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94篇
林业   22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49篇
  98篇
综合类   267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411.
雷霆  胡月明  王兵  王腾飞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10955-10957,10963
针对近年以广东省作为试点开展实施的"三旧"改造规划,通过对广东省高州市"三旧"改造的深入分析和研究,提出了构建"三旧"改造实施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包括改造实施后对土地集约利用提升程度的评价指标体系,改造实施后对社会、经济以及生态效益的影响评价指标体系,为"三旧"改造的实施评价提供理论依据,为同类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12.
采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30家农业上市公司进行实证研究,对其综合竞争力排名进行分析,发现"登海种业"的竞争力最强,"海大集团"竞争力最弱;30家公司可分成4类;目前种植行业竞争力普遍强,而粮食与饲料加工行业竞争力较弱。  相似文献   
413.
以一叶兰为试材,采用大田试验的方法,研究栽植行距、株距、深度3个因素9个处理对一叶兰生长性状的影响,以提高一叶兰的产业化生产,寻找一叶兰合理栽培的密度和深度。结果表明:不同栽培密度和深度会对青叶一叶兰的生长产生影响,当以行距、株距、深度为40、30、6cm栽培时,一叶兰生长的最好。  相似文献   
414.
广东桉树林土壤物理性质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广东省桉树人工林土壤体积质量、孔隙度、水分含量现状、各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及海拔、坡度和土壤有机质对上述物理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广东省桉树人工林土壤A层总孔隙度、毛管持水量、全容水量、吸湿水含量显著高于B层,A层体积质量显著小于B层;不同区域土壤A层体积质量、总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和全容水量存在显著差异;除了非毛管孔隙度仅与全容水量(A层)、毛管持水量和毛管孔隙度(B层)显著相关外,土壤其他物理性质之间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土壤体积质量与毛管孔隙度、毛管持水量、全容水量的最佳回归方程分别为对数方程、一元二次方程和指数方程;海拔和坡度显著影响表层土壤的物理性质,对B层影响不显著;有机质对土壤A、B层物理性质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15.
基于Kinect的农作物长势深度图像实时获取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晓庆  肖德琴  张波  陈剑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23):195-199,237
快速、准确、实时获取农作物长势形态图像信息已经成为数字农业生产管理的趋势和必要手段,而深度图像信息包含彩色图像所没有的三维信息,可为农作物的生长模型三维重建以及实时长势形态监测提供有价值的数据。本研究采用微软公司开发的一款廉价体感游戏设备Kinect,尝试了对农作物长势形态深度图像进行实时监测研究,在介绍Kinect深度成像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Kinect获取农作物长势深度图像的算法以及提取3D点云世界坐标的算法,并开展了初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获取良好的三维图像数据信息,能够为后期农作物的生长模型三维重建、长势状态分析、病虫害实时监测等研究提供有价值的数据依据。  相似文献   
416.
对当前我国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技术在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概括了其随着GIS技术的发展从基于桌面GIS到基于WEBGIS的发展轨迹,以及GIS技术在农作物监测预警系统中的主要应用,总结现有基于GIS的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结合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今后基于GIS技术的农作物监测预警系统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17.
以佛山市南海区为例,分析1996—2008年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并应用回归模型对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1996—2008年间南海区耕地、园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和交通运输用地具有明显的动态变化,其年均变化率分别为-6.12%、5.24%、6.27%、15.30%;(2)土地利用动态度较高,其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为2.16%,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呈增长趋势,土地利用程度加深,土地利用程度变化率大于零,说明在整个研究时段内南海区的土地利用都还处于发展期,土地利用类型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继续发生动态变化;(3)人口、社会经济、固定资产投资、粮食总产量、农民人均纯收入是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4)佛山市南海区保护耕地和控制建设用地形势非常严峻,需要在今后工作中强化我国最为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人口计划生育政策的贯彻、落实,加大补充耕地力度,严格建设用地管理制度,提高存量建设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控制建设用地的过度扩张。  相似文献   
418.
基于DEM 的广东省赤红壤全磷与地形因子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序  徐剑波  胡月明  席荣宾  李华兴 《土壤》2009,41(6):1014-1017
以土壤类型图、地形图、全磷含量图等为数据源,利用ArcGIS建立广东省赤红壤DEM,提取海拔高度、坡度、坡向和地势起伏度,探索大尺度下全磷分布与地形因子的关系.研究表明:全磷与海拔高度、坡度和地势起伏度存在负相关,并随这些地形因子的上升分布面积迅速下降,变化呈现倒数形式:在坡向上,主要分布于平坦区域和东南坡.研究结果直接证明地形是土壤形成发育的重要因素,影响土壤全磷的积累及转化.  相似文献   
419.
猪舍有害气体NH3、H2S的电子鼻定量识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准确、快速地测定南方猪舍的主要有害气体NH3、H2S,建立了电子鼻系统。在实验室中采用静态配气法配制各种浓度的气体,将快速独立成分分析与径向基神经网络两种方法相结合,对6.95~69.53 mg/m3浓度范围内的H2S单一气体以及H2S与NH3组成的混合气体进行定量识别,平均识别精度分别达到99.1%和90.97%。结果表明在基于电子鼻的猪舍NH3、H2S气体定量识别中,采用该种方法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20.
为了探究极飞P20离心喷嘴的喷雾特性,文章对其喷嘴进行了测试。通过单因素实验法,测得流量、转速、喷洒高度对喷幅的影响规律;在不同的风速下,测得流量、转速、喷嘴距激光的垂直高度和喷嘴距激光的水平距离对雾滴粒径的影响规律;在不同的风速下,结合水敏纸进行试验,测得喷嘴的雾滴沉积量的分布。结果表明流量的增大会导致喷幅增大;转速增大,喷幅在一个范围内波动;高度的增大会导致喷幅变小。在无风的条件下,流量以及高度的增加,对雾滴粒径的大小没有显著影响;转速的增大会使得雾滴粒径减小;喷嘴与激光的水平距离的增大,雾滴粒径整体数值也随着增大。在有风的条件下,随着风速的增大,雾滴粒径略微减小,并且同区域内雾滴沉积量也随着风速的增大而减小。本试验为进行无人机喷雾时的喷头所采用的参数值提供了数据支持,便于对喷头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