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4篇
基础科学   6篇
  13篇
综合类   50篇
水产渔业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选择了一个下垫面受人类活动影响剧烈的研究区域——海河干流流域作为研究对象,在综合考虑多种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复杂的模型进行简化,形成一种基于"源-汇"框架以及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流域面源污染快速评价模型,旨在为水环境管理者提供一种快速甄别流域面源污染潜在风险的方式,为贫数据研究区域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根据1986—2014年天津市大气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分析主要污染物浓度变化和大气环境质量现状。采用主成分分析和线性回归相结合的方法,从经济、产业、自然等方面筛选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因素,建立指标体系,对主要污染物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二氧化硫和烟尘排放量是大气环境质量最直接的影响因素;产业结构、能源消费、城市化发展等通过影响污染物排放,进而对大气环境质量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3.
生物炭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生物炭含碳量高,具有较大的孔隙度和比表面积,是天然的吸附材料,其吸附性能高、成本低廉,具有改良土壤、增加碳汇、修复环境污染等功能,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领域。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生物炭复合材料的制备,将生物炭与其他材料组合,利用物理、化学方法合成具有新性能、新结构的材料,提高吸附材料的性能。通过综述生物炭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表征方法以及其在污染治理方面的应用,阐述了生物炭及其复合材料对水体和土壤中污染物的修复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将来研究高效生物炭吸附材料的重点和方向,以期为生物炭的大规模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就生态农业建设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为调查河流系统中六氯苯(HCB)在悬浮底泥与水体间的迁移规律,采集大沽排污河12个站位的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吸附-解吸规律的研究.首先进行了沉积物中HCB解吸释放实验研究,结果表明:HCB释放规律符合快、慢2段1级动力学模型,快速和慢速释放部分所占的质量分率f1,f2分别为34.1%和65.9%;快速和慢速释放速率常数k1d,k2d分别为0.125 3 h-1和8.0×10-4h-1.进而.根据HCB解吸规律建立了水系中污染物在悬浮底泥与水体间的吸附-解吸动力学模型,经过吸附-解吸动力学分析,揭示出HCB在不同环境介质间的迁移过程.悬浮颗粒物浓度是HCB吸附-解吸时间响应的重要影响因素.悬浮底泥浓度为0.05 g·L-1时,500 h水体中溶解相HCB浓度仍在增大.而悬浮底泥浓度为2.5 g·L-1时,10 h后各相浓度变化就已经不明显.模型分析结果可解释许多文献报道同一种有机污染物吸附一解吸平衡时间从几小时到几个月的巨大差异.  相似文献   
16.
孙凌  阚元卿  尚志丹 《安徽农业科学》2013,(18):7901-7903,7908
[目的]探讨不同氨氮浓度对水蕹菜生长特性的影响。[方法]通过在营养液中设置不同氨氮浓度(0、0.1、0.5、1.0、5.0、10.0、50.0 mg/L),对优良的水面培植作物——水蕹菜扦插苗展开培养,研究其各项生长指标对氨氮浓度变化的响应及其对氨氮的吸收利用。[结果]氮素缺乏导致水蕹菜植株增高减缓,叶片黄化,分蘖受抑。当氨氮浓度超过0.5 mg/L时,植物快速增高;但超过10.0 mg/L,又会抑制植株增长,根系溃烂,叶片脱落。氨氮初始浓度为1.0 mg/L时,水蕹菜各项生长指标最优,对氨氮净化效率最大,为96.3%。氨氮浓度超过1.0 mg/L时,植株根长偏短,根重偏低,茎叶系统增重明显,总生物量增长状况优于低氨氮处理(1.0 mg/L),但净化效率却随着氨氮浓度的增加而下降。[结论]该研究为鱼虾菜生态养殖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我国海岸滩涂引入大米草的利弊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对大米草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陈述,同时对我国海岸滩涂引入大米草从利弊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对大米草的种植管理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控制黑麦草萌发时的NaCl浓度和温度,研究其幼苗叶片中的抗氧化酶活性、丙二醛和叶绿素含量的变化.研究发现,所测指标对温度和NaCl的综合反应差异很大.适量NaCl对所测指标均有一定促进作用;不同温度条件下叶绿素含量、SOD酶、POD酶和CAT酶的活性随NaCl浓度增大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但各指标对温度反应的差异却很大,20℃时黑麦草的叶绿素含量最高,SOD酶与CAT酶的活性在相同NaCl浓度下,均为10℃>20℃>30℃.POD酶在低NaCl浓度时,其活性为30℃>20℃>10℃,但NaCl浓度大于等于0.9%时,30℃的POD酶活性受抑明显,其活性最低.指示细胞受氧化损伤程度的MDA含量随温度和NaCl浓度的升高而增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两种生物测试法在水质监测与评价中的应用。[方法]分别采用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法和发光细菌法两种常用生物测试方法,测试了不同浓度梯度的重金属(汞、镉、砷、六价铬、铅)、有机污染物(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化学需氧量)溶液及其混合溶液,比较这两种方法在相同污染物和污染浓度下的检测结果,以了解其各自对常见污染物的敏感程度及敏感浓度。[结果]在相同的污染物及浓度梯度下,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法对总汞、镉、总砷和六价铬有反应,对铅、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化学需氧量均不敏感;发光细菌法对大多数污染物均有反应,但对六价铬的敏感度较低。从对污染物的敏感程度和敏感浓度来看,两种方法可以互为补充,发光细菌法优于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法。同时,多种低浓度污染物联合作用的生物毒性不容忽视,生物测试法在对多种低浓度污染物的联合毒性检测方面较常规化学法更为快速、有效。[结论]该研究为生物测试法的相关性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选取海河流域水稻田作为研究对象,在自然降雨条件下通过田间实测方法研究其氮磷元素地表径流流失特征。结果表明,氮磷元素流失率分别为0.7%和0.6%,流失负荷分别为4.77kg.hm-2和2.08kg.hm-2。在详细分析试验结果后,找出影响氮磷地表径流流失量的因素,其中颗粒态氮是农田径流流失的主要形式,并与径流量成明显正向相关,而磷素流失量则受施肥量和径流量双重影响,影响规律较氮素更为复杂,尚需进一步研究。进而得出结论:在北方干旱少雨的气候影响下,地表径流并非海河流域农田种植作物氮磷元素流失的首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