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71篇 |
免费 | 13篇 |
国内免费 | 100篇 |
专业分类
农学 | 144篇 |
基础科学 | 3篇 |
22篇 | |
综合类 | 208篇 |
农作物 | 201篇 |
植物保护 | 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39篇 |
2022年 | 42篇 |
2021年 | 39篇 |
2020年 | 18篇 |
2019年 | 21篇 |
2018年 | 14篇 |
2017年 | 19篇 |
2016年 | 16篇 |
2015年 | 12篇 |
2014年 | 21篇 |
2013年 | 18篇 |
2012年 | 18篇 |
2011年 | 14篇 |
2010年 | 20篇 |
2009年 | 23篇 |
2008年 | 24篇 |
2007年 | 13篇 |
2006年 | 32篇 |
2005年 | 31篇 |
2004年 | 38篇 |
2003年 | 28篇 |
2002年 | 12篇 |
2001年 | 9篇 |
2000年 | 14篇 |
1999年 | 10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8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3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196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研究秧苗特性不仅与培育壮秧有关,而且亦是华南双季超级稻"动态株型"结构育种需要解决的首要环节.2007年早、晚季在广州,以最近育成的超级杂交稻强优组合天优10号、天优122、五丰优128、特优138、两优培九,常规超级稻品种玉香油占为供试材料.对其秧苗形态特性作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华南稻区早、晚季生态环境下,供试材料间植株高度、主茎叶片数目、单株茎数、叶鞘基部宽度的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这不但证明了以往研究中将这些性状作为华南双季超级稻动态株型育种中秧苗期(大苗)理想形态性状指标的可靠性,而且还完善了华南双季超级稻动态株型育种中秧苗期(大苗)理想形态性状指标,即:早、晚季植株高度分别为35.0~38.9cm和33.5~37.8cm,早、晚季主茎叶片数分别为5.2~5.8片和4.9~5.2片,早、晚季单株茎数分别为1.5~3.0条和3.0~3.7条,早、晚季叶鞘基部宽分别为0.70~0.75cm和0.51~0.59cm. 相似文献
49.
50.
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水稻安全生产关乎食品安全问题。由稻瘟病菌引起的稻瘟病是一种世界性的真菌病害,给水稻生产造成严重损失。相较于药物防治,抗病品种的培育与应用是控制该病害最为经济有效的方法。然而,田间稻瘟病菌群体复杂多样、杀菌剂过量施用、气候环境变化等因素造成小种变异迅速,品种的抗性往往只能维持 3~5 年。稻瘟病菌通过无毒基因的变异产生新的生理小种,逃逸或抑制水稻的免疫系统,实现侵染致病。目前已在稻瘟菌中鉴定出 26 个无毒基因,其中 14 个已被克隆,其在病原菌的侵染、定殖和干扰寄主免疫反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稻瘟菌效应蛋白和水稻抗性蛋白的互作分子机理研究也不断深入。研究稻瘟菌的致病机理及其与水稻互作的分子机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病原菌的作用途径和植物抗病基因响应的免疫反应,以制定更高效、绿色的防治措施。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稻瘟病菌效应蛋白在水稻细胞转运和分泌的过程、效应蛋白与抗病蛋白互作的研究进展和效应蛋白的区域性分布,讨论和展望了当前研究面临的机遇和
挑战,以期为水稻与稻瘟病菌互作的分子机理研究、抗病育种及病害防控策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