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7篇
  免费   106篇
  国内免费   66篇
林业   481篇
农学   45篇
基础科学   28篇
  168篇
综合类   710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50篇
园艺   54篇
植物保护   6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100篇
  2018年   115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以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3S技术原理与应用”课程为例,根据课程所具有的先进性、广义性、扩展性、集成性、交叉性等显著特点,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学科研究生对课程知识需求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与课时越来越少之间的矛盾,确定了课程的核心教学内容及其各部分的具体学时;重点探讨了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教学理念,从提高研究生的科学思维能力、项目设计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的角度对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52.
2009年9月到2010年3月,在山西沁源县灵空山林场建设观测塔,用TDP探针对塔周围的不同胸径的ll棵油松林木在非生长季的树干液流速率及环境因子进行连续监测,研究油松林木树干液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非生长季的油松树干液流并没有停滞,正午的峰值逐渐消失,液流主要在夜间进行,最大值为16.11cm·h^-1,最小值为5.109×10^-5cm·h^-1,平均值为3.29cm·h^-1。在属于生长季末期的10月,不时有和生长季相同的单峰曲线出现,11月下旬后,白天和夜间的树干液流并无明显差异,趋于平稳。阴天则无峰或多峰。影响油松树干液流的环境因子主要有光合有效辐射、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三者都与液流速率既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又有显著负相关关系。土壤湿度与油松树干液流速率呈正相关关系。与太岳山生态站2005年所做的油松林木夏季的树干液流速率研究成果相结合,可以比较完整地反映油松林木树干液流速率全年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53.
兴安落叶松原始林区降水化学输入的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寒温带大兴安岭根河落叶松原始林区降雨、林内雨化学因子观测研究结果表明,兴安落叶松原始林区输入的大量元素均低于国内其他重要林区,而微量元素含量接近平均水平。降雨通过林冠形成林内雨时表现出兴安落叶松林冠层对Na、Ca、Cu、Fe有一定的吸附作用,其中Ca的吸附作用表现明显。降雨通过林冠时淋溶出K、Mg、Zn、Mn、P,其中K淋溶量最高。生长季中降雨除Ca的变化较大外,其他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月际变化均较小,5~9月份林内雨多数元素养分含量月际变化曲线呈“U”字型。  相似文献   
54.
基于RS和GIS的青海香日德绿洲景观格局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借助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手段,运用生态学原理对青海香日德绿洲进行景观格局特征分析。结果表明,香日德绿洲景观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分别为1.634和0.839 7,均处于中等水平。研究区景观优势度不高,但是耕地、林地、未利用土地仍占有较高的景观比例,尤其耕地,不但景观比例大而且随着移民的不断涌入还有增长趋势;研究区景观分离度最大的是交通用地,最小的是耕地,表明耕地分散程度最小,交通用地最大。区域景观破碎度最大的是耕地和林地,最小的是交通用地和水域,说明耕地被分割程度最大,水域和交通用地最小。分维数指数最大的是居民及工矿用地,最小的是耕地,即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形状最不规则,受人为干扰最小,相反耕地形状最为规则,受人为干扰最大。  相似文献   
55.
有机地表覆盖材料对树穴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有机地表覆盖材料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圆明园公园内的桑葚林(Morus alba L.)树穴土壤为研究对象设置6种处理,即水性聚氨酯胶黏剂有机覆盖垫(A)、水性聚氨酯与淀粉胶黏剂混合比9∶1有机覆盖垫(B)、水性聚氨酯与淀粉胶黏剂混合比8∶2有机覆盖垫(C)、水性聚氨酯与淀粉胶黏剂混合比7∶3有机覆盖垫(D)、木片覆盖(M)和无覆盖处理(CK),对不同地表覆盖材料的覆盖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总体来看,1年后不同有机地表覆盖材料覆盖下树穴土壤的容重、孔隙度、持水量等物理指标以及不同土层土壤pH变化不大。(2)与CK相比,不同有机地表覆盖材料可增加土壤中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的含量,覆盖后0-10 cm土层比10-20 cm土层的效果更为明显。综合考虑,不同有机地表覆盖材料能够改善土壤养分含量,水性聚氨酯与淀粉胶黏剂混合比8∶2有机覆盖垫(C)为5种有机地表覆盖材料中最适合裸露树穴的覆盖材料。  相似文献   
56.
生物炭和PAM混施影响煤矸石基质水分的入渗和蒸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究生物炭和聚丙烯酰胺(PAM)混施对煤矸石基质水分入渗和蒸发的影响,可为矿区矸石山土壤水分的调节提供依据。采用模拟土柱方法,研究不同矸土比(1∶2,1∶1和2∶1)的煤矸石基质,在混施生物炭(1%,2%和4%)和PAM(0.5‰和1‰)条件下,基质水分的吸持性能、入渗及蒸发特征。结果表明:(1)对煤矸石基质入渗性能的影响程度为生物炭PAM矸土比;随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基质的饱和含水量以及入渗速率均呈增加趋势,而PAM施用量的增加则减弱了煤矸石基质的饱和含水量和入渗速率。(2)添加1‰PAM处理的基质累积蒸发量均低于添加0.5‰PAM的处理;矸土比对煤矸石基质水分蒸发影响程度较生物炭和PAM大。(3)聚类分析表明,4%生物炭和0.5‰PAM混施时煤矸石基质的水分吸持性能及入渗速率较高;而矸土比为2∶1时,2%的生物炭和1‰的PAM混施可减弱基质水分的蒸发。总之,增加生物炭施用量有利于基质水分入渗,而PAM用量的增加,可抑制煤矸石基质水分的蒸发。  相似文献   
57.
人工老化过程中柔枝松种子丙二醛(MDA)含量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柔枝松(Pinus flexilis James.)种子丙二醛(MDA)含量变化实验,研究种子在老化过程中MDA含量的变化情况,以进一步掌握不同种源种子的生活力.结果表明:在发芽过程中,5个柔枝松种源种子丙二醛(MDA)含量发生明显的变化.正常种子胚乳中含量呈下降趋势,而在胚根中则相反;经过人工老化处理,丙二醛(M DA)含量明显增加,以种源Rs和Rg增加较多.通过实验判断柔枝松种源Rsd和Rsi种子的品质较好,膜脂受损程度较小.同时也为国内林木种子活力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8.
基于WebGIS的林权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将福建省林权制度改革及林权证管理与W ebGIS技术结合,分析W ebGIS应用于林权管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设计基于W ebGIS的林权管理信息系统总体框架及功能模块,以期促进福建省林权制度改革,提高森林经营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59.
紫苏茎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及鉴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热水提取法、碱性水溶液法、乙醇浸提法、丙酮提取法和甲醇提取法,对紫苏茎中黄酮类化合物进行了提取,并筛选出一种可行的方法。乙醇提取物的定性鉴定表明紫苏茎中含有黄酮类、二氢黄酮类、黄酮醇类和二氢黄酮醇类等多种黄酮化合物,且茎和叶的黄酮成分相似。  相似文献   
60.
盐胁迫对刺槐无性系生长和离子吸收、运输、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一年生盆栽刺槐元性系苗BH327和BH56为试验材料,研究了NaCl胁迫对生长、体内Na^+、K^+、Ca^2+、Mg^2+等矿质离子含量及地上部分各器官对K^+、Ca^2+、Mg^2+(相对于Na^+)选择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明显抑制了刺槐无性系的生长,元性系BH56组织中K^+、Ca^2+、Mg^2+水平增高,高盐胁迫下,苗木由根向茎和由茎向上部叶选择性运输Ca^2+、Mg^2+的能力增强;BH327与BH56的结论相反。本文从体内离子分配及选择性运输角度讨论了各无性系在盐胁迫下受伤害情况及耐盐的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