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4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36篇
林业   3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10篇
  71篇
综合类   247篇
农作物   17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采用碳酰二咪唑(CDI)将Sepharose CL-4B活化并分别与纯化的抗绿磺隆、抗克百威、抗三唑磷的多克隆抗体共价偶联,合成相应的免疫亲和吸附剂,并制备了对绿磺隆、克百威和三唑磷具有特异性亲和力的多抗体免疫亲和色谱(MIAC)柱.对MIAC的条件进行优化,选择0.02 mol·L~(-1) pH7.2磷酸盐缓冲液作吸附与平衡介质,80%(体积分数)甲醇水溶液作洗脱剂.结果表明,在上述试验条件下,MIAC柱对绿磺隆、克百威和I唑磷的动态柱容量分别达1.81、2.29和1.89μg·mL~(-1)床体积.用MIAC柱对添加有绿磺隆、克百威、三唑磷的河水与土壤提取液进行分离富集,洗脱液分别采用包被抗体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重复5次,平均回收率是89.98%~106.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21%~14.81%,ELISA法和HPLC法的测定结果基本一致.成功建立了绿磺隆、克百威和三唑磷的多抗体免疫亲和色谱分析技术并用于河水和土壤中绿磺隆、克百威、三唑磷残留的测定.  相似文献   
112.
采用PEG模拟水分胁迫,研究了水分胁迫对汕优63、武育粳3号水稻成苗期的发芽率,及一些重要的抗旱指标,如种苗含水量、细胞膜透性、渗透调节和抗氧化酶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分胁迫对不同品种水稻胚根和胚芽的影响有所不同,适当的水分胁迫会促进水稻胚根的生长,抑制水稻胚芽的生长。与对照相比,50 g/L PEG处理的二品种水稻种苗的K+、可溶性糖、蔗糖、脯氨酸含量均上升,其中武育粳3号的K+含量比对照上升75.5%,达显著水平;汕优63的可溶性糖含量上升21.6%,达极显著水平。50 g/L PEG模拟水分胁迫使武育粳3号水稻种苗的SOD、POD和CAT的活性均下降,细胞膜的伤害率达21.28%,丙二醛含量比对照增加16.64%,达显著水平;胁迫处理使汕优63种苗的SOD、POD和CAT的活性上升,细胞膜透性无显著影响,丙二醛含量变化亦不大。  相似文献   
113.
本研究以江苏省扬州市为例,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地区耕地土壤有效硼含量的演变特征,探讨了土壤性状、理化性质和人为活动对土壤有效硼含量的影响。以扬州市1984、2005、2020年耕地土壤有效硼含量为研究对象,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地统计学方法分析了土壤有效硼含量的时空变异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984、2005、2020年扬州市耕地土壤有效硼平均含量分别为0.27、0.28、0.43 mg·kg-1,整体上均处于较低水平;1984—2020年有效硼含量增加0.16 mg·kg-1,增幅达59.26%;1984、2005年耕地土壤有效硼含量主要集中在Ⅲ、Ⅳ级水平,分别占耕地面积的98.33%、92.47%;2020年耕地土壤有效硼含量大幅提升,Ⅱ级和Ⅲ级占比高达99.37%。土壤性状对土壤有效硼含量具有显著影响:不同成土母质中,黄土母质和基岩残积物的有效硼含量较高;不同土壤质地中,轻黏土的有效硼含量较高;土壤理化性质中,土壤pH和有机质对土壤有效硼含量有显著影响。人为活动中,施肥结构和耕作方式等的改变也是影响土壤有效硼含量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长江三角洲地区需注重硼肥的补充,可以通过调整土壤pH值及增加有机肥的施用量等提高农田土壤有效硼含量。  相似文献   
114.
对黄瓜根际土壤假单胞菌进行分离纯化,并经16S rDNA序列测定及比对获得20株可能分属不同种的产氰假单胞菌,除筛选获得前人已报道的产氰假单胞菌外,还发现若干与Pseudomonas frederiksbergensis、P.koreensis、P.plecoglossicida、P.taiwanensis等亲缘关系最近的假单胞菌也具有产氰能力;研究20株产氰假单胞菌培养过程产氰动态,发现不同种类假单胞菌产氰水平及产氰峰值时间存在明显差异,培养24~48 h为多数假单胞菌产氰高峰期;选择4株产氰假单胞菌研究蛋氨酸、磷酸盐、pH、温度等营养及理化因子对菌株生长及产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适量蛋氨酸可提高菌株产氰水平,提高磷酸盐浓度可抑制产氰假单菌的生长及产氰水平,较高的pH值不利于产氰菌生长并抑制产氰过程,而环境温度对不同菌株产氰作用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部分菌株在15℃仍具有较强产氰能力,暗示其在气温较低的季节可能仍具有拮抗土传植物病原真菌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5.
秸秆类材料对土壤Cd、Pb的固定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修复,已成为当今全球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我国秸秆资源丰富,通过秸杆利用降低污染土壤危害,既可以消除污染影响,又能解决秸秆难以无害化处置的普遍难题,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规律。为筛选秸秆利用于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的新材料,探究不同秸秆材料对土壤Cd、Pb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秸秆粉导致土壤p H值增加,土壤有效态Pb含量显著小于对照,但随着添加剂量增加,土壤有效态Pb含量也显著增加,后期秸秆粉促进土壤Cd的溶出。秸秆灰、秸秆生物炭、秸秆垫料有机肥和秸秆猪粪有机肥均能显著提高土壤p H值,显著降低土壤有效态Cd、Pb含量。不同秸秆材料固定土壤Cd、Pb效果的大小顺序为:秸秆灰秸秆生物炭秸秆垫料有机肥秸秆猪粪有机肥秸秆粉。说明秸秆直接还田可能会为土壤修复带来一定的风险。秸秆灰、秸秆生物炭、秸秆垫料有机肥和秸秆猪粪有机肥均能有效固定土壤Cd和Pb,改善土壤酸性环境,但秸秆垫料有机肥和秸秆猪粪有机肥属于价格经济的秸秆利用新方式的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116.
花后人为模拟倒伏对超级稻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倒伏是水稻实现高产优质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以‘南粳9108’为材料,研究人为模拟倒伏对超级稻物质生产和分配、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以及稻米品质的影响及其与倒伏发生时期的关系,探讨倒伏对水稻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超级稻抗倒栽培提供依据。试验设3个处理,分别为正常植株(CK)、抽穗后15 d倒伏(AL15)和抽穗后30 d倒伏(AL30),成熟期测定水稻物质积累与分配、产量和产量构成以及稻米主要品质性状。结果表明,与正常生长水稻相比,AL30和AL15处理使水稻地上部各器官生物量下降,总生物量分别显著降低7.3%和24.3%。从物质分配看,AL15处理使水稻生物量在生殖器官中的分配比例显著下降,而AL30处理植株响应不显著。AL30和AL15处理使水稻产量分别显著下降8.3%和36.4%。抽穗后倒伏造成的产量损失主要与饱粒率和饱粒千粒重下降有关。AL30处理使饱粒率和饱粒千粒重分别显著下降5.6%和3.3%,AL15处理分别极显著下降30.8%和6.7%。水稻结实期倒伏导致饱粒重下降主要与糙米变小,稻谷充实程度明显降低有关。从稻米品质看,AL30和AL15处理使水稻整精米率分别下降7.5%和14.7%,达显著和极显著水平;AL30处理对稻米蛋白质和直链淀粉含量均无显著影响,但AL15处理使稻米蛋白质含量极显著增加20.2%;RVA谱数据表明,结实期倒伏水稻崩解值减少而消减值增加,但均未达显著水平。以上结果表明,结实中后期发生倒伏对超级稻‘南粳9108’籽粒产量和稻米品质影响较小,但结实早期倒伏将使物质生产和籽粒灌浆均受到抑制,最终导致产量大幅下降,同时稻米加工和食味品质亦呈变劣趋势。  相似文献   
117.
叶面施用不同形态锌化合物对稻米锌浓度及有效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4年土培条件下,以日本晴、L81和L71为供试材料,开花及花后1周叶面喷施硫酸锌、柠檬酸锌、葡萄糖酸锌和EDTA二钠锌(Zn2+浓度均为0.2%,以喷施等量清水为对照),研究叶面喷施不同形态锌化合物对稻穗不同部位糙米锌浓度及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稻穗不同部位糙米锌浓度差异显著,其中稻穗上部糙米锌浓度显著大于稻穗中部和下部,植酸、植酸与锌摩尔比则相反,不同处理趋势一致。与不施锌相比,硫酸锌、柠檬酸锌、葡萄糖酸锌和EDTA二钠锌使所有品种糙米锌浓度平均分别增加33%、31%、26%和27%,其中锌处理对稻穗上、中部糙米锌浓度的影响显著大于稻穗下部,供试材料中以日本晴的响应最大。锌处理对糙米植酸浓度影响较小,但对植酸与锌摩尔比影响较大。与对照相比,硫酸锌、柠檬酸锌、葡萄糖酸锌和EDTA二钠锌使所有品种糙米植酸与锌摩尔比平均分别下降25%、24%、22%和18%,其中稻穗上部和中部的降幅大于稻穗下部,日本晴和L71的降幅大于L81;锌处理×品种和锌处理×品种×部位间互作均达显著水平。以上数据说明,水稻籽粒生长早期喷锌处理可大幅增加糙米锌浓度及其生物有效性,增幅因锌化合物、供试品种以及籽粒在稻穗上的着生部位(以强势粒响应更大)而异。  相似文献   
118.
通过模拟土壤气相抽提技术(Soil Vapor Extraction, SVE)通风处理甲苯、乙苯、正丙苯混合污染的黄棕壤,研究了不同通风流量、不同土壤含水率、间歇通风等因素对目标污染物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通风流量和含水率是影响去除率的重要因素.当柱径14 cm、土壤粒径为10目连续通风时,最佳通风流量为0.15 L·min-1,最佳含水率约17.98%条件下,甲苯、乙苯、正丙苯的去除率分别为99.84%、99.45%、98.25%,总挥发性有机物(Total VOCs,TVOCs)去除率达到了99.30%,且优于间歇通风;含水率为6.01%、24.73%时,TVOCs的去除率仅为63.03%、89.03%,表明含水率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VOCs的去除;苯环上支链越长,分子量越大,沸点越高,越难以被脱附去除,反之亦然,表明有机物的分子结构和大小也是影响通风效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9.
蚓粪复合基质对茄子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蚓粪复合基质和茄子幼苗为试材,研究蚓粪复合基质对茄子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茄子整个幼苗生长期,蚓粪复合基质对茄子幼苗成苗率,地上部分的开展度、株高、茎粗、叶绿素、叶片数和鲜(干)重等增加作用显著优于对照基质。蚓粪中添加中低量氮素(0.5~1.0 kg尿素/m3)比高氮添加量(2.0 kg尿素/m3)更有利于茄子幼苗地上部分生长和鲜(干)重的累积。高氮添加量处理在中、后期的有益效果逐步显现。蚓粪复合基质幼苗的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根尖数等在生长中、后期均显著高于对照基质处理;中低量氮素添加量有利于提高茄子幼苗成苗率,各处理成苗率在苗中、后期无明显变化。新鲜蚓粪与蛭石按4∶1的体积比混合后,添加适量无机养分制成的复合基质可以作为茄子育苗基质。综合成本和幼苗生长情况,蚓粪复合基质中以添加尿素1.0 kg/m3为宜。  相似文献   
120.
滩涂盐土农业利用的主要障碍是盐分含量过高和缺乏有机质。施用生活污泥可快速提高滩涂土壤有机质含量,加快土壤熟化,但由于担心污泥含有一定量的重金属,其施用受到一定的限制。采用盆栽苏丹草的试验方法,研究滩涂盐土施用不同量的生活污泥后对土壤性质、植物生长和对重金属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生活污泥施用于滩涂盐土后降低了土壤pH值,提高了EC值和总盐含量;苏丹草的出苗率、株高和鲜重增加;施用污泥提高了苏丹草植株中全氮、全磷及叶绿素的含量,且随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大,但对植株中全钾的含量无显著影响;苏丹草中Zn、Cd含量随着污泥施用量增加呈增长的趋势,但Pb、Ni、Cu含量变化不大。在试验条件下,所施用污泥中重金属向苏丹草体内转移的比例介于0.13%~13.44%之间。就该种土壤而言,要更为注意含Pb量较高的污泥施用,而Cu则是最为安全的。总体考虑,一次性施用干污泥应控制在8t·667m-2以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