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2篇
农学   29篇
  80篇
综合类   176篇
农作物   2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不同施肥对城郊菜地土壤质量、叶菜镉及养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广州市郊菜地土壤质量、叶菜可食部分Cd含量和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75kg N/hm2处理相比,150kg N/hm2处理没有显著提高叶菜产量,且后者叶菜地上部分Cd含量较前者有不同程度提高。N用量为75kg/hm2时,硝酸铵+磷酸二氢钙+硫酸钾配施处理的芥菜和小白菜产量较高,矿质养分含量较高,Cd含量较低,且土壤肥力和质量得到维持。因此,在试验条件下,以硝酸铵+磷酸二氢钙+硫酸钾配施处理且N,P2O5,K2O用量分别为75,21.75,67.5kg/hm2时有利于改善叶菜品质和安全;而精制有机肥可能提高土壤和叶菜可食部分Cd含量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2.
选择位于广东省增城、清远和高州地区的3个稻田试验点,于2008—2012年对稻田磷径流损失进行动态监测。结果表明,稻田径流事件主要发生在早稻季。常规施肥模式下稻田总磷径流浓度为0.02~1.56 mg·L~(-1),11%~18%的径流样品总磷浓度超过地表水Ⅴ类水标准(0.4 mg·L~(-1)),施磷后14 d内降雨易导致稻田不同形态磷浓度出现峰值,具有一定环境污染风险。施磷不同程度增加稻田可溶性总磷径流负荷,对颗粒磷和总磷流失负荷无规律性影响。稻田磷径流负荷时空变化较大,常规施肥条件下可溶性总磷、颗粒磷、总磷年径流负荷分别为0.63~4.05、0.33~2.91、1.10~6.68 kg·hm~(-2)。本地区稻田磷流失系数为0.06%~6.81%,可溶性总磷是稻田磷径流流失主要形态。施肥量和降雨、径流量是影响本地区稻田磷径流损失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33.
为了比较等氮水平下不同有机肥及其与无机肥配施对土壤重金属的钝化效果,通过在0.2 g·kg-1氮水平下单施商品有机肥、猪粪、牛粪、鸡粪和花生麸,及5种有机肥分别与无机肥(尿素+磷酸二氢钙+硫酸钾)配施(N∶N=1∶1)的盆栽试验,研究它们对重金属污染土壤上生菜(Lactuca sativa)生长及其Cd、Pb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有机肥可提高生菜的生物量(商品有机肥单施除外),有机肥单施时,鸡粪处理生菜的鲜重最高,配施时牛粪和鸡粪处理生菜的生物量最大。无论单施或配施,花生麸和鸡粪处理降低生菜地上部Cd含量的效果最好,且鸡粪较好地降低了生菜地上部Pb含量。牛粪和花生麸配施的Pb含量显著低于单施,猪粪和商品有机肥单施的Pb含量显著低于配施,其余单施和配施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因此,鸡粪是5种有机肥中较适合施用于重金属污染菜地土壤的有机肥。  相似文献   
134.
三种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 )技术,研究了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模式下DGGE图谱条带的数量及亮度有较大区别,且有几条特征性条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0—15 cm土层细菌群落的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指数均表现为:“菜稻菜模式”(RVCs) “休闲轮作模式”(FRCs) “蔬菜连作模式”(VCCs);15—30 cm土层细菌群落的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指数均表现为:FRCs RVCs VCCs。UPGMC聚类分析表明,RVCs 处理的细菌群落结构相似性较低。主成分分析表明,对各主成分起分异作用的主要是 RVCs和FRCs;与主成分因子1 正相关程度较高的种植模式为:RVCs和VCCs,与主成分因子2 正相关程度较高的是 FRCs。可见,水稻土细菌群落多样性与种植模式密切相关,这些变化对土壤细菌群落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35.
广东合水水库淤积物直接利用对蔬菜种植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网室盆栽试验,以当地大田土壤为对照,种植辣椒、生菜和油麦菜,探讨广东合水水库淤积物直接农业利用对蔬菜生长、营养元素吸收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库淤积物种植的辣椒、生菜和油麦菜的每盆产量分别为111.25、110.04和115.84g,但均显著低于当地大田土壤种植蔬菜的产量;水库淤积物种植的辣椒果实、生菜和油麦菜植株含水率在78%~82%之间,相对低于当地大田土壤种植的蔬菜含水量;从蔬菜营养元素吸收及品质情况来看,水库淤积物种植的蔬菜氮素吸收量、维生素C含量与大田土壤种植之间差异不明显,而磷、钾、钙和镁元素的吸收量不同程度的低于大田土壤种植,硝酸盐和可溶性糖含量在水库淤积物种植条件下的累积量相对高于大田土壤种植。综合考虑蔬菜产量、养分吸收量和品质情况,合水水库淤积物作为土壤种植蔬菜进行农业资源化利用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要达到当地大田土壤种植条件下的蔬菜产量和更好的蔬菜品质,需要对淤积物进行一定程度的改良后再行利用。  相似文献   
136.
广州郊区菜地氮磷养分径流流失特征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广州市白云区某菜地在天然降雨条件下氮磷养分随地表径流输出的定位动态研究,结果表明:径流量与氮、磷流失量呈显著线性相关。菜地径流流失的氮素以硝态氮为主,雨季期间(4月—7月)其他形态N流失量占总N流失量的比例上升,铵态氮含量一直很低;整个试验期间,TN与NO3--N呈极显著正相关;磷素径流迁移以颗粒态为主。与未施肥对照组相比,菜地常规施肥显著增加N径流流失量,对P未造成显著影响;因而菜地常规施肥对径流水体N富营养化具有较高风险。  相似文献   
137.
酚酸类化感自毒物质被证实是导致连作障碍的重要因素,开发去除酚酸类化感物质的技术有望缓解连作障碍问题。本研究分别采用包覆法和共混法制备生物炭-过氧化钙复合颗粒,结合现代分析表征手段和序批试验,考察复合材料对苯甲酸的吸附-氧化去除行为,并优选适宜的制备方法。进一步通过水培试验,研究复合颗粒缓解苯甲酸对番茄苗期生长抑制作用的效果。结果表明,经过3 h序批反应后,1.5 g/L包覆颗粒和共混颗粒对100 mg/L苯甲酸的去除率分别为82.6%和67.0%。其中包覆法制备所得复合颗粒能更有效地缓冲过氧化钙分解生成的氢氧根离子对溶液pH的影响,从而获得更高的苯甲酸去除率。水培试验结果表明,与苯甲酸胁迫处理相比,添加复合颗粒可显著提高水培番茄幼苗单株生物量、根重、茎叶鲜重、株高、根长、幼苗的根系活力;根系细胞膜透性、叶片丙二醛含量分别下降23.7%和30.4%;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分别提高61.0%和45.6%。本研究制备所得生物炭-CaO2复合颗粒可有效降低栽培介质中苯甲酸浓度,从而减轻酚酸对番茄的生理胁迫,促进幼苗生长。研究结果对作物连作障碍新型消减技术的研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8.
水稻土施钙、硼对花生养分吸收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南方典型酸性土壤施用钙硼对花生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施钙能促进营养物质从营养体向荚果转运调节花生生长、改善花生品质;花生种仁蛋白质含量比对照提高6.95%.单施硼增产效果明显,比对照高3.96%;花生种仁粗脂肪含量提高5.70%.钙、硼配施促进各种营养元素吸收和积累,增产效果显著,达到10.82%;花生种仁粗脂肪和蛋白质含量分别提高7.73%和6.48%.显著改善花生品质.  相似文献   
139.
不同品种荔枝果肉游离氨基酸及香气组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AccQ·Tag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荔枝果肉游离氨基酸,同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提取果肉香气成分,再经气质联用仪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表明:γ-氨基丁酸、苏氨酸和丙氨酸是淮枝、双肩玉荷包、白糖罂和白蜡果肉的主要氨基酸组份;白蜡、淮枝和双肩玉荷包果肉主要含有以烯类、醇类、酯类、醛类、萜类和烷类化合物为母体的香味物质,但香味成分种类及含量有较大差别,形成各自独特的香气风味。  相似文献   
140.
近田间试验研究了淋施腐植酸液体肥对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淋施腐植酸液体肥茶青增产幅度为9.6%~14.8%,淋施腐植酸液体肥具有促进茶芽萌发、增加芽重的作用,对秋茶游离氨基酸和茶多酚含量有较明显的提升作用,并降低茶多酚/氨基酸比值,适宜使用浓度为600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