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5篇
林业   1篇
农学   9篇
  13篇
综合类   405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405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鹅旱养的关键技术及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当前养鹅产业的发展现状,探讨了种鹅网上平养技术及旱养模式下的饲养管理技术,比较了旱养模式与传统养殖模式的生产性能差异,并分析了旱养模式的经济效益水平,为我国养鹅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2.
从临床检查、手术过程、术后治疗等方面探析了猫剖腹产手术及术后治疗。  相似文献   
83.
[目的]采用常用的分离培养肾细胞方法比较分离培养肾细胞,并提出优化方案。[方法]A法:组织块培养法;B法:1%胶原酶消化分离法;C法:5%胰蛋白酶消化法;D法:0.5%胰蛋白酶-0.02%EDTA连续分离法。[结果]A法初期细胞生长不好,1周后生长良好;B法、C法细胞贴壁状况较好,但细胞生长不均一,呈丘陵状生长,细胞产量较少;采用D法消化肾组织块,能够快速获得大量细胞,并且细胞生长整齐、均一,能够满足后续实验的需要。[结论]使用D法分离培养肾细胞优于其他3种方法,试验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4.
利用PCR-SSCP技术,对约克夏、杜洛克、长白猪、金华猪、碧湖猪和嵊县花猪共6个品种258头猪的PPARγ2基因外显子1进行多态性分析,并采用SPSS程序中GLM模型分析该位点与胴体性状的相关性。研究结果发现编码区175 bp处存在A175G单核苷酸多态。国内外猪种的基因型频率间存在较大差异,在国外种猪中,AA基因型频率较高,国内猪种中AG基因型频率较高。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长白猪群中,PPARγ2基因与肩部背膘厚、腰荐结合部背膘厚均存在极显著相关性(P<0.01),与6/7th肋背膘厚和眼肌面积均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在金华猪群内,PPARγ2基因与肩部背膘厚显著相关(P<0.05)。因此推测PPARγ2基因可能是影响猪胴体性状的潜在分子育种标记。  相似文献   
85.
放牧饲养对雪山草鸡屠宰性能及肉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两阶段饲养模式对雪山草鸡屠宰性能及肉色的影响,为寻求适合高效生产优质鸡肉的饲养模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用高密度集约化饲养的雪山草鸡(公鸡80日龄,母鸡120日龄),采用放牧饲养模式,分别于放养30和60 d后取右侧胸肌、腿肌及腹脂样品,测定屠宰性能和肉色。【结果】放牧饲养鸡的活体重、胸肌率、腿肌率和腹脂率均略低于高密度集约化饲养组,但差异不显著(P >0.05);性别对雪山草鸡屠宰性能的影响较大,放牧饲养雪山草公鸡的腹脂率显著低于母鸡,但腿肌率显著高于母鸡(P<0.01)。在肉色指标方面,胸肌和腿肌的亮度、红度均随着放养时间延长呈递增趋势,而黄度则呈递减趋势。【结论】放牧饲养可以降低雪山草鸡的腹脂率,提高屠宰性能,同时还能提高肌肉的亮度及红度,有利于改善肉色及肉品质。  相似文献   
86.
为进一步了解猪LPL基因的结构和功能,本研究以苏钟猪为试验对象,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该基因在苏钟猪5种不同组织(心脏、肝脏、肾脏、皮下脂肪和背最长肌)中RNA水平的表达谱信息;对苏钟猪LPL基因的CDS区域进行了克隆测序,并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了苏钟猪LPL蛋白水平的结构和功能.结果表明:LPL基因在各组织中的mRNA表达丰度为:皮下脂肪>心脏>肾脏>背最长肌>肝脏,其中皮下脂肪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1),且公猪背最长肌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母猪(P<0.01),公猪与母猪间的眼肌面积和瘦肉率性状均差异显著(P<0.05).猪LPL基因编码含479个氨基酸的蛋白,理论等电点为4.99,具有疏水性,存在信号肽,是分泌型蛋白,与牛、绵羊、家猫等的亲缘关系较近.LPL对苏钟猪的皮下脂肪、心脏、肾脏、肌肉等组织的脂肪沉积有重要影响,可成为苏钟猪肉质改良育种中的重要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87.
 在夏季7~8月份高温季节对南京市六合区江苏省农科院试验猪场两种不同类型育肥猪舍室内温度进行了观测分析。数据比较分析表明:夏季新型可移动发酵床育肥舍室内日平均温度波动幅度较大,而普通育肥舍室内日平均温度波动幅度较小;新型可移动发酵床育肥舍在夏季中午高温时舍内日平均温度高于普通育肥舍内日平均温度,而早上和晚上的日平均温度低于普通育肥舍内日平均温度。  相似文献   
88.
本试验对猪卵泡卵母细胞不同体外成熟培养时间、不同精子获能时间、不同精卵共孵育时间对体外受精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体外成熟培养44 h左右,精子获能时间在1~2 h之间,精卵共孵育时间在6~8 h之间,受精后卵裂率最高。  相似文献   
89.
本实验室从安徽某羊场发生腹泻的山羊病料中检测分离到边界病病毒(borderdiseasevirus,BDV),证明BDV在我国羊群中存在。为了进一步了解BDV在江苏羊群的流行情况,本研究收集江苏部分地区发生腹泻和健康羊群的血清和组织样品,采用RT—PCR方法进行检测,并对阳性样品进行病毒的分离鉴定,测定分离毒株5’-UTR基因片段,与其他已报道的毒株进行同源性比较并绘制进化树。结果表明有27.4%(29/106)样品呈阳性,不N羊场BDV阳性率为0~67%,共分离到4株不同的BDV毒株,它们之间的同源性为73.9%~95.6%,而与其他BDV毒株的同源性为66.2%~91.6%。进化分析表明AH12-02与其他各毒株均较远,形成单独的分支,另3个毒株与BDV3型毒株关系最近。采用ELISA试剂盒对血清样品BDV抗体进行检测发现不同羊场抗体阳性率存在较大差异(0~100%),还有抗体阴性持续感染个体的存在。以上结果丰富了我国BDV分子流行病学数据,为进一步探索BDV在我国羊群中的流行情况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0.
为探讨发酵饲料对樱桃谷肉鸭生长性能和肠道结构的影响,试验选择360只1日龄雄性樱桃谷肉鸭,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组和Ⅱ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和10%发酵饲料,采用两阶段饲喂,试验周期为42 d。结果表明:试验Ⅰ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十二指肠、回肠、盲肠和直肠长度均有增加(P>0.05),试验组空肠长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Ⅰ组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肠绒毛高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添加发酵饲料增加了隐窝深度,但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方面,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樱桃谷肉鸭日粮中添加5%发酵饲料可显著降低料重比,提高体增重,改善肠道结构,有利于肉鸭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