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7篇
农学   29篇
基础科学   1篇
  6篇
综合类   365篇
农作物   31篇
畜牧兽医   19篇
园艺   44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461.
台丝3号是以Ps17-6-5-2-10-8为母本,以Ps39-3-8-4-6-5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丝瓜一代杂种.早中熟,春季播种至始收75 d左右,植株生长势前中后强,分枝性中等;叶片掌状深裂,叶色绿,最大叶长、宽分别为25.5 cm和33.7 cm.主侧蔓均能结瓜,主蔓第7~8节着生第一雌花,雌花节率72.8%,连续结瓜能力较强;瓜皮绿色附深绿细直条纹,瓜条长圆筒形,商品瓜长47.4 cm,横径3.75 cm,单瓜重282.3g;果肉白绿色、较致密,口感较糯带清香,品质佳,VC含量高.抗霜霉病、中抗病毒病,高抗枯萎病.产量可达82 500 kg/hm2以上.适宜在浙江省种植.  相似文献   
462.
甬优12对N、P、K养分需求规律及施肥效应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明甬优12对N、P、K养分的需求规律和互作机制,明确肥料施用量与产量的关系,充分发挥甬优12的增产潜力,采用“3414”试验设计对其N、P、K养分需求效应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甬优12施用N、P、K后一般可增产20%以上,对N、P、K养分需求呈幂次函数变化规律,并且N+P+K(M)整体维度需求量明显大于N、P、K单维度需求量之和,其数学模型分别为Y=-0.7744N2+18.565N+510.01(r=0.9634*),Y=3.0931P2-8.6161P+604.66(r=0.9999**),Y=-3.3975K2+35.733K+521.45(r=0.9841*);Y=-0.1239M2+8.4834M+489.36(r=0.8010**)。通过对上述模型和通用N、P、K比例分析,甬优12对N+P+K组合互作最佳需求量为34 kg/667 m2,即纯N 14 kg、P2O57 kg、K2O 13 kg,其超高产栽培应在整体维度最佳需求量模型的基础上,加大有机肥配套和微量营养的合理促成,以健全群体与个体的关系,推动攻大穗、保多穗的超级栽培预期实现。  相似文献   
463.
掌叶覆盆子生物学特性及花粉活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掌叶覆盆子(Rubus chingii Hu)的开花物候期及花粉生活力进行观察,并对其花粉的贮藏条件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掌叶覆盆子开花期为3月中旬,花期长19~20 d;每个花序有花1~3朵,其中80%以上为1朵;花瓣5瓣、白色、花冠直径4.60~4.98 cm。在25 ℃和5 ℃贮藏条件下花粉活力变化较为一致,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花粉生活力呈快速下降趋势。贮藏温度较低时(-5 ℃以下)花粉的生活力下降缓慢。在25 ℃和5 ℃条件下保持掌叶覆盆子花粉活力大于40%可保存3 d,在-5 ℃条件下可保存15 d,在-18 ℃条件下可保存30 d。  相似文献   
464.
以甬粳13 54/丙13 07和甬粳13 54/丙04 08(分别编号F2 17和F2 19)2个水稻粳粳交F2代为试验材料,通过改变培养基中碳源、有机营养物、激素、活性炭等成分配比,建立一套适用于本生态区粳稻育种材料的花药培养体系。结果表明,M8+6%麦芽糖+2 mg·L-1 2,4 D+05 mg·L-1KT+1 mg·L-1 NAA+100 mg·L-1脯氨酸+500 mg·L-1谷氨酰胺+100 mg·L-1水解酪蛋白为诱导培养基效果较好,2种材料的花药诱导率分别为556%和1274%;分化培养基中KT∶6 BA=1∶4时可促进愈伤组织萌发出更多的绿点,绿点率可达4742%。另外无论是愈伤组织诱导率还是绿点萌发均显示F2 19的花药培养效率高于F2 17。  相似文献   
465.
进行嘉禾优555播种期和移栽期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适期移栽的产量较高,超龄移栽,产量较低。在金华地区嘉禾优555作连作晚稻规模机插种植时,应选择分期播种,早播条件下,以秧龄25~30 d移栽为宜;迟播条件下,以秧龄20~25 d移栽为宜,为保证安全齐穂,移栽期以7月25日前为宜。  相似文献   
466.
试验结果表明,用更巧拌种剂拌种,杂交水稻的出苗率和成秧率均降低,尤以成秧率的降低幅度更大,甬优538品种的成秧率为665%,比未拌种对照(724%)降低59百分点;中浙优8号的成秧率为685%,比未拌种对照(720%)降低35百分点。  相似文献   
467.
摘要: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50 g·L-1双炔酰菌胺悬浮剂对红香芋疫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1 500倍液在芋头疫病发生初期6月25日,发生盛期7月12日用药2次,末次药后23 d 的防效达793%,极显著优于常规用药,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468.
苯醚甲环唑·丙环唑30%乳油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剂量、不同施药次数的苯醚甲环唑.丙环唑30%乳油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效果。结果表明:苯醚甲环唑.丙环唑30%乳油对水稻纹枯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药效随用药量加大而显著上升。其中末次药后14 d苯醚甲环唑.丙环唑30%乳油300 mL.hm-2的防效达83.13%,与对照药剂苯醚甲环唑10%水分散粒剂450 g.hm-2和丙环唑25%乳油450 mL.hm-2的防效相当,且安全性较好,因此可以在生产上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69.
烯肟·戊唑醇20%悬浮剂防治早稻稻瘟病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戊唑醇·烯肟菌胺20%悬浮剂对水稻稻瘟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末次药后15d 150g a.i./hm2的防效达80.96%,与对照药剂三环唑20%可湿性粉剂300g a.i./hm2的防效相当,比对照药剂烯肟菌胺5%乳油150g a.i./hm2和戊唑醇25%可湿性粉剂150g a.i./hm2的防效高出5.67%和10.13%,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470.
台早518是浙江省台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与温岭市种子站和临海市种子站协作育成的早籼稻品种。表现中熟,高产、稳产,中抗稻瘟病,后期转色好,粒圆形,直链淀粉含量高,适应性广,适宜浙江省作早稻种植。2009年10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