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6篇
农学   12篇
  2篇
综合类   32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1.
芦苇醋液在林木扦插育苗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自制的芦苇醋液经过复配,在林木扦插育苗上应用,确定了醋液对林木扦插育苗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以复配4号醋液400倍液配制IBA500mg/kg浸泡腺齿蔷薇、毛核木嫩枝,可促进幼苗生长和根系的萌发和生长。  相似文献   
22.
介绍了枸杞新品种宁杞6号选育研究概况。以宁杞1号为对照进行的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宁杞6号树体生长势旺盛、发枝条数多,果粒大、产量高,营养成分含量高,遗传性稳定;宁杞6号为部分自交亲和植物,异交需要授粉者。介绍了宁杞6号的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3.
长柄扁桃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固沙植物和生态能源植物,具有很好的开发利用前景。为解决长柄扁桃播种繁育技术,本试验以当年生长柄扁桃种子为试验材料,对长柄扁桃种子基本特性及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下种子萌发和生长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柄扁桃带壳种子百粒重为33.38 g,含水量为5.23%;去壳种仁百粒重为11.42 g,含水量为4.37%。长柄扁桃种子自然发芽率较低,破壳后的长柄扁桃种子用900 mg/L的赤霉素处理,能有效打破其种子休眠,提高种子萌发率。同时,900 mg/L的赤霉素对长柄扁桃生长有明显的影响,能促进其株高生长,增加生物量。  相似文献   
24.
以‘普里旺斯’番茄、‘下红飞’彩椒为试材,以芦苇为材料制得醋液,并与含N、P、K、Mg、Fe元素的无机肥复配,研究不同配方的芦苇醋液稀释800倍后在番茄和彩椒栽培上的喷施使用效果。结果表明:醋液及不同配方的复配醋液均有明显促进2种蔬菜生长发育(株高、地径、叶片和果实)和提高产量的作用,且以醋液中含有N、P、K和Mg元素的作用效果最明显,可以分别提高番茄和彩椒产量20.60%和34.50%。  相似文献   
25.
四川扁桃是一种具有良好经济和生态价值的灌木树种,开发利用前景广阔。以四川扁桃一年生嫩枝切段为试材,采用外植体芽诱导的方法,研究不同培养基对四川扁桃组织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合四川扁桃外植体芽诱导培养基为MS+6-BA 0.8mg/L+IAA 1.5mg/L+NAA 0.01mg/L+蔗糖30g/L+琼脂7g/L,分化培养基为MS+6-BA 0.4 mg/L+IAA0.8mg/L+NAA 0.01mg/L+蔗糖30g/L+琼脂7g/L,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 0.5mg/L+蔗糖30g/L+琼脂7g/L。  相似文献   
26.
不同方式有机物料处理对沙化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宁夏银川腹地的沙化土壤为试材,使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法(DGGE),以不做任何处理的土壤为对照(CK),研究了添加杨树碎片、杨树碎片+柳树树枝覆盖、树枝混合粉碎材料覆盖的3种有机物处理方式对沙化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处理均不同程度改变了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群落结构的丰富度大小依次为树枝混合粉碎材料覆盖杨树碎片+柳树树枝覆盖CK添加杨树碎片;聚类分析结果显示,CK和树枝混合粉碎材料覆盖,添加杨树碎片和杨树碎片+柳树树枝覆盖分别被聚类到一起,相似性分别是63%和67%;并且分离鉴定出了与降解有机物料相关的菌(Kocuriasp.NEAU-ST5-33)相似性为96%的菌。  相似文献   
27.
为了研究湿地植物生理生长特性变化及其对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选择芦苇、千屈菜、扁秆藨草、水葱和长苞香蒲5种湿地植物进行污水净化试验.通过测定植物生理生长参数和污水中CODCr、TP、NH4+-N的去除效果,评价湿地植物对污水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污水处理5种植物光合生理参数、Fv/Fm值、株高和生物量净增长高于清水培养,其中长苞香蒲、水葱和芦苇7月的净光合速率、Fv/Fm值及叶绿素含量均高于清水培养,且差异显著(P<0.05);5种湿地植物对污水中CODCr、TP和NH4+-N都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各试验水体中CODcr浓度由192 mg·L-1降至8~19 mg·L-1,总磷浓度由1.46 mg·L-1降至0.04~0.15 mg·L-1,NH4+-N浓度由1.26 mg· L-1降至0.01~0.1 mg·L-1.研究得出,污水处理植物的生理生长特性优于清水培养植物,5种湿地植物对污水中CODCr、TP和NH4+-N去除效果明显;综合各参数来看,长苞香蒲、水葱和芦苇可作为人工湿地净化污水的优先选择,其次为千屈菜和扁秆藨草.  相似文献   
28.
为了探讨黄花补血草的耐盐机制,利用石蜡切片法和光学显微镜法,从植物解剖学角度对黄花补血草营养器官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叶片和茎表皮细胞排列紧密整齐,分布着典型的耐盐结构盐腺。此外,其外切向壁增厚,表皮外有很厚的角质层,有利于减少蒸腾,根部维管组织比较发达,这些加强的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和同化组织间接地提高植物的抗盐能力;黄花补血草在长期适应过程中,盐腺的分布和发达的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和同化组织是提高其抗盐能力的基础。  相似文献   
29.
2个宁夏枸杞新品种花蕾物质代谢水平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进一步揭示宁夏枸杞新品种‘宁杞6号’和‘宁杞8号’花蕾发育的生理生化机制,研究了‘宁杞6号’和‘宁杞8号’不同发育时期花蕾中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游离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宁杞6号’花药发育中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含量高于‘宁杞8号’,游离总氨基酸低于‘宁杞8号’,‘宁杞6号’和‘宁杞8号’花药发育过程中花蕾中的可溶性糖、游离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变化规律不同,游离脯氨酸变化规律相同,四分体发育时期后‘宁杞6号’花蕾的可溶性蛋白代谢比‘宁杞8号’活跃。可溶性蛋白代谢异常可能与‘宁杞8号’花少、代谢较为缓慢有关。  相似文献   
30.
芦苇对人工盐碱湿地中Na+的吸收与转运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芦苇为材料,通过构建人工盐碱湿地研究芦苇对Na~+的转运特征及Na~+在湿地系统中的分布特征。实验设置4个处理,CK、T1(浇灌100 mmol·L~(-1)的盐水)、T2(浇灌200 mmol·L~(-1)的盐水)及T3(浇灌300 mmol·L~(-1)的盐水),于不同时间测定各处理下芦苇地上及地下部分Na~+与K~+含量,计算Na~+/K~+及二者的转移系数,从而分析湿地盐分对芦苇体内Na~+、K~+平衡的影响及芦苇对Na~+的转运特征;测定土壤及水体中Na~+与K~+的含量,计算去除率,分析芦苇对湿地的脱盐作用。结果显示:与CK相比,高浓度(T3)Na Cl处理使芦苇地上及地下部分Na~+含量最终分别增加了6.09倍和1.61倍,地上及地下部分K~+含量分别降低了26.88%和18.10%。地上部分Na~+/K~+随处理时间逐渐升高,地下部分则相反。CK及T1的Na~+转移系数为0.30~0.86,随处理时间延长而减小;T2及T3的Na~+转移系数为0.51~0.91,随处理时间延长而增加。芦苇对处理组土壤Na~+及K~+的去除率分别为11.0%~13.4%和3.8%~9.8%,对处理组水体Na~+及K~+的去除率分别为42.7%~51.6%和6.8%~74.2%。研究结果表明,盐胁迫会影响芦苇体内的Na~+、K~+平衡,芦苇能有效地吸收Na~+,将Na~+从植物地下部分转运到地上部分。芦苇对湿地具有一定的除Na~+脱盐作用,且高浓度Na~+的存在会影响芦苇对K~+的吸收及去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