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37篇
农学   38篇
基础科学   20篇
  89篇
综合类   140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17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13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基于Landsat系列卫星遥感数据,利用目视解译法提取黄河乌兰布和沙漠段近40 a夏季河道演变特征值,对比分析两岸河道演变特征并分析其变化原因.结果表明:①以乌海水利枢纽为起点,1973-2015年黄河乌兰布和沙漠段左岸堆积面积最大的河段分布在11.5 ~36.7 km处,右岸堆积面积最大的河段分布在61.5~73.1 km处;②1973-2015年黄河乌兰布和沙漠段堆积与侵蚀总面积分别为82.73 km2和5.28 km2,其中1973-1989、1989-2000、2000-2005、2005-2008、2008-2010年和2010-2015年各时期的堆积速率分别为1.52 km2·a-1、2.36kim2·a-1、3.70km2 ·a-1、2.45 km2 ·a-1、1.22 km2·a-1和0.84 km2·a-1.黄河乌兰布和沙漠段整体呈现淤积状态,河道萎缩并向右迁移;③随着石嘴山水文站年均径流量的增大,河岸堆积速率呈逐渐降低趋势,而侵蚀速率变化趋势则正好相反.该研究有利于了解黄河上游沙漠宽谷河段的河道演变特征,为沙漠地区植被恢复及当地环境的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2.
[目的]分析山东省烟台市各区县土地利用结构与能源消耗碳排放的关联测度及其变化规律,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与低碳城市的建设提供科学建议。[方法]基于烟台市1986—2012年各区县的土地利用结构和能源消耗数据,采用碳排放量计算模型,测算出其能源消耗碳排放总量、碳排放强度和人均碳排放量,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测度烟台市各区县土地利用结构与能源消耗碳排放的关联度。[结果]1 1986—2012年烟台市能源消费碳排放总量由3.05×106 t上升到1.494×107 t,增加了3.9倍;2 2012年烟台市各区县土地利用结构与能源消耗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之间关联度最高的土地利用类型为园地,与人均碳排放量关联度最高的用地为交通运输用地;3烟台市各区县土地利用结构与能源消耗关联度较高的分别是园地(0.812 8)、城镇村及工矿用地(0.812 0)、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0.805 9);4 1986—2012年烟台市各区县土地利用结构与能源消耗碳排放关联度较大的地区依次是长岛县(0.980 4)、芝罘区(0.962 4)和莱山区(0.948 0)。[结论]烟台市土地利用结构与能源消耗碳排放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性,土地利用结构与能源消耗碳排放的关联度在空间上存在着差异性。  相似文献   
83.
毛乌素沙地表土粒度特征及其空间变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沙漠化土地表土粒度条件研究对于区域土地利用与恢复以及防控土壤风蚀沙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毛乌素沙地表土粒度测定,采用矩法计算粒度参数,研究毛乌素沙地的表土粒度特征。结果表明:沙地内部各种土地类型的表土粒度主要集中于砂粒段(1000~50μm),含量为41.22%~97.63%,粉砂粒(50~2μm)含量为0—51.61%,黏粒(〈2μm)含量为2.71%~10.38%;半固定沙丘和移动沙丘的平均粒径值分别为145.491和157.563μm,较为接近,处于各种土地类型的较低状态;固定沙丘与耕地的平均粒径值分别为128.782和118.175μm,居于中间状态;草地和林地的平均粒径值分别为94.667和108.819μm,颗粒级配较为细小;土地类型中以移动沙丘的粒度组成最为粗化。移动沙丘和半固定沙丘分选较好,表现出极强的正偏和较尖的峰值;耕地、林地、草地也表现出正偏,但其偏移值较小,峰值也较为平缓。毛乌素沙地不同土地类型间粒度特征值存在明显差异,充分表明不同土地类型受风蚀作用的差异性和风蚀作用的阶段性。从不同土地类型表土粒度的空间变异来看,毛乌素沙地表层土壤平均粒径存在比较明显的由东北向西南逐渐变细的空间变异规律。  相似文献   
84.
以多年月平均NDVI值高于0.1为阈值,对蒙古高原进行“植被区”与“非植被区”的子区域划分。在分析“植被区”植被对降水响应时滞性和“非植被区”陆地表面温度不同数据值与降水量相关性的基础上,子区域分别构建了TRMM3B43降水数据与海拔、坡度、坡向数据、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陆地表面温度(LST)数据的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得到区内2006-2015年每年5-10月1km空间分辨率的月降水量降尺度模拟数据,并利用区内141个气象站点数据对降尺度模拟数据进行精度验证。结果表明:(1)蒙古高原“植被区”植被对降水响应存在时滞性,约为一个月;“非植被区”多数月份白天与夜晚陆地表面温度差(LST_D_N)与降水量的相关性最显著。(2)降尺度模拟数据与气象站点数据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月尺度相关系数为0.83,各站点相关系数介于0.42~0.98。(3)在生长季、月平均尺度上,降尺度模拟数据具有较高精度,其中9月和10月数据精度优于TRMM 3B43数据。降尺度模拟数据整体精度较高,加之对原始数据在50°N以上未覆盖地区的填补以及空间分辨率的提高,可为区内水循环变化、农牧业生产、干旱监测等...  相似文献   
85.
对内蒙古自治区14个样点旗、县(区)所在地基准地价与其影响因子进行相关分析,得出商服繁华度是影响商业地价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城镇基础设施状况是住宅地价的最主要影响因素;城镇基础设施状况和道路通达度是工业地价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6.
本文阐述如何使用统一建模语言动态建模方法为关系数据库的查询操作建模。在建立的框架的基础上可为原子数据库操作建模,进而为更复杂的数据库操作建模。这种方法将为用户和开发者提供对整个系统的1个统一的视角,将UML的强大功能扩展到数据库领域。  相似文献   
87.
内蒙古自治区种植结构模型及现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多元统计分析和灰色系统理论等方法对内蒙古自治区种植结构建立数学模型。进行现状分析,研究粮食生产的制约因素,提出协调种植业结构的建议。为调整和优化粮食生产结构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8.
内蒙古土地利用现状及其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内蒙古自治区东西跨度大,气候区域差异显著,土地资源类型多样,土地利用方式及土地产出水平有自己的特点。利用2000年的TM影像,分析土地利用现状、结构、布局特点,并进行土地经济效益分析,总结出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地区差异显著,产出水平低的结论。  相似文献   
89.
通过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开展节水农业研究,总结出节水型生态农业规划必须遵循的原则和依据,按照这些原则和依据进行规划,才能合理调配和利用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90.
本文以城市地理学理论为基础,借助GIS技术,运用同治年间至20世纪60年代的7个不同时期历史地图,利用扩展强度指数、紧凑度和分形维数等方法,计算同治年间至20世纪60年代包头城区空间形态演变参数,进而定量分析研究区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该时段研究区城市扩展强度指数呈上升趋势,扩展面积逐渐增大,其中1953年—1962年间为扩展最为明显的时期;该时段研究区紧凑度指数波动下降,而分形维数整体上波动上升,反映出城市轮廓逐渐趋于整齐与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