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6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28篇
林业   26篇
农学   54篇
基础科学   14篇
  159篇
综合类   615篇
农作物   9篇
畜牧兽医   308篇
园艺   36篇
植物保护   1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101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116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6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51.
[目的]以新鲜石榴渣为原料,对发酵贮藏技术、饲料特性和消化性进行研究。[方法]分别设无添加、添加0.02%乳酸菌、5%玉米粉和0.02%乳酸菌并加3个处理,袋装密封,在室温下贮藏30d后供取样分析。[结果]在石榴渣原料构成中石榴籽和果皮的比例分别为18.6%和78.6%;全渣和石榴籽中的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分别为10.84%、10.37%和12.70%、13.51%;各处理pH值均在3.70以下,有机酸以乳酸为主,发酵过程中未检测到丁酸;乳酸菌添加或玉米粉和乳酸菌并加处理显著提高了青贮的粗蛋白含量和干物质消化率(P<0.05)。[结论]石榴渣为易于青贮调制原料,无添加也能调制优质的青贮饲料;玉米粉和乳酸菌并加能提高粗蛋白含量和干物质消化率,分别达到13.03%和71.99%。  相似文献   
52.
为评价新疆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水平,以采自新疆不同地域的狗牙根与部分华南地区及国外的狗牙根为材料,用SSR标记开展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20对引物共产生142个等位变异,平均每个位点7个,其中有124个等位变异显示多态性,多态位点百分率为87.86%,位点Nei's基因多样性(H)指数平均为0.4347;根据遗传一致性及遗传分化结果,106份狗牙根材料的遗传相似性系数值在0.43~1.0之间,平均0.715,居群间遗传分化系数为0.4119,表明有41.19%的变异存在于居群间,58.81%的变异存在于居群内,居群内的遗传分化大于居群间的遗传分化;根据UPGMA法聚类表明,106份供试材料相似系数为0.39时可聚为3类,材料间的遗传差异与其采集地的关系不很明显,但来自同一地区的材料较多地聚在一起,遗传背景较近,整体来看聚类结果与地理来源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3.
郑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3,(7):3088-3091
伊犁绢蒿荒漠草地主要分布在北疆各山地山前砂砾质冲积平原、洪积扇到前山、低山丘陵区中,在新疆各类草地中共有2个草地类、3个草地亚类、7个草地组和9个草地型,面积约600万hm2,不仅是新疆重要的春秋牧场,而且具有巨大的生态服务价值。受地质地貌、土壤及气候因素的影响,伊犁绢蒿荒漠草地发育为典型的中亚荒漠草地,每年春秋两季利用。由于人类对伊犁绢蒿荒漠草地资源经营的不合理,使其处于持续退化与草地面积持续减少的利用现状。针对利用现状和草地资源经营中的制约因素,提出了系统的可持续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54.
花铃期遮荫对棉花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棉花花铃期遮荫弱光对棉花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选择耐荫性不同的2个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品种中棉所 49 号和新陆中36 号为材料,于2016至2017年在乌鲁木齐市安宁区镇(87°28′E, 45°56′N)新疆农业科学院综合试验场进行不同程度遮荫大田试验。【结果】遮荫弱光造成棉花主茎功能叶SPAD值、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 和气孔导度(Gs)迅速降低,胞间CO2浓度(Ci)上升,棉铃对位叶可溶性糖和氨基酸含量上升。中棉所 49 号的相关指标变化幅度较新陆中36号小。不同生态型品种对遮荫弱光环境的适应性亦不同。【结论】遮荫弱光环境下棉花叶片光合性能下降,光合产物累积能力及输出能力受阻,导致棉铃对位叶可溶性糖和氨基酸含量降低,棉花单株铃数、铃重、籽棉产量亦随遮荫程度加深而显著减少(P<0.05)  相似文献   
55.
【目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稀疏植被斑块格局是水分稀缺的荒漠区对降水在地表的表现。【方法】基于年降水量变化特征,选择1990年TM影像、2001年ETM+、2010年TM影像和2015年OLI遥感影像为数据源,结合1990~2015年蔡家湖气象站逐年的降水数据,计算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的植被盖度、斑块面积、斑块数量、斑块密度,分析不同植被盖度、面积变化趋势,探讨年降水量对植被盖度、斑块面积、数量、密度的影响。【结果】1990~2015年,植被盖度总体呈减少趋势,其中二级植被面积明显增加(1 089.557 km2),增幅为20.154%,一、三、四级植被面积略有减少,减幅分别为-98.752%、-61.581%、-96.889%。随着降水量的增加,斑块数量,密度增加,破碎程度变小,植被盖度增加。【结论】1990~2015年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稀疏植被盖度随年降水的变化总体呈退化-好转-退化趋势。年降水量变化与稀疏植被盖度、斑块面积、数量、密度均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6.
放牧对山地草甸草地植物多样性与生产力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不同放牧强度下,山地草甸草地植物群落变化,为合理利用该类草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6~2018年连续3年采用野外取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天山北坡中段山地草甸草地为研究对象,设置轻度放牧(LG)、重度放牧(HG)和无放牧对照(CK),分析山地草甸草地植物群落数量特征、多样性指数,以及多样性指数与地上生物量间的关系。【结果】 (1)不同放牧强度下山地草甸草地以多年生草本植物为绝对优势,主要优势种有细果苔草(Carex stenocarpa)、溚草(Koeleria cristata)、针茅(Stipa capillata)、醉马草(Achnatherum inebrians);在重度放牧(HG)条件下,家畜首先采食适口性较好的植物,群落中适口性好的植物数量减少,群落优势地位逐步被有毒植物醉马草所替代。(2)CK与LG、HG条件下,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2016~2018年间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群落高度和盖度呈下降趋势(P<0.05);群落密度在2016~2017年间呈下降趋势(P<0.05)。(3)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植物群落物种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下降趋势,表现为CK>LG>HG;2016~2017年CK、LG、HG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2018年CK与LG、HG之间差异显著(P<0.05)。(4)植物群落Pielou均匀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与地上生物量在LG、HG和CK条件下,均呈现正线性相关关系(P<0.05)。【结论】 不同放牧强度下,山地草甸植物群落Simpson优势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随放牧强度的增加而降低;群落地上生物量与均匀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均有显著的正线性相关关系(P<0.05)。  相似文献   
57.
通过在成龄库尔勒香梨林下进行苜蓿套种或清耕果园,比较分析在离树干的不同距离进行套种时果园土壤相关性状以及对香梨品质的影响。苜蓿套种和清耕果园内分别设离树干0.5、1.5 m处以外采样区,测定苜蓿的地上生物量,0~90 cm土层的土壤容重、土壤有效养分含量以及香梨品质。结果表明,离树干0.5 m处以外地上生物量为1.01 kg/m~2(以干草计),显著少于离树干1.5 m处以外的1.60 kg/m~2(以干草计)。0~60 cm土层有机质、碱解氮以及有效钾含量得到提高,0~90 cm土层苜蓿套种果园土壤的有效铁、有效锌和有效铜含量显著高于清耕果园土壤。研究结果显示,库尔勒香梨套种苜蓿能显著提高果园土壤的有效养分和微量元素含量。  相似文献   
58.
[目的]对干旱区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以及研究区域内影响因子进行分析。[方法]研究基于喀什地区野外实地采集的418个表层(0~20 cm)土样,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和地统计学方法,定量分析土壤有效磷、有效硅以及微量元素有效锰和有效锌的空间变异性,探讨外部环境变量秸秆还田、棉花产量、玉米产量和土壤类型对相应研究元素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各元素均符合正态分布,土壤中各元素变异程度均小于50%,该地区研究元素与环境因子之间具有空间相关性,局部差异性较强。[结论]有效硅和有效锰受秸秆还田影响较强,呈现负相关性;有效锰、有效硅随棉花空间分布呈现区域性;有效磷在不同土壤类型中变化较为平稳,波动性较弱,在栗钙土中元素整体变异性较弱。本研究对干旱地区土壤养分空间分布变异性及其影响因素提供相应的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59.
探讨库尔勒香梨果园套种苏丹草对果园土壤性状的影响和产草量。果园内,分别设距树干0.5m处外和1.5m处外2个采样区,测定采样区内苏丹草产量和0~60cm土层的土壤容重及土壤养分。结果表明,离树干1.5m处外干草产量为2.25kg/m^2,显著高于离树干0.5m处外的1.34kg/m^2。离树干0.5m处外0~20、20~40cm土层地下生物量分别为81.26g/m^2、14.38g/m^2约为离树干1.5m处213.62g/m^2、32.89g/m^2的38.03%、56.27%,且90%以上的牧草根量分布在0~20cm的果园土层,苏丹草与果树的根系几乎无重叠现象。可见,香梨果园套种苏丹草对土壤性状及养分无负面影响,1a可以收草3次,其产草量可达大田产量的60%左右。  相似文献   
60.
鸡粪生物炭表征及其对水和土壤镉铅的修复效果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采用缺氧控温法,在200、400、600和800℃条件下制备鸡粪生物炭(BC200、BC400、BC600和BC800),利用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仪(BETacceleratedsurfaceareaandporosimetrysystem)、扫描电镜(scanningelectron microscopy)、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等对其理化性质和结构特征进行表征,并研究了鸡粪不同温度处理下生物炭对水体和土壤中Cd、Pb污染修复效果。结果表明,鸡粪生物炭灰分含量、pH值、BET比表面积及孔径随热解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表面出现大量无规则的孔隙结构,且以介孔为主,而生物炭产率则随温度升高而显著降低(P0.05)。鸡粪生物炭对Cd2+、Pb2+的吸附分为快速吸附和慢吸附2个阶段,Elovich模型能更好地模拟Pb2+、Cd2+的动力学过程,平衡时最大吸附量分别达到52.02 mg/g (BC600)和242.59 mg/g (BC800)。添加鸡粪生物炭显著提高了土壤pH值(P0.05),而TCLP提取态Pb、Cd含量降低,最大较对照分别降低16.5%和14.5%。与对照相比,鸡粪生物炭不同程度上降低了Pb、Cd弱酸提取态、可还原态以及可氧化态比例,其残渣态比例则分别增加了5.49%~15.14%和2.51%~6.30%。综上所述,鸡粪生物炭对重金属Pb、Cd具有较强的钝化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