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1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19篇
农学   24篇
基础科学   5篇
  11篇
综合类   244篇
农作物   21篇
水产渔业   24篇
畜牧兽医   64篇
园艺   37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01.
【目的】研究雷州半岛土壤—水稻系统重金属污染程度及稻米的食用风险,以期为雷州半岛开展水稻健康安全食品认证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雷州半岛水稻种植地35份表层土壤样品和30份水稻作物样品,采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和人体健康风险评价方法对土壤—水稻系统中的砷(As)、镉(Cd)、铬(Cr)、铜(Cu)、汞(Hg)、镍(Ni)、铅(Pb)和锌(Zn)元素进行分析。【结果】雷州半岛水稻土壤重金属中Cr和Hg元素的变异系数大于1.000,属于强度变异性,受人为因素影响大;其他6种重金属元素的变异系数介于0.100~1.000,为中等变异强度,受人为因素干扰影响较小;各重金属变异强度大小为Cr>Hg>Ni>Cd>Cu>Pb>As>Zn。通过潜在生态富集系数计算得知土壤重金属Hg的平均潜在生态富集系数为4.657,属于强污染风险;其余7种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富集系数在1~3,属于中等污染风险。由潜在生态风险参数得出,廉江市Hg元素为极强污染,在赤坎区和吴川市为很强污染程度,在坡头区为中等污染程度,其余区域则为强污染程度;赤坎区Cd元素为很强污染,廉江市和遂溪县为强污染程度,其余区域为中等污染程度。雷州半岛水稻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平均值为309.24,属于强污染风险;各县(市、区)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排序为:廉江市>赤坎区>吴川市>遂溪县>雷州市>麻章区>霞山区>坡头区。从健康风险评价结果来看,研究区部分水稻中As、Pb和Cd的含量超过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2762—2017),超标率分别为73.33%、53.33%和6.67%,其中As的高危商(HQ)为2.9839,对人体健康存在潜在危害;Cd和Pb的HQ小于1,对人体健康产生的影响不明显。水稻中各重金属元素迁移系数平均值排序为Cd>Zn>Cu>Hg>As>Pb>Cr,其中Cd、Zn和Cu的迁移系数中位值分别为0.9547、0.4900和0.1685,其吸收富集能力强;而Hg、As、Pb和Cr的中位值均小于0.05,其吸收富集能力弱。土壤pH与水稻重金属含量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土壤pH与As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Cu和Ni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表明土壤酸性越低,越有利于As元素积累在土壤中,而不利于其他7种重金属元素在土壤中的积累。【结论】雷州半岛水稻田土壤重金属受人类影响越大、理化性质越复杂,其在土壤—水稻系统中的迁移和富集能力越强,以致该地区受污染的程度通常越严重,其中As、Cd和Pb元素含量超标对人体健康存在一定危害,应加强对农业施肥和药剂喷洒以及生活污染的控制,以减轻雷州半岛水稻田土壤的重金属污染程度,保护当地居民健康。  相似文献   
202.
以火龙果果皮为材料,采用喷雾干燥技术对其进行果粉加工,比较不同酶解处理形成的果粉色泽、营养组成、成粉特性及抗氧化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未经酶解果粉的色泽较好,能很好地保持火龙果果皮原有的色泽、h°=1.81;加热酶解果粉的颜色则趋于黄色、h°=80.6;未经酶解样品的含水率较高(6.23%),限制了其耐贮性能,但总黄酮含量(70.45 mg/g)略高于酶解样品;常温酶解样品的Vc含量最高,其次为未经酶解样品,而加热酶解样品中的Vc含量最低、仅为0.34 mg/g;成粉性能方面,未经酶解果粉的休止角较小、为45.48°,但分散性较常温酶解样品差;FRAP和DPPH抗氧化能力表明,未经酶解果粉样品的抗氧化性能较强,其次为常温酶解,加热酶解果粉的抗氧化性能最低.  相似文献   
203.
刘华 《农业科学与技术》2013,(12):1852-1855
对鹤地水库2000~2010年的水质监测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鹤地水库营养盐含量较高,总体上呈现中-轻富营养化状态,并且富营养化程度有逐渐加重的趋势。针对水库污染的现状和实际调查情况,分析富营养化加重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生物修复的防治对策,为改善和维护水库的水生态环境,实施水库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参考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4.
利用热水浸提法提取野生仙人掌多糖,并用Sevage法对其进行纯化,通过测定DPPH·、NO2-的清除作用和其还原力,研究野生仙人掌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野生仙人掌多糖对DPPH·、NO2-有较强的清除作用,并具有一定的还原能力,其抗氧化性有待深入研究和开发应用.  相似文献   
205.
目前医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以医学知识为主,同时辅以少量人文和理工类科目,这样的课程设置基本满足了培养医学人才的要求;但实际工作中,有不少医务工作者专业医学知识扎实,却缺乏某些基本的健康常识,从而对其服务质量产生影响。该文从经济发展、人口老化及医学模式转换等角度,阐述了加强医学生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并分析了健康教育的重点内容及合理的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206.
稻田杂草调查及白三叶草对杂草的化感作用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了稻田中杂草的危害情况及白三叶草(Trifoliumrepens L.)对常见杂草的化感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白三叶草地上部分水浸液、根系分泌物、挥发物对其他杂草和自身种子发芽率和幼苗生长存在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7.
将尾叶桉(Eucalyptus urophylla)叶片在液氮中研磨成粉,先用含山梨醇、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牛血清白蛋白、聚乙二醇和亚精胺的提取缓冲液使总核酸沉淀,同时去除了大部分次生代谢物质。然后用山梨醇、月桂酰肌氨酸钠进一步裂解细胞,释放核酸。再用CTAB与核酸结合成复合物溶于高盐溶液。用氯仿/异戊醇除蛋白质后,离心得含总核酸的上清液。运用钙盐分步沉淀法,先在上清液中加入1/10体积的10%氯化钙溶液,使DNA与Ca2+结合成DNA钙盐。向溶液中加入1/5体积的乙醇,使DNA钙盐形成沉淀析出,离心得DNA后,再增大乙醇浓度使RNA钙盐沉淀。得到的DNA和RNA用非变性琼脂糖凝胶进行质量检测,可得完整的RNA和DNA条带。此法经济、快捷,可同时得到DNA和RNA。  相似文献   
208.
使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系统在晴天条件下,对湛江地区引进的紫花苜蓿品种和当地同科优良牧草柱花草品种热研2号的叶片进行了若干光合生理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①各品种的Pn值在34.20~54.73μmol(CO2)/(m2·s)之间,其中热研2号的Pn值最高,其次是富特;②各品种的Tr值在9.69~12.29μmol/(m2·s)之间,热研2号的Tr值最高,其次是富特;③各品种的WUE值在3.53~4.45μmol(CO2)/μmol(H2O)之间,热研2号的WUE值最高,其次是富特;④热研2号的Ci值最小,为113.5μmol/mol,富特次之,为198.4μmol/mol;⑤阿尔冈金的Gs值最大,为1.27mol/(m2·s),其次是三得利、富特,分别是0.86和0.72mol/(m2·s),热研2号的最低,为0.53mol/(m2·s);⑥热研2号的Vpdl值最高,为2.485Pa,其次是富特,为1.769Pa;⑦热研2号的Tl值最高,为37.81℃,其次是三得利,为35.74℃。表明在引入的3个紫花苜蓿品种中,富特的光合生理能力最强,三得利次之,阿尔冈金最弱,说明富特和三得利对当地环境的适应性较强。  相似文献   
209.
蝴蝶兰原球茎的增殖研究与解剖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蝴蝶兰是名贵花卉,市场需求量大,工厂生产大多通过组织培养无性繁殖来达到扩增的目的。本研究以蝴蝶兰(Phalaenopsis)的原球茎(Protocorm-like body,以下简称PLB)为外植体在VW + 3.0 mg/L 6-BA+ 0.2 mg/L NAA+ 20 g/L 蔗糖+ 16 g/L琼脂+ 1 g/L活性炭中分别添加不同浓度(10%、15%、20%)的有机物(椰乳、椰汁、马铃薯汁、香蕉泥、水解酪蛋白)进行培养,比较不同浓度的有机添加物对蝴蝶兰PLB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有机添加物中,对蝴蝶兰PLB增殖效果总体影响由好至差依次为椰乳、椰汁、马铃薯汁、香蕉泥、水解酪蛋白。椰乳的最佳增殖浓度是15%,椰汁的是20%,马铃薯汁的是10%,香蕉泥的是15%,而水解酪蛋白的10%、15%、20%这3个浓度都偏高,抑制了PLB的增殖。对蝴蝶兰初生、次生各阶段PLB和由PLB所诱导分化的叶芽进行了切片观察,结果表明初生PLB的周边细胞排列紧密,中间细胞则稀疏,没有规则;次生PLB的细胞则大小比较均一,次生PLB发生于初生PLB的下半部,叶芽则发生在球茎的上半部区域,在初生PLB中还存在肾型的气孔和未知功能的棒状结构。  相似文献   
210.
田丽  杜玉洁  钟金翠 《广东农业科学》2011,38(5):155-157,167
于2008年3月至2009年2月,以夹夜法调查了湛江师范学院臭鼩鼱的生物学特性结果显示,臭鼩鼱平均捕获率为15.40%,高峰期出现在8月.性别比为1.251,年均怀孕率为32.41%,平均胎仔数为3.5.表明臭鼩鼱密度和种群结构受环境、气候和药物影响而改变,怀孕率也与气候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