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0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43篇
  100篇
综合类   61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3篇
植物保护   2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241.
针对现有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预测研究存在的评价方法主观性强、预测结果可靠性缺乏事实证据支持等问题,该研究利用土地利用时空数据和梯度提升回归树(gradient boosted regression trees, GBRT)方法构建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预测模型,自动识别区域自然和社会经济多因素综合作用下的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释放规律,并以湖南省为案例区开展了实证研究。精度验证结果表明,模型的回归预测R2为0.976 5,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为11.64%,预测精度总体能满足规划决策支持的需要。根据模型预测:1)2020-2035年,湖南省农村居民点复垦整治潜力总规模约为36 050.26hm2,占2020年现状农村建设用地规模的4.58%,且预测结果与湖南省各县域单元历史整治潜力释放特征基本相符,表明预测结果具有较好的可行性。2)湖南省潜力规模较大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地形平缓、交通便利、城镇化水平较高的“长株潭”地区、环洞庭湖地区和湘中盆地地区,而湘南和湘西地区则相对较小。总体上模型预测结果具有较强的可行性,研究结果将为省级尺度统筹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挖潜和国土空间规划提供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242.
为探讨灌溉与冻结过程中灌区不同类型土地盐分迁移的分异特征,以河套灌区典型试验区内3个代表不同土地类型的试验点为研究对象,采用统计学方法和水盐平衡原理,结合田间连续监测试验,分析了不同时期土壤盐分迁移特征。结果表明:整个试验期非耕地积盐现象明显,尤其是浅表层土壤(0~30 cm)单位面积储盐量平均增加了806.4 g/m2,而耕地则减少了49.7 g/m2。受灌溉淋洗和冻结作用的影响,在监测期内耕地与非耕地呈现不一致的盐分迁移规律,秋浇期非耕地土壤盐分向上迁移,导致70 cm以上土层处于积盐状态,而耕地土壤盐分向下迁移,各层均处于脱盐状态;冻结期通常耕地与非耕地的土壤盐分均向上迁移,但在距离排水渠道较近的情况下盐分从浅层土壤向深层土壤运移。该研究结果可为河套灌区秋浇工作的有效开展和排水脱盐的合理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43.
优化渠系配水过程是缓解灌区水资源压力,实现农业高效节水的重要举措.以河套灌区总干渠、干渠两级渠系作为研究对象,将水流过渡平稳和渠道渗漏量最小作为优化目标,建立渠系优化配水模型,采用回溯搜索算法(BSA)、多目标粒子群算法(MOPSO)以及向量评估遗传算法(VEGA)进行求解.结果显示,BSA,MOPSO,VEGA这3种算法所求的配水时间分别为30.96,11.65,29.96 d;3种算法所得的阀门开启时间点的偏态系数分别为-0.048,0.068,0.566,表明BSA和MOPSO更能保证灌溉水在渠道运输中的稳定性.考虑渠首水位季节性变化对灌区引水时间产生的限制作用,BSA和MOPSO分别更适用于渠首引水量较少、充足的情况.考虑配水时间的集中程度以及干渠的地理位置分布,BSA和MOPSO更有利于实施分区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244.
基于雅鲁藏布江流域奴下水文站1961-2015年逐月径流量资料,采用启发式分割算法识别径流突变年份,继而采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分析径流的长期变化趋势,应用集中度和集中期研究径流的年内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年径流量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变化趋势,且转折点为1992年,即年径流量在转折点前以2.715 mm/a的速率呈现显著的下降趋势,但在转折点后呈现不显著的上升趋势;(2)湿润季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的71.6%±4.4%,主导着雅鲁藏布江流域的年径流量变化过程,而在转折点后干旱季径流的变化是年径流呈现增加趋势的另一个重要原因;(3)雅鲁藏布江流域的径流年内分配规律呈“坦化现象”,即径流量最大值出现时间推迟且年内分配更加均匀,这可能归因于该地区植被覆盖状况的恢复和改善。研究结果可以进一步识别气候变化和下垫面在径流变化过程中的作用奠定良好的基础,为区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议和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