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26篇
农学   21篇
基础科学   6篇
  30篇
综合类   130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83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基于DEM的黄土高原沟谷节点分形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ASTER GDEM为主要数据源,在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提取22个小流域的沟谷节点(channel junctions,CJs),采用计盒、关联维2种方法对比研究CJs分形特征,并讨论其分形的内涵与影响因素;基于CJs分形特征的聚类分析,探讨样区的侵蚀程度差异。结果表明:(1)黄土高原CJs分形特征明显,不同分形方法度量的几何维数变化相同,盒维数大的样区关联维数也大;(2)CJs分形特征与黄土地貌的发育相关,不同地貌类型呈现出不同的分形维数;但2种分形方法度量出的分维值差异均能与地貌类型保持对应,分形维数排序为:黄土梁峁状丘陵沟壑黄土破碎塬黄土梁状丘陵沟壑黄土塬黄土山地黄土峁梁状丘陵沟壑黄土风蚀沙丘;(3)依据CJs盒维数、关联维数对样区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2个样区划分为4种类型,大致对应剧烈侵蚀区、强烈侵蚀区、中度侵蚀区、轻度侵蚀区。研究表明分形方法能较好的刻画黄土高原不同地貌沟谷节点特征,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沟谷侵蚀状况。  相似文献   
92.
为探讨TaAP1-3基因在小麦三雌蕊性状形成中的作用,从小麦三雌蕊近等基因系CM28和CM28TP中克隆得到3个同源基因TaAP1-3a、TaAP1-3b和TaAP1-3c。通过碱基序列、氨基酸序列、聚类及实时荧光定量分析表明,Ta-AP1-3a、TaAP1-3b和TaAP1-3c 基因cDNA 序列分别为1210,1208,1199 bp,ORF分别为825,816,855 bp,分别编码274,271,284个氨基酸残基。 TaAP1-3a、TaAP1-3b 和 TaAP1-3c 与中国春 TaAP1-3的核苷酸序列相似度分别为96.02%,93.1%,93.56%,氨基酸序列相似性高达99%,95%,97%,并且与 A 类基因 TaAGL29、OsMADS15、ZAP1、BM8、EnWM8、TaAP1-3聚集到 AP1/SUQA 亚家族 FUL2类群中。实时荧光定量分析表明, TaAP1-3a、TaAP1-3b 和TaAP1-3c在CM28和CM28TP的3个发育时期的小穗中均有表达,但各个时期的表达量有明显差异。 CM28中主要在二棱期-小花分化期表达,CM28TP中主要在雌雄蕊原基分化期表达。试验分析显示,TaAP1-3a、TaAP1-3b和TaAP1-3c可能具有上述A类基因相似的功能,其表达模式可能与小麦三粒/一粒性状形成相关。试验结果为进一步探讨该基因在小麦三雌蕊性状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3.
选取青竹江陈家坝段水动力特征和河流形态相似的2个区域,利用肩背式电鱼机(800 W,24 V)进行冬季(2012年1月12-17日)采样,用食性同质资源团和鱼类分类多样性方法评价悬浮泥沙对河流鱼类多样性的影响。共采集到鱼类14种,隶属于2目4科14属。鱼类的物种数量和食性同质资源团种类随悬浮泥沙含量的降低而增加,这种变化可能与鱼类的摄食策略差异有关。结果可为认识泥沙对河流鱼类多样性的影响规律,以及预测鱼类群落对悬浮泥沙的响应过程和鱼类多样性保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4.
概述了兴文世界地质公园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提出了生态旅游开发应遵循的原则及开发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究不同品种桑树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其分布规律,为促进桑树的生长发育、提高其经济利用价值和培育更高品质的桑树品种提供参考.[方法]对3个品种桑树(粤椹大10、嘉陵30号和红果1号)根际土壤细菌的16S rDNA序列V3~V5高变区进行PCR扩增,并对PCR扩增产物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土壤中细菌群落多样性及分布规律.[结果]3个土壤样品中共检测出细菌26门76纲88目149科370属.不同品种桑树根际土壤样品中的细菌群落组成和结构存在一定差异,丰富度方面表现为嘉陵30号>粤椹大10>红果1号;多样性方面表现为红果1号>嘉陵30号>粤椹大10.3个品种桑树的根际土壤细菌在门纲目科属水平上的优势菌群及所占比例分别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37.2%)、α-变形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24.3%)、拟杆菌目(Bacteroidales,24.3%)、拟杆菌科(Bacteroidaceae,14.2%)、拟杆菌属(Bacteroides,14.2%);随着分类的细化,不同桑树品种对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和分布的影响越大.[结论]变形菌门在3种桑树根际土壤中均是最优势细菌类群,嘉陵30号桑树品种根际土壤细菌种类最多,红果1号桑树品种土壤细菌分布最均匀.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种类和均匀度可作为桑树差异规模化种植的指标.  相似文献   
96.
吕兴邦 《古今农业》2019,(1):96-107
从微观视角考察垸与市镇的关系或为学界所略。本文依据系统的民国原始档案,发现市镇为垸的内部核心构件,两者互生。垸为市镇的繁荣提供了农产基础,市镇则是垸与外界的物资交换媒介。垸在维持频年的水利运作时,常因市镇占据堤身与之产生纠葛,突出表现在街心过低影响防洪、房主与从商租户相互推诿水利责任等方面。商业的流动性也无法减弱市镇与垸在洪水压力下的共同体本质。  相似文献   
97.
卫万荣 《草地学报》2019,27(2):350-355
种群密度和植被群落结构决定着种群内个体捕食风险水平的高低。警戒时间、警戒频次和警戒距离是评价小型啮齿类动物捕食风险水平高低的三个指标。2017年采用录像法对不同种群密度和植被结构中高原鼠兔个体的捕食风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原鼠兔警戒时间比重随种群密度的增加呈显著下降趋势;高原鼠兔警戒频次随种群密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但警戒频次差异不显著;而高原鼠兔警戒距离随种群密度的增加呈显著增加的趋势。一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高原鼠兔的警戒时间所占比重与植被群落高度和盖度呈显著正相关性,警戒频次与植被群落高度和盖度无显著相关性,而警戒距离与植被群落高度和盖度呈显著负相关性;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发现植被群落高度对鼠兔警戒时间和警戒距离的影响要大于植被盖度。以上结果说明,种群密度越大,植被高度越低,盖度越小,种群内高原鼠兔个体的捕食风险水平就越低。  相似文献   
98.
淮河流域水土流失较为严重,而作为淮河源头桐柏县的水土流失量所占整个流域的比重较大。该文基于桐柏县空间分辨率为30m的数字高程数据,运用Arcgis10.2软件作为处理工具,提取该地区的地形因素(如坡度、坡向、粗糙度等)。研究该区域在同一分辨率下,淮河源头的基本地形地貌特征。结果表明:桐柏县域内地表的坡度和起伏度相对较大,坡向占区域的面积和地表的粗糙度较大,地形地貌破碎程度较高。这些地形特征的获得为该地区的水土流失预防与治理提供依据,也为当地近年来的水土保持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9.
基于DEM的延河流域河网水系分形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以延河流域30m×30m空间分辨率的DEM为基础数据源,在Arc GIS10.2软件的水文分析扩展模块中,通过填洼、计算流向、汇流累积量,设置不同阈值,依次为100,200,300,400…1 600,间距为100,得到16组河网水系提取的结果。采用均值变点分析法,并结合流域实际河流水系形态,确定最佳汇流阈值。在此基础上,利用网格法计算延河水系分维值。结果表明:延河流域分维数为1.042,处于地貌发育的幼年期,该阶段河流深切,地势起伏大,侵蚀剧烈,易造成水土流失。本研究运用分维数对地貌发育阶段进行定量化分析,不仅有助于认识延河流域地貌发育特征,也能为流域加强水土流失保护与治理提供科学合理的指导。  相似文献   
100.
土地利用的变化对水土流失有着重要的影响,近15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明显,同时造成了一些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虽然较轻微但也会在局地影响经济发展。因此,研究上海市的土地利用变化状况对水土保持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经研究发现,上海市近15年来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如下:2000—2015年,研究区总体上耕地、水域、未利用土地和草地面积呈减少趋势,而城乡工矿居民用地、林地面积呈增加趋势,水域面积变化不明显。土地利用类型变化主要为耕地、草地与未利用土地变化为城乡工矿居民用地与林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