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0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30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21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41.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人狂犬病主要通过患狂犬病动物咬伤、抓伤或从粘膜感染引起,在特定条件下亦可通过呼吸道气溶胶传染。被感染动物唾液内含狂犬病病毒。病毒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其典型症状为恐水症,又称“恐水病”或“疯狗病”。本疾病极为凶险,病死率100%。  相似文献   
42.
为挖掘新的抗南方锈病基因资源,本研究以甜玉米组合M5×M114的216个F2单株为遗传作图群体,应用BSA方法从500对SSR引物中筛选出2对在F2代抗病和感病DNA池间具有多态性的引物,分别位于4和9号染色体上;在4和9号染色体上重新设计100对SSR引物,构建了包含33个标记位点总长为241.2cM的连锁遗传图,各个标记间的平均距离为7.53cM。结合F2单株对南方锈病的抗性表现,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在4和9号染色体上共检测到7个显著的南方锈病抗性QTLs,其中:4个QTLs位于4号染色体上,可解释12.1%、7.8%、18.2%和14.9%表型变异;3个位于9号染色体上,分别解释17.0%、13.3%与19.2%的表型变异。研究结果可为抗南方锈病的精细定位、主效基因克隆和抗南方锈病鲜食甜玉米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饲粮中添加牛至油对天露黄鸡腹脂沉积及脂肪代谢的影响,并通过模拟生产试验对牛至油降低肉鸡腹脂率效果进行验证。【方法】实验室试验:选取24只65日龄雌性天露黄鸡,逐只称质量编号后,根据体质量相近的原则,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单笼饲养;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不含牛至油),处理组分别饲喂含100和200 mg/kg牛至油的饲粮;试验开始前预饲喂3 d,正式试验时间为30 d,自由采食及饮水。模拟生产试验:选取270只65日龄雌性天露黄鸡,逐只称质量编号后,按照体质量相近的原则,随机分为3组,每组6次重复,每次重复15只,试验处理和饲养管理方法与实验室试验相同。实验室试验结束后称体质量计算生产性能指标,并屠宰,采集血液、肝脏、腹脂、胸肌、腿肌等样品,测定屠宰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脂肪代谢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量。模拟生产试验结束后称体质量,并取样测定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验证实验室试验结果。【结果】实验室试验中,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200 mg/kg牛至油可显著提高天露黄鸡的平均日增体质量和胸肌率,显著降低天露黄鸡的耗料增重化和脂肪沉积,腹脂减少率达到23.51%;显著降低天露黄鸡肝脏中与脂肪合成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量,对肝脏中脂肪分解相关基因无明显影响。模拟生产试验结果与实验室试验相符,验证了牛至油具有降低天露黄鸡腹脂沉积的作用,与对照组相比,200 mg/kg牛至油添加组的腹脂减少率达到20.00%。【结论】饲粮中添加200 mg/kg牛至油可显著降低天露黄鸡的腹脂沉积,其作用可能与降低肝脏脂肪酸的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44.
耕地提质改造是落实耕地保护政策、实现耕地保护目标的重要措施。通过对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十三五"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的开展,介绍有关耕地提质改造潜力测算与评价工作的流程。在调查现状耕地的潜力情况基础上,结合土地利用规划目标和耕地占补平衡需求,进一步落实耕地提质改造的规模和分布,为科学、合理地实现新兴县耕地占补平衡工作提供决策依据。结果表明:耕地提质改造工作是一项协调性与政策性较强的工作,耕地提质改造工作的好坏关系到是否有助于实现耕地占补平衡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关键。  相似文献   
45.
柚木无性系生长性状的遗传变异与选择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掌握柚木Tectona grandis无性系性状遗传变异规律以及无性系与立地的互作效应,选育优良无性系。【方法】采用随机完全区组设计,开展柚木无性系区域性两点试验。【结果】方差分析结果显示,3.5年生柚木无性系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在试验地点间、无性系间、无性系×立地互作间均呈极显著差异。海南定安试验点柚木无性系树高的变异系数较小(0.092),定安试验点胸径的变异系数和云南景谷试验点树高、胸径的变异系数都较大(0.118~0.167),定安和景谷试验点3.5年生单株材积的变异系数分别达到0.327和0.305。定安试验点柚木无性系树高和胸径的重复力分别为0.873和0.852,景谷试验点柚木无性系树高和胸径的重复力分别为0.851和0.773,定安和景谷试验点3.5年生单株材积的重复力分别为0.863和0.784。【结论】为海南定安地区筛选出速生柚木无性系3078-5、7029、7122、7514和7559,入选无性系的平均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分别比对照提高21.11%、19.82%和60.53%;为云南景谷地区筛选出速生柚木无性系7029、Z408、7509、7559和8301,入选无性系的平均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分别比对照提高31.69%、33.66%和128.24%;选择后,2个试验点的材积遗传增益分别达到40.26%和34.57%,其中优良无性系7029和7559为两地共有。  相似文献   
46.
基于耕地质量的基本农田空间连片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基本农田保护空间规划存在片面追求优质耕地、忽略“优质集中”耕地保护方针中的“集 中”管理方式。为判别前后不同年份基本农田空间连片性程度的变化,应用GIS 相关分析工具,在耕地质量分 等定级的基础上,设计了创建近邻表法和最临近分析法两种基本农田空间连片性评价的方法,并以广东省云 浮罗定为例,研究了基本农田以及优质基本农田规划调整前后基期2010 年与规划2020 年空间连片性程度的 变化。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显示罗定市基本农田调整后空间连片性程度有所提高,优质基本农田连片性程度 明显低于整体基本农田的连片性,整体基本农田空间连片性评价忽略了基本农田空间连片性定义中耕地质量 的范围,降低了基本农田空间连片性评价的准确度,优质基本农田空间连片性评价更能准确地表达基本农田 空间连片性程度。通过分析对比两个时期基本农田以及优质基本农田空间连片性程度的变化,提出了一些提 高基本农田空间连片程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47.
刘玉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2):10416-10417,10420
利用地面和探空资料,对2005年3月22日广东省一次集强降水、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为一体的长达300 km的飑线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这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具有形成时间短、移动速度快、影响范围广和强度强,伴随的天气也复杂多样等特点;两广临近地区的探空资料所显示参数指标信息,对这次强对流天气过程有着明显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48.
锡兰橄榄引种到广东省云浮市栽培,1年可抽发3~4次枝梢,果实于12月~次年1月成熟,丰产稳产,生长较快,适应性强,病虫少,容易栽培管理。果实及叶片等可加工成蜜饯、果酒、饮料、保健茶等产品。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香稻抗氧化酶的作用机制及播期调控。[方法]以香稻桂香占和农香18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播种期对香稻SOD活性、POD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结果]播期对香稻SOD活性的影响存在品种差异。早、晚季香稻的POD活性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早、晚季香稻的MDA含量均呈上升趋势。香稻在孕穗期主要是SOD在发挥抗氧化作用,在齐穗期和成熟期由SOD和POD协同起作用。[结论]在生产实践中可通过调整播期使香稻抗氧化酶活性维持在较高水平,以延缓叶片生理功能衰退。  相似文献   
50.
近年以来,我国农村电力安全管理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农村电力网络面临着空前的挑战与考验,面对这些挑战我们一定要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早日实现农村的供电安全和用电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