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1篇
农学   16篇
  1篇
综合类   82篇
农作物   74篇
畜牧兽医   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氮肥用量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试验结果表明,氮肥用量在0~200 kg/hm^2的范围内,产量随氮肥用量的增加而提高,氮肥施用量40~240kg/hm^2比CK(无肥区)增产38.90%~169.45%,比只施用磷、钾肥的处理增产16.99%~129.94%.氮肥用量增加,单穴穗数、穗粒数增加;饱满千粒重、混合千粒重和饱满粒率下降.穗颈长、穗长、一次枝梗和二次枝梗数量、着粒密度增加;植株高度、单穴草重、生物产量、谷草比和经济系数提高.适宜的氮肥用量为160~200 kg/hm^2,不仅增产率高,而且其它性状也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42.
经两年不同叶龄插秧对产量贡献度的分蘖挂牌试验结果得出:插秧秧龄越小有效分蘖节位数越少,低节位有效穗数比率越大,各节位的千粒重基本上越高,因此总平均千粒重也高,但有效穗数趋少。插秧叶龄小或大时穗粒数趋于减少。总之,插秧秧龄越小优势3节位节位越低,千粒重高,有利于争取稳产。但平均穴有效穗数和穗粒数少,不利于争取高产。  相似文献   
43.
根据移栽密度和氮肥施用量的试验,分析了水稻生长量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生长量生长呈“S”型的连续动态变化过程,最大生长期生长量占总生长量的66%,可能是作物生长的内在规律。生长量与移栽密度和氮肥施用量分别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6月30日~7月10日生长量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成为当地水稻产量形成的重要时段,利用这一时段的生长量进行产量预测准确率可达99%以上。  相似文献   
44.
玉米穗部性状与产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我院玉米长期丰歉定位试验结果分析得出:玉米穗部性状中秃尖长度年度间波动幅度最大,其次是穗重和穗粒重;产量变异系数为16.3%;玉米穗部性状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与相互制约的连锁关系;穗粗、穗重、穗粒重和百粒重与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秃尖长度与产量呈负相关;玉米穗部性状中穗粗、穗重、秃尖长度、百粒重对产量的直接效应均为正值,其中穗重对产量的直接效应最大,是玉米产量形成的主导因素;穗长与穗粒重对产量的直接效应均为负值。  相似文献   
45.
以PH12TB×通D1279、PHB1M×通D1279、通A6×通D1279、826F×通D1279 4份杂交材料诱导单倍体自然加倍自交结实的DH系第一代种子为研究对象,对其出苗时间进行连续52d的调查,应用主基因+多基因DH群体遗传模型及混合分布方法,对种子休眠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都能够出苗的这一区段,种子休眠性强弱是由4对主基因决定,具有加性和上位性效应,主基因遗传力为99.12%~99.50%。  相似文献   
46.
以15D752×15D435和PH6WC×29 2份玉米杂交F1诱导单倍体自然加倍自交结实穗的穗粒数为研究对象,应用DH群体遗传模型及混合分布方法,对花粉结实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单倍体自然加倍花粉结实力是由 4 对主效基因决定,具有加性效应和上位性效应,主效基因遗传力分别为95.85%和83.67%。  相似文献   
47.
不同盐水比重选种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品种、不同盐水比重选种试验结果表明,选种时的盐水比重大,秧苗素质好,田间生长优势明显,出苗率提高6.9%,增产幅度达2.4%~5.6%。小粒型品种的盐水选种比大粒型品种增产幅度高1.4%~4.7%,晚熟品种比早熟品种增产幅度高1.1%~3.6%。但不同盐水比重选种对米质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8.
[目的]分析水稻抗病初期miRNA及靶基因的表达情况。[方法]运用Affymetrix基因表达谱芯片及miRNA芯片对接种稻瘟菌的水稻进行关联分析,通过分子注释系统平台(MAS 3.0)对差异表达miRNA靶基因的功能进行注释分析。[结果]研究显示表达差异以Fold change绝对值大于1.5倍进行筛选,共筛选到41个miRNA,与靶基因存在调控关系的有25个。[结论]水稻抗病初期存在表达差异的miRNA,一些靶基因在水稻抗病反应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49.
通禾834(通研7号)是由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通过常规系谱选择法选育而成,该品种株型紧凑,分蘖力强,中散穗型,结实率90%以上,千粒重26.5g,全生育期143d,在吉林省属晚熟偏早品种。2004年省晚熟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568.4kg/hm^2,比关东107增产3.0%。适合在吉林省长春、吉林、通化等晚熟稻作区种植。  相似文献   
50.
稻水象甲的扩散原因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稻水象甲是一种危险的检疫性害虫,自1993年迁入我省以来,发生面积扩展迅速,发生程度逐年加重。究其原因,是由于该虫具很强的抗逆性和适应性,且食性庞杂,成虫既可随气流传播,也可随水流传播。而且,该虫还可行孤雌生殖,只要有一头雌虫即可建立种群,很难控制。防治上应提倡采取综合性措施,化防时应倡导群防、联防,统一防治防止扩散,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控制其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