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4篇
农学   90篇
基础科学   8篇
  63篇
综合类   169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48篇
园艺   5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秸秆覆盖是一项新兴的农田覆盖技术,与地膜覆盖相比较具有蓄水保墒、提高土壤肥力、减缓土壤温度随季节性变化产生变化的优势。探究长期秸秆覆盖对土壤养分、蔬菜产量、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对于设施蔬菜生产具有重要意义。选取连续6年种植越冬茬蔬菜的日光温室,采用番茄—黄瓜轮作方式,设地膜覆盖(CK)、秸秆覆盖2个处理,调查土壤养分含量及蔬菜产量。采用高通量测序方法分析土壤微生物丰度(16S rDNA基因拷贝数)、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分析主要功能种群的丰度在处理间的差异。结果发现,秸秆覆盖处理使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及EC值上升,使pH值趋于中性,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对蔬菜生长发育有利,进一步使蔬菜产量上升;采用塑料地膜覆盖处理,有机质含量基本不变,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上升缓慢,EC值下降,pH值上升。秸秆覆盖处理后土壤微生物的拷贝数达2 305个,地膜覆盖处理达1 985个,经α多样性分析发现,秸秆覆盖处理的Shannon指数达8.9,地膜处理达8.5。β多样性分析发现,地膜覆盖处理、秸秆覆盖处理后的微生物群落种类、丰度均不同,说明多年来的不同覆盖处理改变了微生物群落结构,两者出...  相似文献   
12.
试验研究不同Nisin添加量对凝固型酸奶后酸化的抑制效果。将5、10、15、20、25、30mg·kg-1的Nisin添加到牛奶中,接入发酵剂后经发酵、后熟后制得成品,(4±1)℃贮藏,分别在0、4、8、12、16、20d测定其感官品质、酸度、乳酸菌菌数、粘度的变化。结果表明:Nisin可抑制贮藏后期酸奶的后酸化,添加20~25 mg·kg-1 Nisin抑制效果明显,并使保质期达到16d,比空白组延长了8d,且酸度在整个贮藏期间差异不显著(P>0.05),感官品质良好。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壳聚糖对砂糖橘果实冷害的影响,以1℃贮藏的砂糖橘为对象,对果实进行1.0%壳聚糖涂膜处理,以未涂膜的果实作为对照,研究了壳聚糖涂膜处理对果实贮藏品质和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1℃条件下采用1.0%壳聚糖处理砂糖橘可延缓果实冷害的发生,显著提高果实的好果率,同时可以抑制TSS、TA、Vc含量的下降;1.0%壳聚糖处理砂糖橘果实在低温下保持了较高的POD、CAT和SOD活性,壳聚糖处理抑制了果实MDA含量的上升。由此可见,1.0%壳聚糖处理可以降低砂糖橘果实由于1℃不适宜低温造成的膜脂过氧化,保持果实贮藏品质,减轻果实的冷害症状。本研究结果为减缓砂糖橘果实冷害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以大豆、木耳为原料,以葡萄糖酸-δ-内酯(GDL)为凝固剂,研究了木耳内酯豆腐的加工工艺,并以产品的凝固状态、弹性、质地、风味、口感等感官特性为产品品质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豆浆浓度、木耳添加量、葡萄糖酸-δ-内酯添加量对木耳内酯豆腐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和水的质量比为1∶5,木耳质量分数为5%,葡萄糖酸-δ-内酯质量分数为0.3%时,木耳内酯豆腐具有良好的凝固效果,且口感细腻、弹性强。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冰温贮藏对不同产地玉露香梨挥发性有机物影响的差异性,采用气相离子迁移谱技术对山西省3个产地(隰县、原平、清徐)玉露香梨贮藏前后的挥发性有机物进行分析,以期为提升贮后果实风味品质提供数据参考。结果表明:通过气相离子迁移谱检测出玉露香梨采后主要挥发性有机物有酯类、醛类、醇类、酮类、酸类、呋喃类及其他未定性物质;其中酯类、醛类物质的相对含量占比达38.31%~39.10%。3个产地玉露香梨采后特征风味物质分别为:隰县玉露香梨为丙酸乙酯、丁酸乙酯、乙酸丙酯、(E)-2-己烯醛、2-甲基丙醛、壬醛等,原平玉露香梨为丙酸己酯、乙酸戊酯、丁酸己酯、己醛、3-戊酮、正己醇等,清徐玉露香梨为2-甲基丁酸甲酯、丁酸乙酯、乙醇、3-戊酮和异丁酸等。冰温贮藏后,3个产区玉露香梨果实的酯类物质含量有不同程度下降,醛类、醇类和酮类物质含量增加。其中隰县玉露香梨醛类物质相对含量较高,清徐玉露香梨酮类物质相对含量较高。根据风味物质的主成分分析,可将贮藏前后及3个产地玉露香梨进行有效区分。  相似文献   
16.
利用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动物蛋白酶、酸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分别在各自最适条件下对羊骨进行酶解,以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和藤黄球菌为供试菌种,以抑菌性为指标,对7种酶作用下所得酶解产物的抑菌性进行评定,以选出水解最佳用酶。结果表明,在各自最适条件下,胃蛋白酶酶解产物(pH值为3.0,37℃,底物质量浓度0.2kg/L,酶添加浓度2000U/g,作用时间6h)的抑菌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近年来大久保桃果实采后生理与贮藏特性,重点阐述了目前国内外有关大久保桃果实采后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保鲜技术主要包括物理保鲜技术(如贮前热处理、间歇升温处理、气调贮藏)和化学保鲜技术(如涂膜、水杨酸、钙处理、乙醇处理)。  相似文献   
18.
为了明确拮抗酵母卡利比克迈耶氏酵母Meyerozyma caribbica对果实采后病害的抑制效果及其对毒素的降解机制, 本文研究了卡利比克迈耶氏酵母结合辅助因子褐藻寡糖(alginate oligosaccharide, AOS), 对草莓、梨、苹果、番茄的青霉病、灰霉病和黑斑病的抑制效果, 以及拮抗酵母不同处理液对展青霉素(patulin, PAT)体外降解的机制。结果表明, 浓度为1×108 cfu/mL的M. caribbica可有效抑制草莓、梨、苹果青霉病, 草莓、番茄、葡萄灰霉病以及番茄、梨、葡萄黑斑病的发生, 添加5 g/L的AOS能显著增强M. caribbica的抑制效果; M. caribbica发酵液可以有效降解苹果伤口处的PAT, 处理后8 d其降解率为30.35%, 经AOS诱导后, 其对PAT的降解效率达到39.15%。体外条件下, 接种M. caribbica后27 h可将10 μg/mL的PAT完全降解; M. caribbica主要是通过活细胞代谢降解PAT, 同时AOS可显著增加M. caribbica 的降解能力, 说明卡利比克迈耶氏酵母是一株生防潜力较好的菌株, 本研究为该生防菌株的进一步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技术对赤霞珠和霞多丽果实中的挥发性物质成分进行分析测定,研究不同栽培模式下成熟果实中的主要挥发性组分差异。结果表明,厂字形和扇形2种树形的葡萄果实中的挥发性物质成分种类大致相同,而含量差异较大;对于霞多丽自根苗,厂字形果实中种类多,醇类物质含量高,扇形果实中醛类物质含高;对于赤霞珠自根苗,扇形果实中醇类物质和醛类物质种类、含量皆优于厂字形;对于厂字形赤霞珠,嫁接苗中挥发性物质种类多于自根苗,醇类、醛类物质含量亦高于自根苗。醛类物质是葡萄果实中主要的挥发性成分,己醛、己-2-烯醛是含量最高的醛类物质,2种物质皆在扇形果实中含量较高,赤霞珠嫁接苗中己醛含量高于自根苗,己-2-烯醛含量低于自根苗。综上所述,扇形以及嫁接SO4砧木有利于酿酒葡萄挥发性物质的积累。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