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0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7篇
林业   3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11篇
  71篇
综合类   248篇
农作物   17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以咖啡渣为主料开展平菇和杏鲍菇栽培试验,研究其不同配方对发菌过程及子实体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①2种食用菌均能在以咖啡渣为主料的栽培基质上发菌,但满袋时间与常规棉籽壳基质相比延迟6 d以上;②平菇栽培最优配方为咖啡渣60%、麦麸5%、杂木屑33%、石灰1%、石膏1%,子实体产量为362 g·袋~(-1),生物学效率较棉籽壳配方提高12.8%,同时菇体总糖和粗蛋白质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③杏鲍菇在咖啡渣各供试配方条件下的栽培效果相对较差,最高产量仅为252 g·袋~(-1),生物学效率较棉籽壳配方低8%。总体而言,以咖啡渣为主料栽培食用菌能减少原料成本,实现废物利用,但实际利用过程中应视食用菌种类、栽培方式确定咖啡渣添加比例。  相似文献   
172.
稻秸秆还田与腐熟剂对小麦当季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冬小麦扬辐麦4号为研究对象,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观测稻秸还田(SR)、稻秸还田+腐熟剂(FS)和不还田处理(NR)3种处理下小麦当季温室气体(CO2、CH4和N2O)排放特征,估算不同处理下当季土壤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GHGI)和全球增温潜势(GWP)。结果表明:秸秆还田极显著增加CH4和CO2的排放,极显著地降低N2O的排放;施用秸秆腐熟剂后,极显著增加CH4和CO2的排放,但对N2O排放的影响极小。FS处理GWP和GHGI显著或极显著高于SR和NR处理。这一研究结果提示稻秸秆还田与施用秸秆腐熟剂可改变麦田当季排放的温室气体的组成比例,使得GHGI下降,但单位产量的潜在温室效应显著增加,GWP升高。  相似文献   
173.
红树林生态系统富含抗菌活性真菌资源.对海口市红树根际土壤样品中的真菌进行分离及抗菌活性筛选研究,在分离获得的24株真菌中,菌株Y2-1、J3-2、N4-9的粗提物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等人类致病菌均具有强抗菌活性,当其浓度为100 μg·片-1时抑菌圈达20~30 mm;菌株N4-8的粗提物对水稻纹枯病...  相似文献   
174.
[目的]研究不同水分条件下NO3--N供应对武育粳3号水稻生长及氮素吸收速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室内营养液培养试验,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水分胁迫处理的方法。[结果]在正常水分条件下,硝态氮供应量达60 mg/L时,水稻幼苗植株生物量最大,而NO3--N供应量对水稻幼苗的株高无显著影响,NO3--N的吸收速率均随着NO3--N供应量的增加而增加。水分胁迫条件下,水稻幼苗植株生物量随着NO3--N供应量的增加而下降,水稻幼苗株高随NO3--N供应量的增加而减少,水稻幼苗根长、平均直径、体积、表面积、根尖数均随着NO3--N供应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结论]水分胁迫影响水稻生长对NO3--N供应的响应,降低水稻对NO3--N的吸收速率。  相似文献   
175.
臭氧胁迫对不同敏感型水稻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臭氧胁迫对不同敏感型水稻物质生产与分配的影响,为耐性水稻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方法】利用自然光气体熏蒸平台,以23个水稻品种或株系为供试材料,设置室内对照(臭氧浓度为10 n L/L)和臭氧浓度增高臭氧浓度为(100 n L/L)处理,研究臭氧胁迫对水稻成熟期地上部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及其与最终生长量响应的关系。采用组内最小平方和的动态聚类方法,将所有供试材料按地上部最终生物量对臭氧胁迫的响应从小到大依次分为A、B和C三类不同敏感型水稻。【结果】与对照相比,臭氧胁迫使A、B和C类水稻成熟期地上部干质量平均分别下降19%、39%和52%,B和C类达极显著水平。臭氧胁迫使A类水稻成熟期叶片干质量略增,但使B类(-11%)、C类水稻(-25%)极显著下降。臭氧胁迫下A、B和C类水稻的茎秆和稻穗干质量均显著或极显著下降,其中茎秆干质量分别下降26%、41%和57%,稻穗干质量分别下降34%、59%和62%。臭氧胁迫使叶片占地上部干质量的比例大幅增加(+46%),而茎秆(-8%)和稻穗(-24%)占地上部干质量的比例极显著下降。臭氧处理与水稻类型对上述参数均有不同程度的交互作用,表现为A类水稻对臭氧的响应明显小于其他两类水稻。【结论】100 n L/L臭氧浓度严重影响水稻器官建成,减少光合产物向茎秆和稻穗的分配比例,但使叶片干质量比例大幅增加,臭氧熏蒸还导致茎秆机械强度明显下降。这些变化敏感水稻总体上较钝感类型水稻表现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76.
采用MTT法对分离自美国圣璜岛海域的251株海洋细菌进行抗肿瘤活性的筛选,以期从海洋环境中筛选出具有抗肿瘤活性的菌株,为新型抗肿瘤药物开发提供新的天然产物资源。结果表明:54株海洋菌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在测试浓度为100μg·mL-1时,对HeLa细胞的抑制率均大于50%,占总测试菌株的21.5%,其中有7株菌株对HeLa细胞的抑制率在85%以上。在所有活性菌株中,菌株No.657的活性最强,其液体发酵及固体发酵的提取物,对HeLa细胞的IC50分别为36.53、3.19μg·mL-1,经菌株形态的观察和16SrDNA序列分析鉴定,该菌株为变形斑沙雷氏菌Serratia proteamaculans。这表明,海洋微生物是抗肿瘤活性物质的重要来源,菌株No.657是一株很好的抗肿瘤活性菌,其固体发酵更适宜其活性代谢产物的产生。  相似文献   
177.
扬州市耕地土壤速效钾含量30年演变及其驱动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分析扬州市1984、1994、2005、2014年4个年份耕地土壤速效钾含量、成土母质、土壤质地以及各年份的耕作制度、施用化肥品种和数量,参照第二次土壤普查的分级标准将耕地土壤速效钾含量分为6级,研究扬州市近30年来耕地土壤速效钾含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984、1994、2005、2014年土壤速效钾含量平均值分别为108、63、116和99 mg·kg~(-1); 1984~2014年土壤速效钾含量的空间分布格局均表现为里下河地区、沿江圩区、丘陵地区、通南高沙土区呈递减趋势。1984、2005年速效钾空间分布以Ⅱ、Ⅲ、Ⅳ级为主,占总面积95%以上; 1994年速效钾空间分布以Ⅳ级为主,占总面积的87.27%; 2014年土壤速效钾空间分布以Ⅲ、Ⅳ级水平为主,占总面积的90%以上。30年间土壤速效钾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 30年间成土母质的速效钾含量整体呈先下降再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30年间不同土壤质地的速效钾含量变化整体趋于一致。1994~2005年间钾肥投入量和土壤速效钾含量呈正相关关系,而2005~2014年间两者呈负相关关系; 30年间秸秆还田与土壤速效钾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影响土壤速效钾空间分布因素主要为成土母质、土壤质地,影响土壤速效钾时间分布因子主要为施用钾肥、秸秆还田,其中施用钾肥、秸秆还田是土壤速效钾含量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  相似文献   
178.
为了探索生菜适宜的水溶性肥料配方,在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温室中进行了盆栽基质一水培试验。试验采用蛭石作为栽培基质,对6种不同全水溶性肥料配方营养条件下的生菜产量和品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配方1(Ca(N03)2·4H2O、KNO3、KH2PO4、MgSO4·7H2O浓度分别为:980、800、200、500mg/L)的生菜品质较好,产量也不低,是综合效果较好的全水溶性肥料配方。可见,适宜配方的全水溶性肥料对生菜产量和品质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79.
扬州市粮食作物生产潜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臣辉  崔小丽  吴瑾  吕信红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15441-15442
对潜力递减法的基本参数逐个研究,给出各个参数的取值或者是具体的计算模型,计算扬州市粮食作物玉米、水稻和小麦的生产潜力。结果表明,光能利用率取3.51%,水稻、小麦、玉米的经济系数分别取0.50、0.40、0.35,在最差气候条件下生产潜力与平均状态分别相差4%、4%和2%,最佳气候条件下,分别比平均条件高3%、7%和2%,相差在较低的水平上,且产潜比都是在30%左右,验证了所选参数适合应用于计算扬州市粮食作物生产潜力的计算。扬州市粮食作物的生产潜力平均在20751~21709、26239~27954、15857~17611kg/km2,增产潜力大,温度和土地质量是主要的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180.
花生青枯病内生拮抗细菌的鉴定、抗菌活性及其田间防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病区健康花生植株茎秆内分离到1株对花生青枯病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有强拮抗作用的内生细菌,命名为BZ6-1菌株.拮抗试验表明,该菌具有较广抗菌谱,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形态观察和16S rDNA同源性分析初步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该菌的最佳培养基组成为:糖蜜10g·L-1,蛋白胨0.5g·L-1,酵母膏0.5g·L-1.最适发酵条件为pH8.5、装液量50mL/250mL、温度25℃、转速200r·min-1、培养时间21h,在此条件下拮抗圈直径达34.0mm.田间试验结果表明BZ6-1菌株对花生青枯病防效达62.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