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1篇
农学   16篇
  1篇
综合类   82篇
农作物   74篇
畜牧兽医   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通过田间对比试验研究穗肥追施时间对水稻产量及米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的穗肥追施时间越晚,加工品质越好,而产量和食味品质明显降低。这种趋势以出穗前25d为准,有跳跃式的质的变化.所以为了提高产量和增加食味品质,水稻的穗肥追肥时间不应晚于出穗前25d  相似文献   
122.
通禾834(通研7号)是由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通过常规系谱选择法选育而成,该品种株型紧凑,分蘖力强,中散穗型,结实率90%以上,千粒重26.5g,全生育期143d,在吉林省属晚熟偏早品种。2004年省晚熟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568.4kg/hm2,比关东107增产3.0%。适合在吉林省长春、吉林、通化等晚熟稻作区种植。  相似文献   
123.
通禾835是吉林省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出的水稻新品种。全生育期139 d,需≥10℃积温2 800℃。株型紧凑,分蘖力强,饱满千粒重22.6 g,米质达国标二等食用粳稻品种品质标准。2 a区试平均产量8 846.3 kg/hm2,比对照品种通35增产3.4%。适合在吉林省通化、吉林、长春、辽源等地的中晚熟稻作区种植。  相似文献   
124.
以吉林省通化农科院水稻育种二室选育的28份水稻新品系为试验材料进行产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参试的28份材料中,中晚熟组中C10、C12、C14、C16、C22和C25水稻新品系的产量和综合性状表现突出,可参加吉林省中晚熟组预备试验。C18和C23新品系作为水稻高产、高抗新资源保存。晚熟组中C15、C19和C28水稻新品系的产量和综合性状表现突出,可参加吉林省晚熟组预备试验。C17和C21新品系作为水稻特异性新资源保存。  相似文献   
125.
本文通过连续两年田间试验结果表明:40%Acetochioy·PrometYyne EC每公顷用药量3750~5250克均对后茬种大豆无药害,生长发育正常.而40%乙·阿胶悬剂换茬种大豆临界公顷药量为3750克,超过此药量对翌年种大豆药害严重.  相似文献   
126.
本文通过对吉林省科技厅主持丰欠定位试验项目调查并与历年数据的比较,得出2009年水稻叶片生长则始终低于历年同期0.1-1.6片叶,株高比历年低8.1cm。这是因为2009年6-7月气温较低造成的。为此我们提出了3点后期田间管理办法,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7.
在水稻一叶一心期、幼穗分化期施用新型健晨·微生物菌肥,验证其应用效果。结果表明:苗期施用适宜浓度(5、10倍液)健晨·微生物菌肥,具有促进水稻根系发育、叶片早发,增加光合叶面积的作用。幼穗分化期施用健晨·微生物菌肥5倍液,增产效果明显(4.9%),增产原因是穴有效穗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28.
为促进吉林省水稻优质糯米生产,更新品种,提高糯稻抗性,在多年研究转菰后代材料基础上进行大穗、优质、多抗、高产新品种的选育,针对吉林省中晚熟区及黑龙江省部分地区选育出中晚熟大粒、多抗、高产糯稻品种通糯203。2004年推荐吉林省水稻品种区试试验,于2005年完成区试和生试并通过吉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29.
施生物炭和有机肥对白浆土理化性质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施不同量生物炭(C0、C1、C2、C3)及有机肥(OM)对白浆土理化性质及玉米产量的影响。两年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对照(C0)相比,施15 000 kg/hm2生物炭(C1)对玉米增产不显著,施用高量生物炭(C2、C3)和有机肥均增产,最高增产31.3%,C2与C3处理的产量差异不显著。与常规对照相比,施生物炭可显著提高土壤pH值、有机质、全N、有效钾的含量,且随着施用量增加,提高幅度增加;施有机肥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施生物炭可显著降低土壤交换性H+和交换性Al3+含量,施有机肥对其降低效果不显著。施生物炭以30 000 kg/hm2改良白浆土效果最佳;从经济效益考虑,施用有机肥更适宜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0.
采用2个水稻大粒种质(千粒重超40g)与2个常规水稻品种(千粒重25-30g)进行了籽粒蔗糖合成酶(ss)和磷酸蔗糖合成酶(SPS)活性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灌浆前期强势粒的SS和SPS酶活性高于弱势粒,而灌浆后期弱势粒的SS和SPS酶活性高于强势粒;2)常规水稻品种强、弱势粒灌浆前期SS酶活性高于大粒种质,而大粒种质强、弱势粒灌浆后期的SS酶活性高于常规水稻品种;常规水稻品种强势粒灌浆前期SPS活性高于大粒种质;3)常规水稻品种强、弱势粒SS酶活峰值出现的时间早于大粒种质,供试材料强、弱势粒SPS酶活峰值分别出现在花后10~15d和30~35d。4)SS酶平均活性和最大活性与淀粉含量、淀粉积累最大速率(Gmax)、达到淀粉积累最大速率时间(tmaxG)和平均速率(G)呈正相关;SPS酶平均活性和最大活性与淀粉含量和tmaxG呈负相关,与Gmax和G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