得高表达;ELISA检测证实,表达产物ISI-EGFP融合蛋白具有INH的抗原抗体反应原性。质粒pEGISI的成功构建及表达为抑制素基因免疫的机理及安全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30.
食品安全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因此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建设在世界各国都在进行研究与应用.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及国内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安全也成为我国各级政府、生产与消费者都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因此,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在我国食品及原料生产中的研究与应用日益迫切,RFID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为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建设提供了技术基础.本文根据RFID技术的特点,结合食品的生产、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可追溯的因素,分析了我国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研究策略、共性关键技术及标准研究、实施方案、信息采集的范围与方法等,并指出了此项技术应用的优势和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