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2篇
  免费   104篇
  国内免费   272篇
林业   42篇
农学   88篇
基础科学   99篇
  390篇
综合类   778篇
农作物   199篇
水产渔业   41篇
畜牧兽医   431篇
园艺   107篇
植物保护   17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123篇
  2021年   200篇
  2020年   169篇
  2019年   155篇
  2018年   113篇
  2017年   136篇
  2016年   186篇
  2015年   152篇
  2014年   205篇
  2013年   268篇
  2012年   287篇
  2011年   127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植物在生态旅游中的作用及其功能评价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通过调查分析,从植物的美学特点、植物的特殊用途、珍稀濒危植物、古树名木等方面来探讨植物在生态旅游中的作用;根据植物在生态旅游中的作用,建立了植物在生态旅游中的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层次结构模型,并运用AHP方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  相似文献   
132.
<正>引种是育种工作的组成部分,具有简单易行快捷有效的特点。1973年12月,参加在镇江召开的"全国蚕种座谈会"之际,从江苏省蚕业研究所(现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引进所谓"7"字号原蚕品种16个。1974年春期在杭州开始饲养对比及制杂交组合,并重新编号为杭1、杭2、……杭7、杭8、……杭15、杭16。这批引进种不仅对浙江(如杭1×杭8)、江苏(如苏5×苏6)乃至全国在生产上起到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3.
本文介绍了我国现有桑蚕茧丝加工设备、标准、技术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34.
丝素蛋白作为一种具有优良性能的天然高分子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被深入研究。丝素蛋白材料形态易塑,生物相容性良好,生物降解性可控且降解产物无毒,因此是理想的药物载体。本文综述了丝素膜、丝素凝胶、丝素纳米纤维和丝素微球等不同类型的药物载体,并展望了其研究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5.
为了改造低产桑园、建立密植高产桑园,研究建立了提高压条苗生产效率的压条苗甲醛处理法,研究结果表明压条苗甲醛处理的生根数比环割处理增加130%,比非环割增加190%;压条苗甲醛处理的新根的生长比环割处理高1.5倍,比非环割处理高1.3倍;成苗率也是压条苗甲醛处理最好。该方法是一种高效成苗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6.
黄曲霉毒素生物合成及代谢转换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AFs)是真菌产生的有机代谢产物,具有强烈的生物毒性,广泛存在于饲料原料和各类饲料之中。本文综述了AFs的产生条件、合成途径以及AFB1在动物体内的代谢转化,旨为黄曲霉毒素的防控和动物健康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7.
调查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侵害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不同时间的4个群落和邻近的1个常绿阔叶林群落,利用群落净谱系亲缘关系指数(NRI)和净最近种间亲缘关系指数(NTI)等,分析松材线虫侵害马尾松林后群落谱系结构和谱系多样性动态。结果表明:松材线虫侵害后,群落物种和谱系多样性下降,侵害12 a后与常绿阔叶林的多样性最接近,侵害4,8 a群落内的物种和谱系与常绿阔叶林相似性最高,侵害0 a的与常绿阔叶林相似性最低;松材线虫侵害0,4,8 a的整个群落的谱系结构发散,侵害12 a与常绿阔叶林的谱系结构聚集。松材线虫侵害后,马尾松林群落向常绿阔叶林演替,同时,环境过滤对整个群落物种的组成起主要筛选作用。  相似文献   
138.
对湖州黄桃锦香“Y”形整形技术进行调查和研讨。结果表明,“Y”形比开心形整形黄桃成熟早1~3 d,风味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1%;优果率高,达88.4%,比开心形提高7.3百分点;产量高,667 m2产量1 643 kg,效益提高3 665元。黄桃“Y”形整形管理方便,修剪难度小,通风透光好,病虫害防治、套袋、采摘容易,果实品质好,可在湖州市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139.
近年来,农村正在发生着深刻变革,乡村治理方式已难以满足新形势新需要,以数字赋能乡村治理现代化,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者从建德市“乡村钉”的功能模块和应用场景出发,总结这一实践对推进数字乡村治理的普适性经验,即充分挖掘数据、利用数据,县乡一体、条抓块统,贯穿“最多跑一次”理念,切实调动老百姓积极性,变“经验治理”为“数据治理”。并在进一步挖掘整合数据、迭代升级系统、打通治理堵点三方面进行思考,提出有关建议,以期进一步促进乡村数字化治理的建设发展。  相似文献   
140.
稻田入土生物质炭自然陈化过程理化特性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究生物质炭入土后其长期理化特性变化,以水稻秸秆生物质炭为试验材料,通过分析长期定位试验田中的入土生物质炭样品,探究了稻田土壤中生物质炭的理化特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入土生物质炭颗粒随时间推移经历持续性物理破碎,平均孔径显著降低,入土11年后,生物质炭比表面积从初始的55.0 m2·g-1增大到259.0 m2·g-1,氢与碳的摩尔比从最初的0.423提升至0.568,不饱和度显著提升。入土生物质炭C=O(1 600~1 630 cm-1)和C—O—C(1 080 cm-1)的骨架振动强度和芳香族C—H(790 cm-1)的平面振动均增强,其含氧官能团的类型和含量呈现明显增加的趋势。与此同时,入土生物质炭的可热降解组分占比不断提高,热稳定性逐渐降低。研究表明,与实验室老化模拟试验结果明显不同,受诸多外力作用和环境因素的影响,稻田中入土生物质炭的理化特性发生了更显著的变化,稳定性随着时间的推移逐年降低。因此,为精准科学评估稻田生态系统生物质炭化还田的固碳减排效应,开展入土生物质炭长期稳定性分析测试与相关评价模型研究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