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3篇
  65篇
综合类   61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6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11.
不同生物炭吸附乙草胺的特征及机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两种原材料(松树木屑和猪粪便)分别在7个温度条件下制备的14种生物炭对乙草胺的吸附,结果表明生物炭的理化性质随原料来源以及热解温度的不同会发生明显的变化。生物炭的总极性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同时芳香度和比表面积(CO2-SA)显著增加,生物炭样品的表面有机碳(OC)含量高于总体OC含量;猪粪便来源的生物炭(SWBs)的灰分含量显著高于松树木屑来源的生物炭(WDBs),这可能是导致SWBs对乙草胺的吸附能力大于WDBs的原因。生物炭的表面极性[(O+N)/C]和吸附能力lg K_(oc)之间呈正相关关系,表明表面极性官能团的氢键作用可能是控制低温WDBs(热解温度450℃)吸附乙草胺的主要因素;而高温生物炭(热解温度≥450℃)的芳香度和lg K_(oc)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高温生物炭对吸附乙草胺主要受芳香碳组分的影响。此外,吸附参数(非线性因子n和lg K_(oc))和OC标准化的比表面积(CO_2-SA/OC)之间的相关关系表明,孔填充效应可能是影响生物炭吸附乙草胺的主要作用之一。  相似文献   
112.
亚硒酸盐在不同理化性质土壤中运移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亚硒酸盐在江西丰城稻田表层0~10 cm土壤(FC1)、次表层10~20 cm土壤(FC2)、江西德兴菜地表层土壤(DC)、河北保定旱地表层土壤(BD)等几种土壤中的吸附解吸及土柱运移实验,研究了亚硒酸盐在土壤中的运移行为,探讨了亚硒酸盐在不同理化性质土壤中的运移规律。结果表明:具有较高含量活性Fe及有机质(OM)和较低p H值的FC1和FC2土壤对亚硒酸盐的吸附能力较强,其次为DC土壤和BD土壤,其最大吸附量分别为621.50、592.20、219.29、163.51 mg·kg-1,且吸附能力最弱的BD土壤具有较高的亚硒酸盐解吸率和解吸量;亚硒酸盐在BD土壤填装土柱中运移速度最快,且在其他研究土壤中运移速度较慢,表明土壤对亚硒酸盐的吸附解吸能力控制着其在填装土柱中的运移速率。此外,江西丰城原状土柱中亚硒酸盐运移实验表明,原状土柱中亚硒酸盐的运移速度明显较填装土柱快,且其穿透曲线用HYDRUS-1D软件中双孔-两点吸附模型拟合结果较好,表明真实土壤环境中由于大孔径和优势流的存在,硒(Se)可能运移更快,进而污染地下水。  相似文献   
113.
邓祥征  姜群鸥  战金艳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4):16990-16994
建立了土地系统计量分析模型体系,介绍了定量监测与分析土地系统动态的探测模型、表征模型、驱动机理模型、过程模拟模型和效应评价模型,阐述了各个模型的方法与技术,展望了土地系统计量分析模型的发展方向,总结提出的土地系统计量分析模型为国家相关部门预测区域土地系统动态提供了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14.
以澜沧江中游漫湾和大朝山库区的17个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RS与GIS空间分析,利用1999—2009年的SPOT VEGETAION逐旬遥感数据计算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数据,分析了梯级水电站库区近11a的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趋势,同时应用SWAT模型研究该区域小流域土壤侵蚀变化,进而探究1999—2009年研究区NDVI时空变化及其与径流输沙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999—2009年间整个研究区NDVI整体呈上升趋势,进一步对近11a间NDVI趋势分析发现,呈增加趋势的区域占78.41%,只有12.37%的区域发生了减小;在年内,整个研究区月径流输沙集中于5—9月,年内分布极不均匀;在年际变化方面,年均泥沙产量在空间上分布不均匀,在时间上变化较不明显,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多分布在研究区的中南部;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出,在空间上,植被NDVI与径流产沙量之间存在一定的负相关关系,尤其植被NDVI与产沙量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r2=0.611,P0.01),在时间序列上,植被NDVI与径流产沙量的关系则不显著(r2=0.315,P0.01)。  相似文献   
115.
为探讨城郊污灌土壤-小麦体系中重金属Cu、Cd、Cr、Pb和Zn的迁移富集特征及潜在健康风险,选取北京城郊污灌区24块代表性小麦(Triticumaestivum)样地,运用高分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HR-ICP-MS)测定了土壤及小麦籽粒中消解态Cu、Cd、Cr、Pb和Zn含量。结果表明,污灌土壤中Cu、Cd、Cr、Pb和Zn的均值含量分别为26.51、0.24、101.29、28.04mg.kg-1和85.59mg.kg-1,高于北京土壤元素背景值,已出现积累现象;小麦籽粒中5种重金属含量顺序为Zn(52.38mg.kg-1)〉Cu(6.09mg.kg-1)〉C(r4.62mg.kg-1)〉Pb(0.17mg.kg-1)〉Cd(0.04mg.kg-1),其中Cr、Zn含量超出国家标准限值,食品安全需引起关注。在以污灌区小麦粉为主要食源条件下,健康风险评价显示:北京城郊污灌区单一重金属风险系数(HQ)尚未达到显著水平,但是郊区成人和儿童的5种重金属综合健康风险均大于1,4种不同人群的风险系数(HQ)和风险指数(HI)有相同的影响顺序,即郊区儿童〉郊区成人〉城区儿童〉城区成人;5种重金属中,Cr所占风险比例最小,由Cu和Zn所引起的健康风险所占比例最高。表明对北京城郊污灌区小麦籽粒主要消费区域和流通渠道以及由此引发的居民(尤其郊区儿童和成人)重金属健康风险需要予以关注,预防食品安全危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6.
土地利用变化对明晰和诊断人类活动对湖泊水环境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白洋淀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遥感影像解译、马尔柯夫转移矩阵和相关性分析的方法,揭示了白洋淀1987—2007年的土地利用变化规律,探讨了土地利用变化对白洋淀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白洋淀土地利用类型以苇地、耕地和水域为主,占总面积比例分别为45.66%~52.62%,17.92%~29.82%和11.31%~18.52%;1987~1999年间耕地向苇地和水域转变,转移概率分别为12.84%和7.2%;1999—2007年间水域转化为耕地和林地,转移概率分别为12.76%和6.37%,苇地转化为耕地和建筑用地,转移概率分别为3.03%和2.31%;1987—2007年间干草地和水域的面积分别减少24.06 km2和19.92 km2,耕地、建筑用地和苇地的面积分别增加20.98 km2、9.94 km2和9.67 km2,变化趋势主要是由干草地和水域向耕地、建筑用地和苇地的转变;除干草地与BOD5的相关系数为-0.711,P=0.048外,其他各土地利用类型与水质指标的相关性均不显著。该研究为在流域尺度下揭示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对白洋淀水环境的影响奠定基础,并为制定该流域水环境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7.
白洋淀典型台田湿地土壤生源元素剖面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在人为干扰作用下白洋淀典型台田湿地土壤中碳氮磷等生源元素的剖面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台田湿地土壤有机碳随土层深度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累积峰出现在10~20 cm土层;无机碳大致呈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而全碳大致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各形态氮和全氮含量随深度的增加出现较大的波动,但总体上呈现出深层土壤含量高于上部土层的趋势;土壤C/N比较低,C/N比与有机碳含量有显著的相关性,与全氮无显著的相关性;有效磷含量随着土层加深呈现增加趋势.全磷含量总体上呈现波动性变化,存在两个累积峰.  相似文献   
118.
定量化方法在生态分区过程中的应用及案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世伟  陈贺  曾容  杨志峰 《水土保持研究》2010,17(4):247-251,257
该文在总结国内外有关生态分区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观性强、专家选取对分区结果影响大的问题,在生态分区过程的两个关键点引入定量方法。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筛选生态分区划分指标,确定各级生态分区的指标。应用系统聚类方法,确定各生态分区的最终边界。以辽河流域为例,选取降雨量、地势地貌、植被类型以及土壤类型等指标,应用定量化方法进行生态分区的划分,共划分一级生态分区3个,二级生态分区9个。该文旨在为生态分区的划分提供更为客观、科学的方法,从而为环境与资源的研究、评估、监测和管理提供适宜的空间分析框架,为生态管理和相关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9.
植物滞留系统草本植物对人工雨水中铅的富集及去除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4种草本植物(黑麦草,地毯草,早熟禾,高羊茅)对人工雨水中重金属铅的吸收富集和去除效率,并分析测定不同植物滞留系统介质、不同入口浓度情况下,植物地上部与根部铅含量及铅的去除率。结果表明,4种草本植物对人工降雨径流中的铅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铅的平均去除率在94.73%~98.11%之间。不同草本植物去除人工降雨径流中铅的能力,从强到弱依次为高羊茅>黑麦草>地毯草>早熟禾。其中,4种草本植物对铅的去除率随着入口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对于同一种草本植物同样的入口浓度情况下,沙土Ⅱ为最佳土壤介质,具有最佳的去除铅能力。4种草本植物地上部和地下部磷累积量分别在52.51~111.24μg和34.79~73.54μg之间;其中黑麦草铅累积总量最高,其次是地毯草,最低的是早熟禾。综合考虑污染物去除率和铅在植物体内的累积量,交替种植高羊茅和黑麦草能够提高植物滞留系统去除铅的能力且有利于延长植物滞留系统寿命。  相似文献   
120.
生态环境需水研究的重要价值之一在于为实际生态环境补水提供依据,而河道内生态环境补水则更引人关注。与生态环境需水类似,河道内生态补水也存在兼容问题,需要进行整合计算。将河道内生态环境补水整合计算分为两个部分,其一是横向类型生态系统之间,其二存在于纵向河道上下游之间。根据水的流动性原理和水量平衡方法提出了河道内生态环境补水整合计算方法,将其应用于海滦河流域北四河下游地区,结果表明该地区多年平均状况下河道内生态环境补水量约为10亿m^3,从而为流域机构对生态环境进行有效合理地补水提供了重要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