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4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88篇
林业   48篇
农学   66篇
基础科学   295篇
  128篇
综合类   500篇
农作物   31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42篇
园艺   40篇
植物保护   4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111篇
  2007年   154篇
  2006年   152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汽油机HCCI燃烧过渡过程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可变气门机构使部分残余废气留在缸内,是实现汽油机HCCI燃烧的切实可行的方法,然而多气门参数的调节又给燃烧控制增加了难度.本文通过试验,研究了全可变气门机构中4个控制变量对汽油机HCCI燃烧过程的影响,并对过渡过程中发动机负荷相对于各控制变量的动态响应时间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实现HCCI燃烧过渡过程的快速响应,应当采用适当的控制参数的耦合策略.试验结果表明,进、排气门相位的对称性原则和气门升程的同步性原则可以简化耦合策略,并改善IMEP的过渡响应.这一结果为4VVAS-HCCI汽油发动机过渡过程控制策略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2.
基于能量守恒原理,推导了基于0℃贮运条件下剩余贮藏期的计算式.结合现有的实验数据,在0~20℃范围内,得出了8种蔬菜贮藏期与贮藏温度之间的关系式和在0℃贮运条件下的贮藏期预测方程.经过芹菜在0、2、4、6和8℃的储藏实验证明,理论推导出的贮藏期与实验所得贮藏期相差时间不超过2d.并综合信息无线发送技术,开发了具有库存管理功能的果蔬贮藏期预测器,实际运用结果表明,预测结果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53.
王建伟  陶飞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17):155-158
近红外光谱技术作为一种快速、高效、无损的分析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农产品检测领域.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可有效实现农产品营养成分和质量安全的检测,亦可用于农产品产地溯源和作物育种.该文综述了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农产品检测中的应用现状,并对其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4.
新型水土流失监测装置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钎法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水土流失监测方法,但是传统测钎法难以适应复杂监测地形,缺乏专门测读装置,还会产生较大监测误差,需要对其加以改进.以颐和园万寿山山体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山体特征和文物分布状况,选定18块监测场地,发明单钎多点式测读装置,选用改进的测钎法对水土流失进行监测.结果表明:1)18块监测场地考虑了土壤、坡度、植被等因素的差异,可以全面反映万寿山水土流失状况;2)单钎多点式测读装置有效降低了测钎埋点环境条件、测读方式等客观和主观误差,提高了测钎法水土流失监测结果的准确性;3)监测期间,万寿山平均土壤流失值在-3 mm~ +1 mm范围内.说明新型水土流失监测装置是可行的,所用水土流失监测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可供其他类似工程借鉴与应用.  相似文献   
55.
三氯乙烯共代谢生物降解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室内培养试验方法,研究了三氯乙稀(TCE)共代谢对生物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作为能够支持TCE共代谢的生长基质之一的甲苯的初始浓度对TCE的生物降解影响很大,在TCE对甲苯的物质浓度比为1:23、1:115和1:230的实验中,分别有60%、95.44%和64、3%的TCE被降解了。在第二种浓度比下,TCE和甲苯的降解速率最快,降解程度最为彻底。另外,在TCE和甲苯的降解曲线中观察到了曲线振荡现象,并且两者浓度比越接近于1,其振荡越为严重。  相似文献   
56.
剩余污泥超声破解性能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超声波技术破解人工配水条件下培养的污泥,研究了超声破解含固率为0.5%与1%污泥的性能,并比较了超声破解2种含固率污泥的效果。结果表明,在一定声能密度下,SCOD增加值随时间延长线性增长。即在一定试验时间范围内,污泥破解反应相对于时间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但是,在较高声能密度与较低污泥浓度下,SCOD增加值随时间延长不再呈线性增长趋势,而是随超声作用时间的延长,增长速度减缓。在相同比能耗下,破解含固率为1%污泥的SCOD增加值明显大于含固率为0.5%污泥值。若后续污泥处理工艺采用厌氧消化技术,则推荐破解含固率为1%的污泥。超声破解污泥后,污泥温度会升高,相同声能密度下,破解两种不同含固率污泥的温度升高值相近。  相似文献   
57.
多变环境下基于多尺度卷积网络的猪个体识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实现复杂多变环境下非接触式猪个体身份识别,提高畜牧行业的生产效率。【方法】以猪舍环境下猪的脸部图像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在多变环境下的猪个体身份识别模型。利用改进的多尺度网络结构,该模型实现了深度和宽度的扩展,网络深度达到了86层。网络不仅使用了对称和非对称的两种方法拆分卷积核和多通道的方法并行提取猪脸特征,还利用网络融合技术和Batch Normalization结构过滤掉通道中的冗余信息。避免了深层网络参数激增,增强了模型对猪脸特征的提取能力并提高模型的识别速度。利用预处理后的11 695张猪脸数据集训练并验证模型,通过设置7组不同环境下的对比实验,分析改进的模型在复杂环境下的识别效果。【结果】86层的基于多尺度分类网络的识别模型权重大小和每轮样本的训练时间分别为498.4 M和66 s,比16层的VGG网络权重小1140 M,每轮训练速度快8 s。利用7组测试集的对比实验的结果表明,提出的模型在7种环境下的识别率都高于其他网络,尤其是在真实养殖环境下识别率高达99.81%。当猪脸图像中出现遮挡和旋转的情况时,提出的模型识别率皆高于92%。【结论】提出的针对脸部特征的猪个体身份识别模型是有效的,并在多变环境下具有较高的识别率和鲁棒性,为实现一体化管理及追踪溯源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8.
大多数现有的多目标进化算法 (MOEA- Multiobjective Evolutionary Algorithm )都是基于 Pareto机制的 ,如 NPGA (Niched Pareto Genetic Algorithm ) ,NSGA(Non- dom 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 )等。这些算法的每一个循环都要对种群中的部分或全部个体进行排序或比较 ,计算量很大。文中介绍了一种基于变权重线性加权的 Pareto轨迹法 - WSTPEA(Weighted Sum Approach and Tracing Pareto Method) ,该算法不是同时求得所有可能的非劣解 ,而是每执行一个循环步骤求得一个非劣解 ,通过权重变化次数控制算法循环的次数 ,从而使整个种群遍历 Pareto曲线 (面 )。文中给出了算法的详细描述和流程图 ,并且对两个实验测试问题进行了计算 ,最后对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9.
崔晓晨  刘宾 《山东林业科技》2011,41(4):92-93,118
“里院”是青岛老城一种特有的居住形式,文章运用图底理论,行为场所理论这些当代城市设计的基础理论,对里院街区空间和里院街区开敞空间进行了分析。保护里院街区空间也不应仅仅停留在物质形态,重点也是要考虑居民的需求,以尊重他们的行为方式作为前提,在此基础上提高他们的生活品质。  相似文献   
60.
为了明确主栽的大白菜以及大白菜育种材料与根肿菌生理小种之间的抗性关系,以现有4,7,10和11号生理小种为菌源,用注射法进行接种,对25份供试大白菜材料进行抗病性鉴定,同时利用分子标记检测供试材料中所含的根肿病抗性位点。结果表明:供试大白菜中,山地王2号等8份试材对4个生理小种都表现抗病,德高CR117等7份试材对4个生理小种都表现感病,C1等4份试材对2个生理小种感病,华抗301等6份试材只对4号生理小种感病;所有试材均含有Crr1抗病位点,德高CR117等11份试材含有Crr2抗病位点,仅在京春CR3中检测到Crr3抗病位点,除德高CR铁甲1号和大地CR118外,其他试材中均检测到了CRk抗病位点,有21,16份试材中分别检测到抗病位点CRa和CRb,而CRc抗病位点仅在星光和CR75中存在。总之,不同大白菜材料对同一生理小种抗性反应不同,同一个材料对不同生理小种的抗性反应不同;所有生理小种中4号生理小种最强,其次为7号生理小种;大白菜材料抗病位点多一定抗病性强;Crr1抗病位点对材料抗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