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18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39篇
  6篇
综合类   103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20篇
畜牧兽医   50篇
园艺   19篇
植物保护   20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邹淑珍  李良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328-19329,19392
建设生态城市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其最终目标是改善城市的居住环境。首先探讨了生态城市的概念和内涵,然后以南昌市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生态城市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南昌生态城市建设的对策,以期为南昌城乡居住环境的改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2.
文章通过对园林植物的栽植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分析后,提出了栽植密度、栽植时期、定植等几方面的问题,最后文章提出了园林植物栽植的主要解决对策,包括适当增大栽植密度、合理适度施肥、合理安排定植时期与方式、适地适树。  相似文献   
23.
铜是人和动物体内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通常情况下,每千克饲料中含3~6mg铜即可满足猪的需要。自从英国学者Braude首次发现在饲粮中添加高剂量铜对青年猪有促生长作用以来,使用其作为猪的促生长剂的现象已相当普遍,也是动物营养界的一个热门研究课题。在猪饲料中,铜大多以硫酸铜的形式添加,由于铜是不可降解物质,代谢后90%以上从粪便中排出体外,污染环境。为了解仔猪全价饲料中铜的使用现状,笔者对某市市售的部分仔猪全价饲料进行铜含量的测定。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2005年11月随机抽取某市市售的38个仔猪全价饲料样本。1.2测定项目主要测…  相似文献   
24.
刘新平 《中国家禽》2005,27(24):40-41
对于集约化养禽业,在疫病的诊断上要体现“准”和“快”。家禽传染病的常规诊断方法虽然具有许多优点,但其费时、敏感性低、繁琐、漏诊、误诊的缺点也同样明显。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不断应用和发展,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如核酸杂交技术、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核苷酸序列分析和基因芯片等,将在禽病的准确、快速诊断中扮演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25.
江西省陆生脊椎动物编目——Ⅱ.鸟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根据已进行了生物多样性科学考察的15个自然保护区(含三清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资料进行整理、编目.江西省陆生脊椎动物有740种.其中,两栖动物53种,爬行动物92种,哺乳动物101种,鸟类494种.每种都列出调查记录地点.  相似文献   
26.
分析了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森林资源信息为核心的现代林业经营管理体系,指出了它以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管理学理论、经济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学理论为理论基础,并探讨了其独特的本质内涵和内在框架体系.  相似文献   
27.
为优化微藻-细菌共生体系对畜禽养殖废水中碳氮磷去除的参数条件,利用响应面分析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中的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BBC),以接种比例、曝气量以及初始氨氮浓度为试验变量,以污染物去除率为响应值开展试验。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对于COD去除的最佳条件为:活性污泥与微藻接种比例为6.0(m/m)、曝气量2.0 L·min~(-1)、初始氨氮浓度750 mg·L~(-1),此时COD去除率达92%以上。对于总氮(Total nitrogen,TN)的去除,当接种比例5.0(m/m)、曝气量1.5 L·min~(-1)、初始氨氮浓度750 mg·L~(-1)时,其去除率可达最大值(53%)。而对于磷酸盐的去除,当接种比例6.0(m/m)、曝气量1.5 L·min~(-1)、初始氨氮浓度600 mg·L~(-1)时,试验前96 h内便可达到100%的去除率。进一步对生物量检测发现,初始条件分别为曝气量1.5 L·min~(-1)、初始氨氮浓度900 mg·L~(-1)、接种比例4.0(m/m)或曝气量1.0 L·min~(-1)、初始氨氮浓度750 mg·L~(-1)、接种比例4.0(m/m)时,微藻生物量产量最高,可达到1.63~1.64 g·L~(-1)。研究表明,通过响应面法可以优化藻菌共生体系对畜禽养殖废水的处理工艺。对于不同的目标污染物,具有不同的最优参数组合。综合考虑各因素对各目标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可以选择废水处理工艺最优参数组合。通过回收在废水处理过程中生长的藻菌共生体用于后续生物质利用,可实现良好的经济价值,提高该工艺在污水深度处理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8.
在百喜草繁种地开展不同除草方式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百喜草栽苗后或即将萌芽时喷施仲丁灵或乙草胺,防除禾本科杂草的效果达90%以上,防除阔叶草的效果也达53%以上;喷施苗前除草剂+生长期除草剂(阔叶露),其防效达90%以上,相当于人工除草3次的防除效果。2种除草剂处理与人工除草相比,经济收入分别增加1460和1912元/hm2。  相似文献   
29.
任燕 《现代园艺》2012,(24):127
人们用设计的手法把园林规划引入到居住空间中,通过园林艺术给家庭室内居住和露天观景区,进行合理科学的规划,把家庭居住空间打造出属于自己独享的绿色空间。  相似文献   
30.
于2002~2003年间.发现福建农林大学南平校区柳杉绿化林带有严重病害发生,经过病原鉴定为柳杉赤枯病(Cercospora secoiae)。同时,从柳杉病区林木根系及根际土壤分离到大量双宫螺旋线虫(Helicotylenchus Dihystera)、马丁矮化线虫(Tylenchorhynchus martini)、肾形肾脏线虫(Rotylenchulus reniformis)、微小针线虫(Paratylenchus minuts)、垫刃线虫(Tylenchus platycephalus)及一定量的盘旋线虫(Rotylenchus ctmdnphasmidius)、美洲剑线虫(Xiphinema americanum)、长针线虫未定种(Longidorus sp.)、尾滑刃线虫(Aphelenchoides composticola)、环线虫未定种(Macroposthonia sp)、昏暗毛刺线虫(Trichdorus obscurus)、燕麦真滑线虫(Aphelenchus avemae)。根据相关性分析和有关报道,认为柳杉根际线虫某些类群的群体数量与柳杉赤枯病的发生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