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71篇 |
免费 | 13篇 |
国内免费 | 100篇 |
专业分类
农学 | 144篇 |
基础科学 | 3篇 |
22篇 | |
综合类 | 208篇 |
农作物 | 201篇 |
植物保护 | 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39篇 |
2022年 | 42篇 |
2021年 | 39篇 |
2020年 | 18篇 |
2019年 | 21篇 |
2018年 | 14篇 |
2017年 | 19篇 |
2016年 | 16篇 |
2015年 | 12篇 |
2014年 | 21篇 |
2013年 | 18篇 |
2012年 | 18篇 |
2011年 | 14篇 |
2010年 | 20篇 |
2009年 | 23篇 |
2008年 | 24篇 |
2007年 | 13篇 |
2006年 | 32篇 |
2005年 | 31篇 |
2004年 | 38篇 |
2003年 | 28篇 |
2002年 | 12篇 |
2001年 | 9篇 |
2000年 | 14篇 |
1999年 | 10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8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3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196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71.
高光效高产水稻种质早籼叶青伦黄秋妹,林秀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广州510640)早籼叶青伦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育成的新种质。组合为阔叶稻/青二矮+鸡对伦。其母本叶色浓绿、叶厚、大穗、剑叶净光合率高;父本青二矮后期转色好、结实率高;... 相似文献
572.
573.
不同品种稻米维生素B_1、B_2品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不同类型25个水稻品种维生素 B_1、B_2品质的结果,维生素 B_1含量糙米0.299—0.436毫克/100克,精米0.087—0.195毫克/100克;维生素 B_2含量糙米0.068—0.092毫克/100克,精米0.029—0.043毫克/100克。在籼稻中,糙米维生素 B_1含量白米高于红米。糙米维生素 B_1、B_2含量随贮藏年限增加而递减,贮藏1年 B_1下降率为0—11%,B_ 相似文献
574.
用中性蛋白酶与超声波结合提取稻米淀粉,并用快速黏度分析仪测定稻米淀粉的黏滞性。结果显示,用中性蛋白酶提取稻米淀粉时,稻米淀粉的提取率为62.3%~73.8%,淀粉中蛋白质含量为3.74%~4.88%;蛋白酶与超声波结合时稻米淀粉的提取率为72.1%~77.2%,蛋白质含量为0.68%~1.30%,破损淀粉含量显著降低,两者结合的最佳条件是酶先作用3h,再50%超声波作用40min。中性蛋白酶与超声波结合处理所得淀粉的黏滞谱中,峰值黏度、消减值和最终黏度都比单独酶解所得淀粉的高,而崩解值降低;与碱处理淀粉比,也是峰值黏度、消减值和最终黏度升高,崩解值降低,这说明超声波作用没有破坏淀粉性质。中性蛋白酶与超声波结合是提取稻米淀粉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75.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途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针对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及贡献率低的情况,提出了以政府为主导的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模式,以农业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为核心的联合型转化模式及企业自主应用研发模式3种转化途径,并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576.
在浙江省不同水稻种植区域——余姚(平原)、临海(丘陵)、龙泉(山区盆地)和景宁(山区梯田)进行单季稻减肥控制病虫害技术实践。减肥主要包括减少总施氮量、氮肥后移、增施钾肥和优化氮磷钾比例。以浙粳 88、甬优18、甬优1540和中浙优2838为材料,比较减肥和当地习惯施肥对水稻主要病虫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减肥可以明显减轻水稻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稻飞虱密度、稻纵卷叶螟卷叶率、稻曲病和纹枯病病株率分别平均减轻64.79%、30.57%、14.76%和64.82%。余姚、临海和龙泉3地在平均减施氮肥19.31%和减施磷肥31.80%的情况下,水稻产量平均增加5.88%,氮肥偏生产力比对照分别提高50.26%、28.93%和44.29%。在景宁的山区梯田稻田减肥略有减产,氮肥偏生产力比对照降低2.62%;但当增苗20%时增产16.67%,氮肥偏生产力提高18.05%。试验证明,稻田减肥技术不仅可以减少氮肥施用量和降低主要病虫发生,同时还能增产。减肥控制病虫害技术在浙江省的各个稻区都较适应,值得在全省范围内推广。 相似文献
577.
培育和推广抗病抗逆性强的弱感光型迟熟水稻品种,对于充分发挥华南稻区中南部晚造后期良好的光温资源优势提高晚稻产量和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综合利用常规育种与分子育种技术,将显性广谱抗白叶枯病基因 Xa7 和互作感光基因 LP1(LH2)、LP2(LH2)聚合至恢复系中,培育出具有互作感光特性的抗白叶枯病迟熟恢复系广恢 1002。利用该恢复系组配育成的吉丰优 1002、泰优 1002 等 7 个抗白叶枯病迟熟高产杂交稻通过国家或省级品种审定。其中,吉丰优 1002 不仅高产稳产,而且抗病、抗倒性强,适应性广,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超级稻,是广东省农业主导品种,已连续 5 年成为华南地区年推广面积最大的弱感光型品种;泰优 1002 米质优,在第三届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鉴评中获金奖,已大面积推广应用,也是广东省农业主导品种。针对广恢 1002 系列杂交稻的特征特性,制订其在广东和海南的高产制种技术措施,创造了吉丰优 1002 在海南制种 4.59~4.97 t/hm2 的高产制种记录。探讨了抗白叶枯病杂交稻的育种策略和提高互作感光型迟熟恢复系选育效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578.
还原剂DTT对贮藏稻米淀粉黏滞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贮藏精米粉中添加还原剂二硫苏糖醇(DTT),用快速粘度分析仪测定稻米淀粉的黏滞谱,研究DTT打破稻米淀粉二硫键后稻米黏滞性的变化.结果显示,样品中添加DTT后,糊化温度降低,样品的峰值粘度和崩解值大都极显著升高,消减值极显著降低,RVA特征谱上升阶段的线性部分的斜率升高,米饭质地变软变粘,稻米的蒸煮食味品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579.
[目的]改良杂交稻恢复系粤恢826,以提高其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抗性,改良米质,为选育抗病、优质的杂交稻组合提供良好亲本材料.[方法]以含稻瘟病抗性基因Pi1和Pi2、白叶枯病抗病基因Xa23及蜡质基因Wx的中间材料Z1103为供体亲本,杂交水稻强恢复系粤恢826为受体亲本,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技术和系谱选育方法,聚合4个外源基因以改良粤恢826的抗病性和米质,并进行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抗性及米质鉴定.[结果]经SSR分子标记检测、田间抗病性及米质鉴定,获得以粤恢826为遗传背景且含有目标基因的6个改良株系,通过农艺性状筛选与恢复力测试,优选到一个含有Pi1、Xa23和Wx基因的纯合株系,其恢复力好,农艺性状优良,2014年早造定名为粤恢88,其田间鉴定稻瘟病抗性3级,白叶枯病抗性1级,米质为软米.2014年晚造与两系不育系Y58S配制杂交稻组合Y两优88,其在品比试验中产量达6543 kg/ha,比对照深两优58香油占增产4.97%,未达显著水平(P>0.05),且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米质鉴定为国优3级和省优3级.[结论]MAS技术可有效聚合多基因(Pi1、Xa23和Wx基因),使粤恢826的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抗性及米质明显改良,获得抗稻瘟病、高抗白叶枯病、米质为软米的新恢复系粤恢88,为选育抗病优质的杂交稻组合提供良好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580.
广 8A 是以含广东野生稻亲缘的优质早籼稻增城丝苗-8 选为母本,与保持系 1325B 杂交制保后再与 325A 测交并回交转育而成的野败型优质高产丝苗型籼稻不育系。该不育系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育而成,具备稻米品质优、配合力强、抗病性好、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的特点。自 2010 年通过广东省技术鉴定以来,以其为亲本配组并通过国家、省级审定或授权的水稻新品种已达 44 个,审定区域包括广东、广西、福建、云南、湖南、湖北和四川等省(区),这些品种均表现出优质、高产稳产、适应性强的特点,充分体现了广 8A 作为水稻“广东芯”的作用,并作为试验材料广泛应用于栽培、生理等基础理论研究。其中,以广 8A 配组选育的广 8优 165、广 8 优金占、广 8 优 2168 组合,在省级区试中均呈现丰、抗、优高度协调性,并连续 4 年被遴选为广东省农业主导品种,从 2017 年至今,在广东累计推广面积达到 26 万 hm2 以上,在华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具有极其重要的生产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