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71篇
  免费   142篇
  国内免费   148篇
林业   370篇
农学   257篇
基础科学   72篇
  313篇
综合类   1146篇
农作物   47篇
水产渔业   15篇
畜牧兽医   476篇
园艺   410篇
植物保护   455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124篇
  2020年   112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132篇
  2016年   149篇
  2015年   121篇
  2014年   162篇
  2013年   173篇
  2012年   212篇
  2011年   229篇
  2010年   255篇
  2009年   310篇
  2008年   228篇
  2007年   220篇
  2006年   192篇
  2005年   159篇
  2004年   135篇
  2003年   108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9篇
  198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值得关注的大豆新病害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吴品珊  严进 《植物检疫》2003,17(4):226-228
大豆病害在世界上报道有上百种 ,其中大豆疫病菌、菜豆细菌性萎蔫病菌、番茄环斑病毒、烟草环斑病毒等危害大豆的有害生物是我国检疫性有害生物 ,但近年国外大豆病害的发生情况有了一些变化 ,一些新兴的、重要的病害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为防止这些新的危险性有害生物随进口大豆传入我国 ,避免对国外大豆上病害的了解停留在大豆疫病菌等有害生物上 ,现着重介绍几个近年在国外发生普遍、经济影响大、中国没有分布、随大豆传入风险高的新的危险性真菌病害 ,从而对大豆真菌病害有新的认识。1 大豆突死综合症一种镰刀菌引起的大豆突死综合症 (英…  相似文献   
242.
南方番茄病毒Southern tomato virus (STV)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侵染番茄的病毒, 通常与多种病毒复合侵染, 可能与番茄的褪绿、黄化、衰退、果实变小等症状相关。该病毒最早在1984年发现, 并于2005年命名。我国首先于2015年在山东寿光发现。最近, 我们在山东和北京市多地的番茄样品中均检测到了该病毒, 并通过检测发现国内一些主要品种番茄种子的STV携带率达40%。STV基因组为一条双链RNA, 隶属Amalgaviridae科Amalgavirus属, 是严格种传病毒, 不能通过汁液摩擦接种和嫁接传播。鉴于STV的潜在危害以及与其他病毒高度复合侵染造成的严重损失, 本文介绍了STV检测方法, 并提出应开展对主栽品种的种子检测和针对性防控。  相似文献   
243.
本试验旨在研究以玉米豆粕为主的发酵饲料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腹泻率和血液指标的影响。本试验选取健康状况良好的仔猪120头,按胎次和性别一致,体重相近的原则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试验期为28天。对照组饲料中添加60mg/kg的金霉素,试验Ⅰ组添加30mg/kg的金霉素+5%的发酵饲料,试验Ⅱ组只添加10%的发酵饲料。结果表明:(1)3组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腹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3组血清总蛋白差异不显著(P0.05),但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血清尿素氮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知,在本试验条件下,用5%的发酵饲料替代30mg/kg金霉素和用10%的发酵饲料替代60mg/kg金霉素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腹泻率和血清尿素氮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提高了日采食量和血清总蛋白,降低了料重比,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用5%的发酵饲料替代30mg/kg金霉素和用10%的发酵饲料替代60mg/kg金霉素,两组效果均好于对照组,而且用10%的发酵饲料替代全部金霉素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44.
DPM模型计算中国北方沙漠地区粉尘释放通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利用DPM(Dust Production Model)模型模拟计算了我国北方沙漠地区不同的土壤微团粒在不同的地表粗糙度和地表摩擦风速下的水平跃移通量、粉尘释放通量、粉尘释放效率以及在特定量中粉尘粒子的质量和数浓度的分布,并对上述计算结果进行了讨论和分析。通过与实际观测结果进行对比的粗糙度和地表摩擦风速下粉尘释放通量后发现二者基本一致,从而证明了DPM模型是可以用来初步模拟中国北方沙漠地区的粉尘释放过程,这将有利于进一步较准确得模拟沙尘的输送、沉降以及气候效应。  相似文献   
245.
祁连山排露沟流域土壤水热与降雨脉动沿海拔梯度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探讨垂直带气候与植被垂直分布间关系,对祁连山排露沟流域北坡不同海拔梯度降雨和土壤水热观测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生长季降雨量随着海拔升高而增加,增加幅度为27.7 mm·(100m)~(-1);2海拔越高降雨天数占生长季比值越高,2~10 mm的小降雨脉动频率随着海拔升高而增加,小于2 mm的降雨脉动在低海拔发生频率较高,大于20 mm的降雨脉动在高海拔发生频率较高;3在表层0~10 cm和10~20 cm的土壤湿度每升高100 m增加幅度分别为0.027 m~3·m~(-3)和0.023 m~3·m~(-3),在表层0~10 cm和10~20 cm的土壤温度每升高100 m降低幅度分别为0.32℃和0.28℃;4不同海拔上的土壤温度沿土壤剖面降低,土壤湿度随土壤深度先升高后降低,而土壤温湿度随生长季先升高后降低。  相似文献   
246.
2005-2007年西南地区卫星监测热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南是我国受森林火灾危害严重的主要区域,分析我国西南地区森林火灾发生规律对改进这一地区的林火管理有重要现实意义.根据国家林业局林火监测中心提供的2005-2007年卫星监测到的热点数据及相关信息,发现2005-2007年西南地区热点主要分布在云南、广西和贵州西南部,所有监测到的热点中30.1%是农业用火,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南和南部;44.6%的热点可能是野外植被燃烧引起的,这些热点包括草原、灌丛、森林和荒地上的火烧以及计划烧除、炼山等.西南地区的火烧主要发生在11月-翌年5月,1-5月份发生的火烧占全部野火热点的77.6%.森林火灾集中分布在云南东部和西北部、贵州东南部和广西大部分地区.由于这一地区人为火源和农业用火较多,加强研究区内高火险天气的火源管理是减少森林火灾的重要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47.
常规灌溉条件下自根和嫁接黄瓜灌溉水分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常规灌溉条件下,日光温室冬春茬和秋冬茬生产中,嫁接和自根黄瓜灌溉水分配状况。结果表明,二茬口试验中灌溉水分配量顺序均为土壤渗漏>植株蒸腾>土壤蒸发>土层贮水。其中,冬春茬灌溉水的分配比例为土壤渗漏44.3%、植株蒸腾35.4%、土壤蒸发15.7%、土层贮水4.6%;秋冬茬灌溉水分配比例为土壤渗漏49.6%、植株蒸腾29.7%、土壤蒸发13.9%、土层贮水6.8%。受根系分布状况和温室光温条件的影响,冬春茬土壤渗漏的比例低于秋冬茬,植株蒸腾与土壤蒸发的比例高于秋冬茬。冬春茬和秋冬茬嫁接黄瓜与自根黄瓜相比,土壤渗漏量分别低8.4%和3.4%,土壤蒸发量分别低12.0%和1.0%,蒸腾量分别高15.3%和4.0%,因此嫁接是一种有效的节水措施。  相似文献   
248.
以小反刍兽疫病毒N基因序列为靶基因,通过设计引物及TaqMan探针建立快速检测小反刍兽疫的荧光PCR方法.在线BLAST分析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引物特异性强,可区分小反刍兽疫病毒及牛瘟病毒感染;所建立的方法检测线性范围为1~1×106拷贝质粒DNA,灵敏度可达10拷贝质粒DNA,是常规PCR法的100倍.应用所建立的方法对32份采自西藏疫区的组织样品进行检测,说明疫情在西藏没有扩散.  相似文献   
249.
公路泥石流危险性评估是震区道路交通防灾减灾和重建规划的重要基础性技术工作之一.选取都江堰—汶川公路沿线28条泥石流沟为研究对象,运用遥感和GIS技术进行数据处理与综合分析,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进行评价因子遴选和权重确定,进行各条泥石流沟危险度计算,完成震区都江堰—汶川公路沿线泥石流危险性评估.结果表明:1)都江堰—汶川公路沿线28条泥石流沟大部分处于高度危险以上、占总数的78.57%,极高危险区占总数的25%;2)饵沟、牛圈沟、磨子沟危险性最大,其次是高店子沟、马埝坪沟和一碗水沟;3)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多因素评价方法,能较好地确定评价因子及其权重、并计算出泥石流危险度,具有一定实用性.研究结果可为灾区防灾减灾管理、灾后恢复重建和道路交通选线设计提供必要的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250.
红枫湖流域非点源污染控制区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点源污染发生的广域性、分散性、随机性等特征使得对其进行效管控难度较大。以非点源污染关键源区识别为基础,对流域进行分区管控是实现非点源污染控制的有效途径。基于源头削减和过程管控协同管理的思路,将GIS技术、ArcSWAT模型、非参数检验和因子分析技术相结合,以农耕养殖程度较高的贵州红枫湖上游羊昌河流域为研究区,通过对流域近5 a非点源污染负荷特征进行模拟,识别影响非点源污染流失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进行污染控制区划。结果表明:1)总氮和总磷负荷高风险区主要集中于地势较高且农业耕作活动频繁区域,刘官乡、黄腊乡、旧州镇及白云镇是非点源污染控制的重点乡镇;2)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7种不同因素对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的影响程度表明,施肥量是影响总氮、总磷输出的最主要的因子,坡长、坡度及土地利用方式是次重要因子。针对羊昌河流域长期传统耕作以及化肥过量施用的现实特征来看,土壤有机磷的含量也会对总磷的输出产生一定的影响;3)羊昌河流域可划分为3个污染控制区,第1类:生态农业综合整治区(以近河道耕种区为主,面积254.4 km2);第2类:污染治理区(农村生活及畜禽养殖区为主,面积405.74 km2);第3类:生态修复区(高坡度强降雨区为主,面积464.47 km2)。研究结果可有效提升羊昌河流域非点源污染治理的效率,为水源地环境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