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1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19篇
农学   24篇
基础科学   5篇
  11篇
综合类   244篇
农作物   21篇
水产渔业   24篇
畜牧兽医   64篇
园艺   37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以湛江师范学院图书馆为例,对高校图书馆采用“大流通”服务模式所取得的的成效与存在问题进行了探讨和总结,并结合工作实践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42.
大麦发芽过程中外观形态分形维数的变化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麦的发芽过程是高度复杂的生理过程,其内部和外观变化具有很强的自相似性,可以用分形维数描述大麦发芽过程的结构和生理变化.分别用自来水、1%和2% NaCl溶液浸泡培养大麦,每24 h取样检测大麦内部成分含量,对大麦进行拍照,图片处理后用分形软件测定其分形维数.结果显示大麦发芽期间大麦胚部的分形维数变化不大,而大麦胚乳部分和大麦边缘的分形维数有趋于集中的趋势,并呈现均匀化.在自来水培养条件下,这种变化最明显,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大麦边缘分形维数变化趋于不明显.在2% NaCl溶液培养条件下,大麦分形维数基本不会呈现均匀化的变化.麦芽中还原糖和α-氨基酸含量变化趋势与大麦图像的分形维数呈现正相关性,而β-葡聚糖含量变化与大麦图像的分形维数呈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3.
黑籽雀稗的光合生理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分析仪测定黑籽雀稗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黑籽雀稗的光合日变化呈双峰型,有明显的“午休”现象。11:00左右出现第1个峰值(Pn为28.8 μmol/m2·s),15:00左右出现第2个峰值(Pn为21.59 μmol/m2·s),变化趋势与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等因子相同。黑籽雀稗叶片的光饱和点(LSP)为1 700 μmol/(m2·s),光补偿点(LCP)20 μmol/(m2·s),表观光量子效率(AQY)0.073 9 mol/mol,CO2饱和点(CSP)600.01 μmol/mol,CO2补偿点(CCP)21.89 μmol/mol,羧化效率(CE)0.084 6 μmol/(m2·s)。  相似文献   
144.
冷季粤西野生香根草及扁穗牛鞭草对模拟光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L.)Nash)和扁穗牛鞭草(Hemarthria compressa(L.f.)R.Br.)是广东吴川地区野生香根草群落的建群种和主要伴生种,为从生理生态的角度探讨2种植物的共存及对冷季的适应问题,利用LI-6400光合仪的人工控制系统,于2004年12月下旬,对群落优势种野生香根草和扁穗牛鞭草的光合生理特性进行测定,比较分析两种植物的光合特性和水分利用特性。结果表明:在冷季,野生香根草和扁穗牛鞭草的光补偿点分别为13.37×mol·m-2·s-1和12.77×mol·m-2·s-1,光饱和点为1100×mol·m-2·s-1,均发生光抑制现象,扁穗牛鞭草的光利用能力高于香根草,比香根草耐阴;香根草的气孔调节机制优于扁穗牛鞭草,在一定程度上对水分利用起到了较好的调节作用,提高了水分利用率。2种植物对季节性干旱气候适应对策分别表现为,扁穗牛鞭草以保持较高光合速率来提高水分利用效率,而香根草则通过调节气孔来限制水分的无效散失。  相似文献   
145.
[目的]筛选温郁金根腐病有效的生物药剂。[方法]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7种生物药剂对温郁金根腐病病原菌的室内毒力。[结果]0.5%施特灵氨基寡糖素AS和哈茨木霉菌WP对根腐病菌抑制作用较好,其EC50值分别为1.14和3.61 mg/L;其次为3%中生菌素、3%氨基寡糖素和荧光假单胞杆菌,EC50分别为11.64、13.52和16.61 mg/L。[结论]0.5%施特灵氨基寡糖素AS和哈茨木霉菌WP对温郁金根腐病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可进一步用于大田试验。  相似文献   
146.
藏书剔旧是图书馆藏书建设中的重要工作。从剔旧原因和必要性、原则和标准、剔旧方法、剔旧管理、剔旧图书处理、剔旧工作中存在问题等方面, 对十年来中国藏书剔旧工作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分析表明这一时期的剔旧工作研究是稳中有进的, 尤其是剔旧方法的突破上, 但整体研究水平不高, 实证研究缺乏, 有待于进一步地系统深入。  相似文献   
147.
[目的]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浓度盐胁迫对冬、春栽植香根草的影响,为香根草在不同季节盐碱地栽植推广提供参考。[方法]用8个不同浓度NaCl盐溶液在冬春两季进行香根草胁迫试验,观察其分蘖数、植株高度和生物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低浓度盐胁迫下(3%以下),盐可以促进香根草的生长;在盐浓度大于5%时,冬植香根草死亡,而春植香根草盐浓度到8%时仍可以生长。[结论]春植香根草与冬植香根草相比具有较强的抗盐性,更适于在盐碱地生长。  相似文献   
148.
雷州黄牛肉质性状2个候选基因的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PCR-RFLP技术分析了雷州黄牛肉质性状2个候选基因钙激活蛋白酶(calpain)基因和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基因的多态性,结果检测到雷州黄牛的calpain基因有3种基因型AA、BB和AB,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02、0.23和0.75,等位基因A、B的频率分别是0.14和0.86,等位基因分布态势与鲁西黄牛相同,等位基因B的频率明显高于鲁西黄牛;此外雷州黄牛的H-FABP基因全部为HH基因型,未检测到h等位基因.  相似文献   
149.
镉胁迫对高低积累型水稻幼苗非蛋白巯基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研究镉胁迫对高低积累型水稻幼苗非蛋白巯基(Non-protein thiols, NPT)物质含量的动态变化影响规律,利用营养液沙培盆栽实验,设置镉浓度为50μmol·L~(-1),分别监测处理前(0 d)和处理后第1、3、5、7 d水稻的过氧化程度和非蛋白巯基物质含量。结果表明:随镉胁迫时间的延长,两品种水稻的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H_2O_2)和硫代巴比妥酸反应产物(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s,TBARS)含量逐渐上升,且镉低积累型品种优I2009的H_2O_2和TBARS含量上升的幅度大于镉高积累型品种欣荣优2045,其中欣荣优2045地上部H_2O_2和TBARS含量上升的幅度分别为45%和74%,其根系上升的幅度分别为1.14倍和61%,而优I2009地上部H_2O_2和TBARS含量上升的幅度分别为78%和1.20倍,其根系上升的幅度分别为1.32倍和64%,说明镉低积累型品种优I2009遭受的氧化胁迫水平和膜脂过氧化程度大于镉高积累型品种欣荣优2045。欣荣优2045的还原型谷胱甘肽(Reduced glutathione,GSH)随镉胁迫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而优I2009的GSH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两品种水稻的NPT、植物螯合肽(Phytochelatins,PCs)含量和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活性随镉胁迫时间的延长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且欣荣优2045合成的NPT含量和生成的GST活性更高。研究表明,镉高积累型水稻品种可以通过合成更多的含巯基的非蛋白化合物与镉络合来清除活性氧,进而增加对镉的耐性。  相似文献   
150.
为研究碱提拟目乌贼肌肉多糖工艺优化,在探索提取温度、Na OH浓度及料液比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进行优化设计,得出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90℃、Na OH浓度3%、料液比1∶28 g/m L,在此条件下,多糖提取率为0.68%。此外,对多糖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显示,多糖浓度为10 mg/m L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68%、其相应的IC50值为7.62 mg/m L;对·OH的清除率为45.72%,其相应IC50值为12.44 mg/m L,还原力大小为0.263。红外光谱显示该提取物具备一般多糖类物质的光谱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