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7篇
  免费   147篇
  国内免费   146篇
林业   360篇
农学   257篇
基础科学   68篇
  310篇
综合类   1135篇
农作物   47篇
水产渔业   15篇
畜牧兽医   474篇
园艺   401篇
植物保护   453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111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132篇
  2016年   149篇
  2015年   120篇
  2014年   161篇
  2013年   173篇
  2012年   212篇
  2011年   227篇
  2010年   252篇
  2009年   309篇
  2008年   223篇
  2007年   220篇
  2006年   188篇
  2005年   159篇
  2004年   135篇
  2003年   108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9篇
  198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21.
华北地区农田土壤镉来源及大气沉降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农田土壤重金属镉(Cd)的来源,采用源清单法统计了华北地区(北京、天津、河北和山东)大气沉降、灌溉水、畜禽粪便、化肥施用和市政污泥5种途径对农田土壤Cd的输入量。结果表明:2005—2009年华北农田土壤Cd的输入量范围为1.56~2.63 mg·m-2·a-1,其中灌溉水输入贡献最大(63.0%),其次为大气沉降(30.9%)、畜禽粪便(5.2%)、化肥施用(0.6%)和市政污泥(0.3%)。2015—2019年华北农田Cd的输入量减小为0.22~0.35 mg·m-2·a-1,其主要来源变为大气沉降,贡献占比56.5%;灌溉水、畜禽粪便、化肥施用和市政污泥占比分别为13.7%、23.8%、3.9%和2.1%。除了化肥施用,其他4种源的Cd输入量在过去15 a中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大气沉降取代灌溉水成为近年来华北地区农田土壤Cd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22.
重庆铁山坪森林可燃物类型划分及其燃烧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重庆铁山坪林场为试验地,分析了该地区森林火灾发生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特点。研究了该区马尾松林、杉木林、竹林、常绿阔叶林几种森林类型的燃烧特性,认为:马尾松含有大量树脂和挥发性油类,属于易燃物,分布在干燥瘠薄和阳坡山上部的马尾松林,林下杂草多,为易燃类型。马尾松幼年不抗火,树龄在10年以上,有一定抗火能力。杉木是该区主要造林树种,枝叶含有挥发性油类,在干旱天气条件下易于燃烧。由于该区的杉木林冠深厚,林下易燃杂草较少,一般情况下该林分不易燃烧。该区的竹林一般属于难燃类型。分布在山坡上的竹林燃烧性提高。竹子开花时会大量枯死,燃烧性升高。一般情况下,常绿阔叶林多属于不燃或难燃类型,但干旱立地上的林分燃烧性较高。  相似文献   
123.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方法和手段。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建设发展得很快,但是仍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当务之急是建立一套完整的自然保护区管理体系、监测体系,组织自然保护区开展资源、生态等方面的监测工作。应用GAP对自然保护区的布局和现状进行分析表明,目前尚未得到有效保护的优先生态系统有27类。并以海南铜鼓岭自然保护区为例,利用RS和GIS技术对自然保护区的生境破碎化进行了监测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生境破碎化程度增加,致使斑块内部物种向外迁移,生物多样性降低。  相似文献   
124.
根据现有的矸石山自燃发生理论和防治技术原理以及困难立地条件下植被生态恢复理论,结合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专题陡坡绿化喷播技术研究与开发的研究内容,在矸石山植被生态恢复工程实践中探索出一套技术装备、两类泥浆配方、多种喷射施工工艺的机械化综合治理技术方案,将矸石山自燃防范措施与高陡边坡植被重建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符合循环经济要求、成本低廉、可机械化高效率施工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5.
FSY30型林木枝丫切碎机是林区林木剩余物碎化处理的专用设备,该机采用圆盘式切碎装置,结构简单实用,解决了我国现有林木剩余物碎化处理设备野外作业性能差、切削效率低和原料适应面窄等问题,为我国林区人工林迹地整理更新、抚育和采伐等作业产生的各种林木剩余物碎化处理提供了适用的设备。该机性能和生产试验结果表明:其作业效率比现有机型提高20%以上,作业成本减少15%以上,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一定的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26.
在北京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漆黑污灯蛾Spilarctia infernalis主要危害小叶朴、桑树、榆树等植物;1 a发生1代,多以3~4龄幼虫在枯枝落叶及杂草中越冬。翌年5月上旬幼虫开始取食危害,5月下旬老熟幼虫开始化蛹,6月下旬进入羽化高峰期,7月下旬开始出现幼虫。  相似文献   
127.
落叶松规格材目测分等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依照GB 50005-2003《木结构设计规范》规格材目测分等规则,对3种尺寸的兴安落叶松规格材进行目测分等,并分析降等缺陷。结果表明:不同尺寸规格材的等级比例不同;节子、轮裂/干裂和漏刨是规格材主要的降等缺陷。建议优化落叶松规格材加工方法,进一步完善干燥工艺,减少裂纹等缺陷,提高规格材加工质量和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8.
油松是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的代表性树种之一,是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造林绿化树种。研究了太岳山林区天然油松林主要木本植物种群的径级结构和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油松种群由于缺乏幼苗幼树,径级结构呈倒金字塔型,属衰退型种群;辽东栎、青楷槭等5种阔叶树种种群的径级结构呈纺锤形,属进展种群。油松、辽东栎、杨树、山杏、山楂在整个尺度范围内呈集群分布;白桦与茶条槭在小尺度范围呈明显的集群分布,在中、大尺度变成随机分布;青楷槭在中尺度范围呈随机分布,但是小尺度和大尺度呈集群分布;五角枫在整个尺度上呈随机分布的趋势;赤杨在尺度变化过程中由集群分布变成均匀分布。上层阔叶树和下层阔叶树呈集群分布的趋势,但下层阔叶树随尺度的变化由集群分布变成随机分布。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是物种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及其自然环境长期作用的结果,是种群的一种生存策略或适应机制。  相似文献   
129.
为了揭示沙地云杉种群发生、发展的内在机制,寻找影响沙地云杉林天然更新的瓶颈因子,应用格局分析和灰关联分析的方法对内蒙古白音敖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沙地云杉林的天然更新格局及其主要影响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沙地云杉林天然更新幼苗、幼树呈聚集分布,且死亡率高;枯枝落叶层厚度、下木盖度以及腐殖质层厚度对沙地云杉林天然更新影响最大,其关联度分别达到了0.749,0.746和0.678;海拔高度和坡度的关联度分别为0.615,0.621,与天然更新的关联度最小,对天然更新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30.
用园土、园土+有机肥、草炭+蛭石、草炭+沙子等4种材料为试验栽培基质,观察它们对鼠尾草扦插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园土处理的植株现蕾、开花时间均比其它基质处理的延迟,花朵凋谢的时间与之相反,其余处理的植株现蕾、开花、花朵凋谢的时间差别不大。不同基质处理间的植株成活率没有差异。在开花期,园土处理的株高、花序长度、花梗长度、叶片长度、叶片宽度都比其它处理的小,叶片数也比其它处理的少,其它处理的花序长度、叶片数、叶片长度、叶片宽度之间没有显著差异。植株鲜重、干重以园土+有机肥处理的最大,园土处理的最小。可见园土+有机肥、草炭+蛭石、草炭+沙子的混合基质都可用于鼠尾草的扦插繁殖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