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9篇
  15篇
综合类   115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为进一步了解菌株还原Cr (Ⅵ)的机理,从矿区周边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筛选出一株对Cr耐受的菌株Bacillus sp.T124,对该菌株去除Cr (Ⅵ)的效率和Cr (Ⅵ)的还原产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Bacillus sp.T124可以有效去除Cr (Ⅵ),在Cr (Ⅵ)初始浓度为100 mg·L-1的LB培养基中48 h还原率达到43.2%。此外,在作为菌体电子供体的6种碳源(葡萄糖、果糖、蔗糖、乳糖、乙酸钠和甘露醇)中,果糖对Cr (Ⅵ)的还原效果最好,在不同共存离子存在条件下,HCO3-的添加对Cr (Ⅵ)的生物还原抑制作用最明显。扫描电镜(SEM)的结果显示,经Cr (Ⅵ)处理后的细胞形态未发生明显变化;X射线衍射(XRD)和拉曼图谱的分析表明菌株对Cr (Ⅵ)的还原产物为Cr2O3;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的结果表明还原过程有烷基和羧基以及多糖的参与,并且通过X射线电子能谱(XPS)的分析确定了去除Cr (Ⅵ)的途径为生物还原而非生物吸附。研究表明,生物还原是Bacillus sp.T124去除Cr (Ⅵ)的主要途径,碳源和共存离子是Bacillus sp.T124对Cr (Ⅵ)还原过程中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02.
103.
杀螟丹和Cr6+复合污染对赤子爱胜蚓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考察土壤中重金属与农药复合体系下的联合毒性效应,以赤子爱胜蚓为受试生物,采用毒性试验方法,研究了Cr6+和杀螟丹的单一及复合污染对蚯蚓的影响。结果表明,杀螟丹对赤子爱胜蚓单一毒性大于Cr6+,杀螟丹和Cr6+联合毒性效应作用类型以拮抗作用为主。在不同污染物暴露下,蚯蚓的生理生化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杀螟丹单一作用时,赤子爱胜蚓体内蛋白含量随染毒时间和浓度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在短时间内,超氧化物岐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力存在诱导作用;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含量在染毒初期被促进,随时间延长两者含量大幅度降低。Cr6+单一作用时,赤子爱胜蚓体内蛋白含量、CAT活力随Cr6+浓度升高先升高后降低; SOD活力在后期受到抑制,MDA含量持续升高。杀螟丹和Cr6+联合作用初期对赤子爱胜蚓体内蛋白含量有增加作用; SOD活力前期、中期促进,后期抑制;随染毒时间的延长,CAT活力升高,MDA含量则降低。研究表明,SOD活力、MDA含量均可作为蚯蚓在应对氧化胁迫时,机体受氧化损伤程度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104.
王凯全  周琪  齐经济  乐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079-21081
[目的]探讨高浓度多菌灵在自然条件下的残留动态及降解规律。[方法]通过选取质量分数为0.2%(推荐浓度)、0.4%(2倍浓度)、1.0%(5倍浓度)多菌灵溶液在植物叶片上喷洒,测定自然状态下多菌灵的残留量,并研究了3种浓度下多菌灵残留量的动态模型。[结果]推荐浓度下多菌灵降解符合降解动力学规律,而2倍和5倍浓度下的样本降解动力学模型出现了异化。分析认为,多菌灵的植物残留量受植物吸收能力和气候条件的双重影响:吸收能力受施用浓度和植物生长状态的影响,较高浓度施用和植物处于缓慢生长期时,不利于多菌灵的吸收;气候条件主要受温度和湿度的影响,温度较高和干燥的气候条件不利于多菌灵的降解。[结论]为指导农业生产中农作物的不同生长阶段、不同气候条件下多菌灵的施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5.
以杭州湾滨海围垦湿地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代时间的方法对不同围垦年限(50、100、300、500、700、1 000、2 000年)的农田土壤重金属铬(Cr)、镉(Cd)、铅(Pb)、锌(Zn)、铜(Cu)、镍(Ni)含量及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应用地累积指数(Igeo)法、内梅罗(Nemoro)指数法进行土壤污染评价。结果表明,重金属含量在不同围垦年限农田土壤中的变化趋势相似,随着围垦年限的增加而呈现上升趋势。土壤重金属含量与土壤pH、电导率、总磷含量呈负相关,与总碳、总氮含量呈正相关;各重金属元素之间也呈现出一定的相关性。跨度长达2 000年的围垦时间梯度更准确地揭示了土壤理化性质及重金属变化规律,为促进杭州湾滨海湿地农田高效可持续发展利用、把握杭州大湾区建设整体污染状况、实现对围垦滩涂的安全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6.
农村供水管网优化研究在乡镇基础设施建设中极其重要.通过运用EPANET软件,以横山桥镇为例进行实际工程的应用,取得良好的效果.其优化方法和结果对其他供水管网的改造也可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7.
李稳  崔建国  毛立波 《节水灌溉》2011,(8):47-50,54
分析了管网压力异常工况下的节点水压变化,建立了管网趋势面分析模型,通过比对管网正常工况和异常工况下的趋势图和残差图,判断管网发生漏损现象程度及大体范围,并对某市管网进行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108.
早期预警是控制A/O工艺污水处理厂污泥膨胀的最有效手段。文中对活性污泥预警指标及预警技术进行了探讨,指出可通过观察污泥外观、微生物种类及测量丝状菌数量、进水水质、污泥负荷、污泥龄、溶解氧、温度和pH值等相关指标,来掌握污泥中细菌的生长状况;同时可利用荧光原位杂交、PCR-温度梯度凝胶电泳、PCR-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等技术从分子的角度研究污泥中的丝状菌,从而更精确地预知和判断活性污泥的特性和状态,以实现对污泥膨胀的早期预警。  相似文献   
109.
为了降低管网建成后的漏损及运行费用,需要在管网设计阶段对管网进行水力平差计算。手工平差工作量大、计算精度不高,一般应用计算机进行计算。计算程序采用VB语言编程,具有直观、语言简单、易懂的特点。详细介绍了平差程序、编程过程,并提出了应用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10.
细菌染色体上的mnt/hepn操纵子构成毒素-抗毒素系统(TA,toxin-antitoxin system)新家族,但该家族成员的生化及遗传特征有待阐明.为了证明集胞藻PCC6803染色体上基因ssl2749/sll1411的转录调控作用,以无启动子的β-半乳糖苷酶基因(lacZ)为报告基因,构建了lacZ转录融合重组质粒,通过测定含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细胞的β-半乳糖苷酶活性,确定ssl2749 /sll1411编码产物对其启动子活性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蛋白Ssl2749使β-半乳糖苷酶活性显著增加,提示Ssl2749可激活PTA启动子转录活性,蛋白Sll1411抑制Ssl2749的转录激活作用.因此,Ssl2749可能与PTA中的调控序列结合调控ssl2749/sll1411操纵子的转录,Sll1411对Ssl2749转录激活活性的抑制作用提示二者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