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2篇
  免费   104篇
  国内免费   272篇
林业   42篇
农学   88篇
基础科学   99篇
  390篇
综合类   778篇
农作物   199篇
水产渔业   41篇
畜牧兽医   431篇
园艺   107篇
植物保护   17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123篇
  2021年   200篇
  2020年   169篇
  2019年   155篇
  2018年   113篇
  2017年   136篇
  2016年   186篇
  2015年   152篇
  2014年   205篇
  2013年   268篇
  2012年   287篇
  2011年   127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本文将探讨口服益气扶正颗粒水溶液(50 mg/L)对于小鼠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益气扶正颗粒(YQKL)的主要成分为人参茎叶皂苷(GSLS),GSLS被报道具有抗氧化活性.本研究以ICR小鼠为动物模型,设置给药组(YQKL,50 mg/L)与空白对照组(Saline),判断口服YQKL是否具有抗氧化效果.通过血清抗氧化指标做出评价.结果表明,小鼠口服YQKL可显著提高血清中溶菌酶(LZM)、酸性磷酸酶(ACP)的活性,降低丙二醛(MDA)、黄嘌呤氧化酶(XOD)的水平.结果表明,YQKL可以显著提高正常小鼠的血清抗氧化水平.  相似文献   
62.
<正>癌症是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全球每年大约有1100万人罹患癌症,其中约760万人死于癌症。尽管手术、放疗、化疗等新的治疗手段不断涌现,但是癌症患病及死亡人数仍在逐年增加。因此,继续探索全新的抗癌药物和治疗方式迫在眉睫。研究表明,一些天然产物如蜂蜜具有潜在的抗癌作用。蜂蜜中的酚酸类物质对不同类型的白血病细胞株都具有抗性。蜂蜜能增强化疗药物如氟尿嘧啶和环磷酰胺等的抗肿瘤活性。蜂蜜的抗癌活性已被证明对多种癌症细胞系和  相似文献   
63.
中国蜂胶的主要来源是杨属植物,近年来出现了以杨树胶冒充蜂胶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我国蜂胶行业的健康发展。该文对蜂胶与杨树胶鉴别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蜂胶质量控制及相关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4.
氮磷在奶牛生长、发育和生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实际生产中,饲粮氮磷含量往往过高,而奶牛对于氮磷的利用效率普遍偏低,这不仅会造成饲料资源的浪费,而且加重了氮磷的排放,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合理减少饲粮氮磷含量、提高奶牛机体对氮磷的利用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主要从影响氮磷利用效率的因素,以及改善奶牛氮磷利用效率的营养策略2个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提高奶牛氮磷利用效率,减少氮磷向环境的排放,提高奶牛场经济和生态效益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5.
以芦笋为试材,对接种茎枯病病原菌后的芦笋在不同时期喷施壳聚糖处理,并研究了发病情况、叶片光合作用与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喷施壳聚糖后,芦笋茎枯病发病率及发病指数均显著降低,且以接种病原菌后立即喷施壳聚糖效果最好,芦笋体内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愈创木酚过氧化物酶(G-POD)、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升高,接种病原菌造成的拟叶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下降现象也得到明显缓解。表明壳聚糖能诱导芦笋茎枯病抗性,降低病原菌对其造成的伤害。  相似文献   
66.
十大技术之七(四) 西瓜甜瓜连作田块土壤消毒技术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连作障碍是西甜瓜生产上的主要问题,特别在设施大棚栽培中尤为突出。连作障碍原因复杂,但枯萎病、蔓枯病等土传病害是主要原因之一。多年连作极易导致枯萎病菌、蔓枯病菌等土传病害病原真菌在土壤中的大量积累,造成西甜瓜移栽后生长期内病害严重发生。因此,切实可行的土壤消毒技术可以有效地降低土壤中枯萎病菌、蔓枯病菌等土传病原真菌的基数,减轻病害发生。在前期研究试验基础上,我们制定了西甜瓜连作田块土壤消毒技术方案。由于各地土壤理化性质、气候条件不同,本技术方案的土壤消毒效果会有所差异。因此,建议各试验站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先进行对比试验,明确土壤消毒效果后再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7.
无性系良种径山茶品质特征暨多品种拼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步畅  龚淑英 《茶叶》2014,40(4):187-193
本文通过对鸠坑群体种(CK)、乌牛早、浙农139、浙农113、龙井43、龙井长叶、茂绿、迎霜、白茶、日本薮北种10只品种样的感官品质审评和生化呈味成分测试分析,以及7组品种的拼配加工效果试验,论证了无性系茶树良种的品质特征和某些不足是可以通过拼配加工实现优势互补的。由于径山茶是极易断碎的毛峰类名茶,故其拼配应在加工过程中进行。  相似文献   
68.
茶园晚霜冻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婧  徐平  毛祖法  王岳飞 《茶叶》2014,40(4):212-215
茶园晚霜冻害造成茶树芽叶焦灼甚至枝梢枯死亡,严重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本文对晚霜冻害发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就防御晚霜冻害发生的措施以及灾后补救等方面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有效降低晚霜冻害影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9.
为创制新的两系不育系,并将其应用于强优势杂交水稻品种培育,综合利用花培和诱变技术培育了粳稻两系不育系江79S。取培矮64S/粳稻H179的F1幼穗,利用花药培养技术培育获得一个粳型光温敏不育系S79;后采用高能碳离子束处理S79干种子,在其后代中选育了一个熟期突变体GS79(江79S),其在长日照和短日照条件下始穗表现不同,分别较S79早7 d左右和迟5 d左右。观察江79S的育性转换特性,发现其在嘉兴种植时,每年9月8日左右开始出现可育花粉并开始结实;在陵水种植时,植株正常结实且结实率达80%以上。人工气候箱光温敏特性鉴定结果表明,江79S在长日照条件下育性转换温度低于23.5℃。稻米品质和抗性鉴定结果为江79S米质达农业部(现农业农村部)部颁三级优质米标准,苗叶期抗稻瘟病。对江79S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发现其携带源自农垦58S的光敏不育基因pms1和pms3,且含携带抗稻瘟病基因pi21、PiaPid3和Pita,与其高抗苗瘟的特性相一致。以江79S配制的亚种间杂交水稻品种江两优7901通过了国家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本研究结果为综合运用花培和辐照诱变技术培育新两系不育系材料提供了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70.
柑橘黄龙病(Huanglongbing, HLB)是柑橘生产中的毁灭性病害,柑橘植株遭到黄龙病菌侵染后光合能力发生变化而后表现出相应的黄化症状。及早实现HLB的原位快速诊断是防控HLB的重要手段。为探究黄龙病菌侵染柑橘叶片的光合响应机制并实现HLB的原位诊断,该研究分析了健康(Healthy)、未显症HLB(asymptomatic HLB, aHLB)、显症HLB(symptomatic HLB, sHLB)以及黄斑病(Macular,症状与黄龙病相似)柑橘叶片的光合参数与光合色素含量差异。利用光谱技术与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Sun-induced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SIF)技术分析了4种类型柑橘叶片的反射率光谱与SIF光谱差异。采用竞争自适应重加权采样(Competitive Adaptive Reweighted Sampling, CARS)算法结合反射率光谱筛选出特征波段,采用SIF光谱的峰值位置(687和741 nm)构建了上行(Upward, Up)和下行(Downward, Dw)SIF产量指数(Up687, Up741, Dw687, Dw741, Up687/741, Dw687/741)。进一步分别利用特征波段的反射率和SIF产量指数,结合K最邻近(K-nearest Neighbor, KNN)分类算法构建了柑橘黄龙病的诊断模型。结果表明,黄龙病菌的侵染使柑橘叶片的光合作用明显减弱,在未显症时期已经表现出来,证明了SIF技术在诊断早期HLB的优势。基于特征波段反射率的KNN模型对未显症HLB和显症HLB的诊断精度为72.7%和75.6%,健康叶片和黄斑病叶片分别为82.2%和64.1%,而基于687和741 nm波长处的上行比值SIF产量指数Up687/741构建的KNN模型对未显症HLB和显症HLB的诊断精度为84.8%和91.1%,健康和黄斑病叶片分别为88.9%和82.1%,均优于反射率光谱模型。结果证明了SIF技术用于诊断柑橘HLB的潜力,为实现柑橘HLB的田间原位、快速、早期诊断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