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0篇
林业   4篇
  7篇
综合类   98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低下的状况严重影响水环境质量。该文通过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现状的分析,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从处理方式、标准制定以及管理措施等方面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2.
食品厂废水的成分一般较为复杂,通常包含大量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和较高浓度的动植物油。针对食品厂废水的特点,对南京某食品厂的废水处理工程进行了设计与实现,废水处理工艺采用了"混凝沉淀+水解-好氧"工艺,经处理后出水可以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表4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103.
介绍了采用ABR+UASB+SBR法为主体工艺处理养牛废水的工程实例,并对运行效果进行了分析。从运行结果来看,养牛废水采用该工艺是成功的,该工艺适应性强,运行效果稳定,出水水质各项指标均可达到《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中的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04.
王亮  管蓓 《安徽农学通报》2015,21(24):62-64
根据近年来在福建龙岩市新罗区完成的氮、磷、钾肥效试验结果,进行花生土壤氮磷钾丰缺指标分级、分析土测值与最佳施肥量关系.结果给出了不同土壤的花生建议施肥量:土壤养分丰富时(相对产量大于95%),氮(N)、磷(P2O5)、钾肥(K2O)建议施肥量为4.5kg/667m2、4kg/667m2、7kg/667m2;土壤养分较丰富时(相对产量90% ~ 95%),氮(N)、磷(P2O5)、钾肥(K2O)建议施肥量为5kg/667m2、4.5kg/667m2、8kg/667m2;土壤养分中等时(相对产量75%~90%),氮(N)、磷(P2O5)、钾肥(K2O)建议施肥量为6.5kg/667m2、5kg/667m2、9.5kg/667m2;土壤养分缺乏时(相对产量小于75%),氮(N)、磷(P2O5)、钾肥(K2O)建议施肥量为8kg/667m2、7kg/667m2、12kg/667m2.  相似文献   
105.
通过对南京市2008年以来太湖水污染治理工作主要内容和建设成果进行梳理,总结目前南京市太湖水污染治理工作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后续工作的对策建议,为更好地开展此项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6.
为了解地下水污染现状,该文选择典型加油站开展了地下水环境调查及评价。结果表明,加油站地下水5项指标(挥发性酚类、高锰酸盐指数、亚硝酸盐、总大肠菌群和细菌总数)超出《地下水质量标准》III类标准;下游监测井的地下水受到有机污染物萘和甲基叔丁基醚、C5~C9污染,污染等级为"极重污染";有机污染物的致癌风险和非致癌风险均低于可接受风险水平。  相似文献   
107.
针对南京某小城镇污水排放的特点,采用了"A/O+植物净化塘"工艺对其进行处理,经处理后出水可以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B标准。  相似文献   
108.
药剂稳定化技术处理典型重金属污染废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药剂稳定化技术在pH、沉淀、吸附、离子交换和氧化/还原电位控制方面处理污染土壤、污泥及飞灰等典型重金属污染废物的研究与应用进展,并指出了药剂稳定化技术在上述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9.
江苏省农业源氨排放分布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江苏省氨排放分布特征。[方法]根据江苏省农业源活动水平数据,采用排放因子法,建立了2014年江苏省农业源大气氨排放清单,利用GIS软件分析了江苏省农业源氨排放的分布特征。[结果]2014年江苏省农业源氨排放总量为679.23 kt,排放强度为6.61 t/km2;畜禽养殖是江苏省农业源氨排放的最大贡献源,占总排放量的67.80%,氮肥施用是第二大贡献源,占29.29%;鸡是江苏省畜禽养殖氨排放最大的贡献源,其次是猪,分别贡献了41.15%和30.17%。[结论]江苏省农业源氨排放无论是排放量还是排放强度都呈现出由南向北递增的空间分布特征,苏北地区是江苏省最需要控制的农业源氨排放贡献区。  相似文献   
110.
依托河南省1989—2018年冬小麦、夏玉米产量数据及15种大尺度大气环流指数资料,基于集合经验模态分解评估研究区粮食作物单产的时序演变特征,结果表明,近30年冬小麦、夏玉米的单产均以趋势性增长为主,其方差贡献率分别为96.3%、59.5%,而单位面积农用化肥施用量是驱动单产增加的首要因素;冬小麦单产波动存在着准2.7、6、10年的周期性振荡,而夏玉米单产波动存在着准3.3、7.5、10年的周期性振荡;各作物单产的周期性振荡均与环流指数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而由前期环流指数与年份作为预报因子的线性模型较好地模拟了冬小麦、夏玉米单产的年际变化,其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3.1%、5.3%;河南省夏玉米单产波动对环流指数更为敏感,特别是前一年10月份较高数值的东太平洋/北太平洋涛动(EP/NP)是其单产减少的关键前兆性信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