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9篇
基础科学   2篇
  6篇
综合类   34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以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甲虫致死黑松为原料,通过SO2催化蒸汽爆破方式对其进行预处理,并对预处理后的原料进行酶水解和乙醇发酵研究,以考察预处理方式结合酶水解对黑松制取乙醇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低的SO2吸收率和原料含水率(干基)影响了预处理效果;水洗对预处理后原料的酶水解效率没有显著的影响;当水解底物质量浓度由20 mg/mL增加到150 mg/mL时,水解率均在42%左右,底物质量浓度的增加纤维素的水解率没有受到显著影响。从发酵结果看,黑松经汽爆预处理后,不进行水洗处理更有利于后续发酵。分步糖化发酵乙醇得率可以达最大乙醇得率的66%,而同步糖化水乙醇得率为55%。由此可见,低浓度SO2催化汽爆预处理低湿度黑松不能得到较好的预处理效果,需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32.
人工林更新对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影响程度与造林方式、树种、整地、林龄、施肥等因素密切相关。针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今后的研究工作需要将对比分析研究、时间序列的研究、重复采样研究和模拟研究4种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开展人工林土壤质量变化机理的研究,以期为科学营造和管理人工林,提高林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3.
理论分析和试验表明,化肥超施将导致土壤退化。采取野外现场数据采集研究和取典型试验区土样带回实验室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对化肥超施造成土壤退化的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试验区化肥超施使得土壤有机质含量和速效磷含量超标,土壤团粒结构差,对于严重超标的土地,作物基本绝收。从近5年试验区作物产量变化可以看出,随着长期化肥超施,作物产量下降,土壤生产能力降低,土壤退化。  相似文献   
34.
黄欢  徐帅  游轻寒  王玉娇  易美桂  梁玉祥 《安徽农业科学》2014,(14):4414+4446-4414,4446
不同采摘季节对铁观音品质影响较大,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是决定茶叶滋味、香气、汤色等品质的重要成分.以不同季节的清香型铁观音鲜叶及毛茶为原料,研究其茶多酚、咖啡碱、游离氨基酸含量随采摘季节变化的特点.结果表明,铁观音由鲜叶加工成毛茶,茶多酚减少率及游离氨基酸增加率由高到低次序均是:夏茶、秋茶、春茶;咖啡碱减少率由高到低次序是:春茶、秋茶、夏茶.不同采摘季节铁观音鲜叶及毛茶的茶多酚、咖啡碱、游离氨基酸含量由高到低次序均是:夏茶、秋茶、春茶.  相似文献   
35.
分别采用顶空进样器和二氯甲烷作为溶剂的固液萃取法提取饲料香味剂中的挥发性成分,再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对挥发性成分进行鉴定。对比两种提取方法所得到的结果差异。结果表明,对于同一种香味剂顶空分析法对于低沸点部分的成分效果更理想,而二氯甲烷萃取法对于高沸点部分的成分分析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6.
不同类型农耕地地气界面热质传递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同一时段不同地区农田的实地考察研究和取样分析,获得地气界面形态及热质传递关系现场数据,使用质量守恒定律研究近地空气湿度与土壤中氮磷钾含量及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地空湿度梯度过大是造成土壤退化的主要原因。土壤中的氮磷含量随湿度梯度的增加有正相关性,钾含量有负相关性,但地表温度较高时,氮的含量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37.
薛洪宝  任小蓉  李晖 《大豆科学》2012,31(3):470-473
为了开发新型富硒功能食品———富硒豆,研究了绿豆和大豆在不同含硒溶液中发芽生长情况。结果表明,20.00#g.mL-1的高浓度硒培养溶液会对绿豆和大豆的发芽生长产生明显毒性,且四价硒毒性更强,表现在四价硒培养的绿豆和大豆发芽率较六价硒低;分别在0~3.00#g.mL-1和0~6.00#g.mL-1的六价硒溶液培养下,绿豆和大豆发芽生长情况基本良好。采用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作外标标准曲线,并测定培养后的绿豆和大豆硒含量,结果20#g.mL-1的高浓度硒溶液培养的豆含硒量最高,为75.0273~102.2612#g.L-1。而在0~6.00#g.mL-1的六价硒培养条件下,绿豆和大豆的含硒量分别为7.5002~69.8483#g.L-1和11.1737~58.3926#g.L-1,且该硒含量范围适合富硒功能食品硒含量标准。  相似文献   
38.
速效氮在土壤中的迁移过程容易受到反硝化作用和生物固定的影响,有效氮不能迁移到植物根部,从而不能被植物充分吸收利用。微生物菌肥通过特定菌株的自身代谢可以改变土壤中氮元素的形态并使之有效化,与普通化肥结合使用可显著提高肥料的利用率。通过4种肥料(黑珍珠、中化56、桂湖45和艳阳天)与微生物菌肥结合使用的对比试验,得到速效氮在土壤中的不同迁移过程。结果表明:与未加微生物菌肥的肥料相比,加微生物菌肥的肥料,速效氮可以快速地迁移到土壤下层。  相似文献   
39.
基于室内一维土柱入渗试验,采用黄壤土表层均匀添加不同含量表层煤纳米-亚微米材料(质量含量分别为0、0.004%、0.020%、0.040%、0.100%),研究了纳米-亚微米级材料对黄壤土的速效钾在重力方向的运移规律。结果表明,纳米-亚微米级材料对黄壤土中速效钾在重力方向的运移有明显影响。在培养时间内,试验组的速效钾含量均保持小幅度平稳变化,无较大波动。纳米-亚微米材料起到了缓释作用。土壤中的钾离子极其容易流失,钾离子迁移主要受水分迁移及土壤胶体吸附作用的影响。添加纳米-亚微米材料的土壤具有较强的保水性和吸附性,使得水分及速效钾大量吸附于此。  相似文献   
40.
研究了酿酒酵母在封闭循环膜生物反应器中的连续发酵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当发酵液中乙醇浓度升高时,细胞比生长率,基质比消耗速率和细胞得率系数都呈下降趋势,当细胞得率减小时产物得率倾向于增加。基于细胞生长和基质消耗的不同的线性抑制动力学模型能较好的描述实验结果。拟合数据表明当乙醇浓度超过66 g/L时,细胞生长受到完全抑制,如果超过82 g/L,细胞不再进行代谢活动消耗基质,这与硅橡胶膜生物反应器内观察到的实验现象相似。在长时间封闭循环发酵系统内,细胞最大比生长速率仅为0.022 h^-1,这可能与长期发酵过程副产物累积对细胞的抑制有关,也说明一定时间后系统达到动态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