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4篇
水产渔业   39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是人们喜食的海产佳肴。南澳岛现有太平洋牡蛎养殖面积约3万亩,是广东省最大的太平洋牡蛎养殖基地。海藻与贝类混养不仅可以提高养殖效益而且对修复海洋生态、防止赤潮污染危害有着积极意义。开展太平洋牡蛎和龙须菜生态立体套养,实现贝藻生态混养,是以较小的经济投入换取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生...  相似文献   
33.
鱼类高密度养殖模式大致可以分为池塘高密度精养、流水养鱼、网箱养鱼、生态养鱼、工厂化循环水养鱼等几种。其中池塘高密度精养经济效益一般,养殖占地面积较大。流水养鱼受自然地理因素限制。网箱养鱼受到自然气候条件束缚较大。  相似文献   
34.
两种对虾幼体疾病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83年以来,在汕头市的长毛对虾和墨吉对虾育苗过程中,每年均出现对虾幼体发光病(暂名)和红圈病(暂名),给对虾育苗生产带来了较大损失。  相似文献   
35.
高位池通常采用中央排污口排污,排污口上的排污装置是高位池的重要部件,其构造直接影响排污效果,是高位池养殖成败的重要因素。为解决传统排污口排污易堵塞和无法吸排底部沉积物的问题,研制了侧排式排污口装置SC-1、SC-2和顶排式排污口装置SD-1,在生产中应用并实测其排污效果。试验采用分时段测定排出口流速和总氮的方法,研究3种新型排污口的应用效果。结果显示,在养殖前期,SC-1型和SC-2型排污口装置的排污性能均优于SD-1,侧排式排污口装置的单次累计排氮量比顶排式的提高18.9%(P0.05)。通过改进中央排污口装置构造,可显著提高排污效率。研究表明,侧排式排污口装置对构建低换水率高位池对虾养殖模式、实现低换水量养殖,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6.
南澳县近年来通过发展海水生态养殖的途径,利用栽培大型海藻(龙须菜)与鱼、贝类混养、间养,形成多元生态养殖模式,使养殖环境得到初步改善。本文就该岛海水养殖现状及各海区环境状况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如何调整养殖品种结构和布局,加强养殖海区容量的研究,完善生态养殖模式,提高综合效益,以促进海水养殖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7.
正青蟹是我省主要传统特色养殖品种,但由于自然养殖环境劣化等问题,2004年后开始出现严重养殖病害,产业规模及效果快速下滑。近年来,粤东与闽南地区都在研究尝试了一种"陆基工厂化养殖设施装置养殖青蟹模式",俗称"蟹公寓",主要试验对象为拟穴青蟹。装置包括多个养殖盒,各养殖盒分别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按行、列布置形成矩阵式养殖组合结构,养殖组合结构通过循环水管,利用水泵动力与蓄水池或海区的水交换。  相似文献   
38.
针对我国大部分虾塘处于河口区,盐度变化大,虾塘密集,内外水环境恶化,病害严重的状况,设计333hm^2联片综合养殖系统,采取外围封闭,池塘间串、并联,实行用水内循环;充分利用虾塘初级生产力和养殖品种间生态关系和互抗抑作用,调整生态布局,解决富营养化对生物造成的压力,保护生态平衡,提高虾塘自身净化率.有效降低对虾发病率。经三年续运作,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突出,为大面积河口区虾池养殖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路子.  相似文献   
39.
对虾、青蟹同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分类学上近缘,生态位接近。汕头市从80年代发展养虾开始便有虾农实施对虾一青蟹混养,张万隆1991年从对虾、青蟹生物学及生态学角度分析和肯定了它们混养的可行性。但近几年来研究发现青蟹可能作为对虾病毒原传播宿主,出现交叉感染故混养模式在学术上争论颇多。  相似文献   
40.
近江牡蛎(Crossostrea ariakensis Gould)俗称蚝,属低盐度河口滤食性贝类,营固着生活,以左壳固着于外物上,具有群聚习性,我国主要分布于广东和福建沿海。近江牡蛎是高蛋白低脂肪的优质海产品.素有“海底牛奶”之美称,其干品中蛋白质含量45%-57%.脂肪7%-11%.肝糖19%-38%,含碘量比牛奶和蛋黄高200倍:此外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1、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D和维生素E以及微量元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