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1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62篇
林业   8篇
农学   52篇
基础科学   19篇
  220篇
综合类   249篇
农作物   28篇
水产渔业   1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23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01.
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宁金花  申双和 《现代农业科技》2009,(12):251-254,256
从种植制度、作物生产潜力、作物产量、气象灾害以及病虫害等方面阐述了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的影响.分析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对策,并对未来研究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602.
[目的]研究长期施肥对红壤性水稻土根际土壤可溶性有机碳的影响。[方法]采用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制度下红壤性水稻土根际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的动态变化。[结果]与非根际土壤相比,根际土壤DOC含量的变化趋势呈现为水稻分蘖期低、抽穗期高、结实期低、成熟期高;而与移栽前相比,水稻收获时土壤DOC含量增加明显。[结论]种植水稻有利于保持和提高土壤有机碳库质量。  相似文献   
603.
【目的】探讨抽穗期高温对水稻叶片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特性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为水稻生长发育过程中降低高温伤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水稻品种盐两优1618和内5优8015为材料,利用人工气候箱,研究抽穗期不同温度[35 ℃/30 ℃(白天/夜晚)(T0,常温)和40 ℃/35 ℃(白天/夜晚)(T5,高温)]处理对水稻叶片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特性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与T0处理相比,高温处理(T5)分别使盐两优1618的净光合速率(Pn)和胞间CO2浓度(Ci)显著下降31.05%和54.26%(P< 0.05,下同);内5优8015的Ci显著下降62.61%,蒸腾速率(Tr)显著增加104.55%;其他光合参数未发生显著变化(P> 0.05,下同);高温处理后,内5优8015的Pn显著高于盐两优1618。高温处理降低了盐两优1618和内5优8015各相位的荧光强度,延迟了2个品种的叶绿素荧光到达P峰的时间,同时降低了光化学效率、比活性和性能指数。高温处理显著降低了2个品种的实粒数和籽粒重,其中内5优8015的降低幅度较小。【结论】抽穗期高温在一定程度上能显著抑制水稻的光合参数,降低各相位的荧光强度,抑制光化学效率,并使水稻的穗重、实粒数和籽粒重下降。内5优8015的性能指数整体高于盐两优1618,其对高温的抗性强于盐两优1618。  相似文献   
604.
我国气候条件复杂,每年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气象灾害,对国民经济和人们生活产生重要影响.阐述了我国主要的气象灾害及其影响,分析了目前气象灾害预报预警系统的现状及缺陷,探讨建立了气象灾害应对系统的框架,提出了系统运行的主要条件.  相似文献   
605.
利用粤北南岭南北坡立体气候观测站2008-2010年3a的观测资料,分析南岭南北坡气象要素的分布特征及南北坡气温差异,依托GIS技术获得100m×100m分辨率阳山县和乳源县的气象要素分布图,并对南岭进行分层区划。研究结果对山区农业生产结构优化调整,提高山区气候资源利用率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06.
水稻高温热害及其风险评估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舒畅  申双和 《农学学报》2016,6(2):122-125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稻生产国和消费国,水稻生产对粮食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高温热害已成为影响水稻生产的主要灾害之一,进行水稻的高温热害及其风险评估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从高温热害对水稻生理、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探讨了提高水稻抗热性的育种途径和防御水稻高温热害的栽培管理对策。评述了水稻高温热害风险评估3种主要的研究方法,并提出了今后水稻高温热害研究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07.
地表反照率的细微变化能够深刻影响地表能量收支平衡,引起区域以至全球的气候发生变化。利用MODIS地表反照率产品MCD43A3(V006)及其质量控制产品MCD43A2(V006),建立了空间分辨率500m×500m的中国区域地表反照率数据集,并结合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2003-2017年中国地表反照率的空间分布及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15年中国地表反照率呈下降趋势,多年平均地表反照率为0.192,青藏高原和天山及其以北是高值区,同时天山及其以北和东北地区的地表反照率年内变化较为剧烈。青藏高原是地表反照率异常变化最敏感的区域。鄂尔多斯高原、青藏高原东部和新疆东部等地的冬季平均地表反照率呈较明显的减小趋势,可能对冬季地表反照率整体呈下降趋势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608.
基于傅里叶红外光谱研究东北黑土开垦对土壤有机质化学结构特征的影响,探明各粒级团聚体及密度组分中有机质化学结构变化特征,为开垦黑土农田土壤有机质结构变化提供理论参考。依托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试验站长期定位试验研究平台,以试验开垦前自然草地土壤为对照,选取开垦8年、没有有机物料投入的耕层(0~20 cm)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湿筛法、密度分组将土壤有机质分成不同组分,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测定原土及各组分有机质红外光谱,分析开垦对土壤有机质化学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开垦前后,有机质红外结构特征峰相似,均以多糖C—O和醇酚—OH为主。全土芳香族C C含量较开垦前显著减少4.77%,有机质稳定性下降6.32%。在>0.25 mm团聚体中芳香族C C和羰基C O相对强度较开垦前分别显著降低29.91%和27.16%,醇酚—OH相对强度显著增加15.60%;0.25~0.053 mm团聚体中,多糖C—O相对强度增加4.57%,脂肪族—CH相对强度显著减少23.85%。<0.053 mm团聚体中,脂肪族—CH相对强度显著减少16.33%。有机质游离态轻组(LF)、闭蓄态组分(OF)中多糖C—...  相似文献   
609.
宋丽莹  宋洋  刘翠英 《土壤》2022,54(5):1051-1057
多环芳烃(PAHs)是土壤中污染较为严重的一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农产品安全和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本研究在某场地采集不同土层土壤,通过室内培养实验,研究添加5%活性炭对土壤中PAHs残留的影响,并利用羟丙基-β-环糊精提取方法评价土壤中PAHs生物有效性的动态变化,以期为治理石油泄露等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造成的土壤PAHs污染提供修复技术参考。结果表明,在8个月内,添加活性炭组土壤中菲、芘的残留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苯并[b]荧蒽的残留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苯并[ghi]芘残留量在两处理组之间无显著差异。在第1个月时,活性炭组土壤中菲、芘、苯并[b]荧蒽生物有效性较对照组分别降低了35.06%、37.73%、39.60%,苯并[ghi]芘生物有效性仅降低了1.37%。随着时间延长活性炭对土壤中PAHs生物有效性的阻控效果呈减弱趋势。因此,土壤添加5%活性炭能够有效降低PAHs生物有效性,减少其环境风险,并且在添加活性炭1个月内阻控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10.
为探究外源碳氮添加对农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以农田黑土为对象,在25℃和淹水条件下开展室内培养试验,研究外源碳(葡萄糖和乙酸)和氮(硫酸铵)添加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淹水条件碳氮配施显著降低了土壤硝态氮含量,以氮肥配施葡萄糖处理效果更明显。与不施肥的对照处理相比,单施氮肥处理对CO2排放速率无显著影响;与单施氮肥处理相比,碳氮配施显著提高了CO2的排放速率,氮肥配施葡萄糖处理和氮肥配施乙酸处理的CO2累积排放量分别为单施氮肥处理的3.93和2.44倍。与不施肥的对照处理相比,单施氮肥显著增加了N2O排放速率,其累积排放量是对照处理的3.60倍;与单施氮肥处理相比,氮肥配施葡萄糖处理仅在第1天对N2O排放速率有显著促进效果,培养期间N2O累积排放量与单施氮肥处理无显著差异;氮肥配施乙酸处理对N2O排放速率的促进效果持续了5 d,其N2O累积排放量是单施氮肥处理的3.58倍。与不施肥的对照处理相比,单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