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5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104篇
林业   69篇
农学   73篇
基础科学   11篇
  51篇
综合类   1088篇
农作物   93篇
水产渔业   341篇
畜牧兽医   284篇
园艺   54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95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95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117篇
  2013年   110篇
  2012年   124篇
  2011年   124篇
  2010年   143篇
  2009年   123篇
  2008年   127篇
  2007年   177篇
  2006年   121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探讨适宜蝴蝶兰抽梗的温度,为生产管理提供依据,也为难催花品种及低温替代提供参考。【方法】以‘火凤凰’蝴蝶兰袋苗为材料,在人工气候箱条件下,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方法,设置 5个温度处理,分别为 29/22、26/19、23/16、20/13、17/10 ℃(日 / 夜),每个处理温差均为 7 ℃,昼夜光周期10 h/14 h,相对湿度 75%。【结果】26/19 ℃处理后蝴蝶兰抽梗时间最早,处理后 30 d 抽梗,抽梗率为 100%,抽梗指数为 14.86;23/16 ℃处理后 36 d 抽梗,抽梗率达 100%,抽梗指数为 2.41;20/13 ℃处理后 40 d 抽梗,抽梗率为 95%,抽梗指数为 1.13。20~26 ℃处理抽梗前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丙二醛含量显著上升,抽梗后显著下降。抽梗前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上升。【结论】蝴蝶兰最适抽梗温度为 26/19 ℃;29/22 ℃处理未抽出花序轴,表明高温条件下蝴蝶兰不能诱导开花;17/10 ℃处理引起低温伤害,培育一段时间后转移到较高温度可以抽出花梗,但花梗质量偏差。  相似文献   
22.
DTA-6对两种食用豆生理代谢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2-N,N-二乙氨基乙基己酸酯(diethyl aminoethyl hexanoate,DTA-6)对食用豆叶片的生理代谢及产量的调控效应,选用芸豆(英国红)和小豆(龙垦2号)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完全随机试验方法,于芸豆和小豆的初花期叶面喷施DTA-6,以喷施清水为对照(CK),测定各生育时期叶片光合参数、碳代谢产物、干物质、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结果表明:DTA-6提高了2种食用豆各生育期的SPAD值、盛花期和鼓粒期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2浓度(Ci),显著增加了叶片蔗糖和可溶性糖的含量,促进了叶片淀粉的积累;与CK相比,DTA-6提高了2种食用豆的地上部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并且显著提高了芸豆和小豆鼓粒期荚分配率;DTA-6可有效调控2种食用豆的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百粒重,从而提高产量,DTA-6处理的芸豆和小豆产量分别较CK增加13.30%和12.91%,增产显著。  相似文献   
23.
2005年4~10月,广东省湛江市某养殖场的小尾寒羊出现一种以极度贫血、衰弱、消瘦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笔者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病理剖检、血液检验、寄生虫体鉴定及微生物学诊断,确诊为扩展莫尼茨绦虫(M.Expansa)及大肠埃希氏杆菌(E.coli)混合感染。经采取丙硫咪唑、环丙沙星治疗等综合防制措施后,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24.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中草药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二世纪,我国西汉刘安所撰的<淮南子·万毕术>一书中就有"麻盐肥豕法"的记载,这可谓是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最早记录.随着抗生素等化学合成药物的残留、耐药性和"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等弊端出现,而中草药添加剂则以其治疗作用兼营养作用且无毒、无害、无残留、无抗药性得到了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25.
姜黄素是从姜科植物(如姜黄)、天南星科植物根茎中提取出来的多酚类化合物,主要在动物肠道中进行吸收代谢,具有抗炎、抗氧化、抗凋亡、抗衰老、神经保护、免疫调节及代谢调控等作用。姜黄素在动物体内生物利用度差,为提高姜黄素的利用度,通常将其制成多种制剂及配型(如膜制剂、纤维制剂、乳制剂、水凝胶制剂、胡椒碱、半萜类化合物、环糊精、葫芦巴膳食纤维和卵磷脂)。不同的制剂及配型可增加姜黄素产物稳定性,保障姜黄素的有效利用。家禽主要通过下丘脑 - 性腺轴负反馈调节机制来调控生殖细胞发育,实现繁殖调控。此外,家禽的繁殖性能易受外部因素影响,其中光照的影响最大。光照刺激产生的褪黑素具有强抗氧化性,能通过缓解卵巢和睾丸组织的线粒体功能障碍来抑制凋亡和衰老,保障下丘脑 - 性腺轴负反馈调节机制的稳定和氧化应激状态下的卵泡发育。肠道微生物产生的血清素是褪黑素的前体物质,可以影响褪黑素的生成;其次肠道微生物刺激肠上皮细胞中的传入神经直接影响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最后,肠道内产生的雌二醇(E2)可以通过血液进入卵巢组织,并促进卵巢发育。研究发现,姜黄素可通过肠道微生物产生的短链脂肪酸在体内发挥功能作用,但姜黄素是否通过肠道微生物产生的短链脂肪酸来影响家禽的繁殖性能亟待探究。该文综述了姜黄素的生物活性、代谢方式、产品研发利用以及对家禽繁殖调控的作用机制及相关研究进展,旨在为姜黄素作为饲料添加剂在家禽生产中的合理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6.
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农业种植面积和多种农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但是我国农业生产自动化程度相对较低,农业效益提升潜力大.光电技术在提升农业效益方面大有可为.概述了光电技术在农业工程中的应用现状,并展望了光电技术在农业工程中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7.
28.
为了探明纳豆菌脂肽对对虾养殖环境中的产T-2毒素镰孢菌分离株的控制效应,实验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镰孢菌孢子超微结构、普通显微镜观察了菌丝形态、荧光显微镜观察了菌丝通透性.结果显示,脂肽浓度为1 mg/mL时,脂肽对镰孢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达78.8%,镰孢菌培养到第3天的生物量为不加脂肽对照的24.5%.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1 mg/mL的脂肽可以使镰孢菌的孢子呈念珠状;普通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1 mg/mL脂肽处理能使菌丝隔膜消失;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脂肽能增加镰孢菌菌丝细胞膜的通透性.  相似文献   
29.
褐篮子鱼(Siganus fuscescens)属于篮子鱼科,隶属硬骨鱼纲、辐鳍亚纲、鲈形目、刺尾亚目,该科鱼类共27种,我国主要养殖品种有长鳍篮子鱼和褐篮子鱼。褐篮子鱼体长椭圆形,侧扁,产卵期在5-7月。褐篮子鱼是暖水性近海小型鱼类,是以植物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其肉质鲜美、营养价值丰富,深受海区人民的喜爱。我国最早于1999年有报道篮子鱼的人工养殖试验,篮子鱼养殖模式有池塘养殖、传统小网箱养殖.  相似文献   
30.
对企鹅珍珠贝和马氏珠母贝软体部脂肪进行了提取和测定。结果表明,企鹅珍珠贝和马氏珠母贝软体部脂肪含量分别为8.3%和9.6%。企鹅珍珠贝脂肪酸中DHA EPA的总含量为39.71%,比马氏珠母贝脂肪酸中DHA EPA的总含量(30.86%)高。2种珍珠贝软体部脂肪酸均具有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