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0篇
农学   22篇
基础科学   1篇
  50篇
综合类   63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8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为筛选根结线虫控制技术,采用传统平板法和Biolog ECO生态板评价了液氨、氨水和碳酸氢铵3种氮素对根结线虫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等氮条件下液氨处理杀线虫效果最好且黄瓜产量最高,氨水次之。液氨用量在375.0 kg/hm~2的条件下,对黄瓜根结线虫的防效达到71%,和10%噻唑膦颗粒剂(GF)45.0 kg/hm~2处理相比效果没有显著差异(79.9%)。种植前,细菌数量、AWCD值、Shannon指数、McIntosh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随着液氨用量的增加而减少,随着氨水和碳酸氢铵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但所有处理均显著降低了土壤真菌的数量。黄瓜收获后,土壤细菌数量、真菌数量、AWCD值、Shannon指数、McIntosh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随着氮素用量的增加而提高,且高于空白处理和10%噻唑膦GF 45.0 kg/hm~2处理。以上结果说明,液氨、氨水和碳酸氢铵不但可以作为土壤肥料,也可以作为一种高效、低价和生态化的根结线虫防治剂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2.
为简化蔬菜废弃物处理方式,减少处理成本投入,选择京郊露地西兰花连作种植区为试验地点,以是否喷消毒剂为主处理,以蔬菜废弃物的不同还田量为副处理进行裂区试验。通过对不同处理间的西兰花产量、生物量和吸氮量及0~90 cm土壤理化性状的测定比较,得出以下结论:与不喷消毒剂相比,喷消毒剂能够使西兰花的产量、生物量和吸氮量分别显著提高13.42%、7.35%和17.06%,表层土壤全氮和有机质含量分别显著提高15.12%和37.14%,EC值显著降低15.06%,有效消减0~90 cm的Nmin含量18.34%;不同还田量处理的产量、吸氮量、表层土壤的理化性状及0~90 cm土壤Nmin含量均与对照处理无显著差异,但还田量为70%时,西兰花生物量较对照处理显著增加6.21%;主副处理间交互作用不显著。综上所述,试验条件下,单位面积内废弃物产生量的70%还田并喷施消毒剂的处理为最优组合。  相似文献   
73.
有机种植中施肥量对番茄产量、品质和氮素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提高有机种植中蔬菜的肥料施用管理水平,利用田间试验,研究了4个不同有机肥施用水平(JF0、JF1、JF2、JF3)对北京郊区设施番茄产量、品质和氮素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施肥处理前期生长指标包括株高和叶绿素含量均没有显著差异;JF1与JF2处理的产量显著高于对照和JF3处理,增幅为6.0%~6.9%;3个施肥处理氮肥利用率分别是4.39%、1.55%、0.33%,氮肥农学效率分别是9.52 kg/kg、4.49 kg/kg、-0.19 kg/kg;JF1处理下氮素在果实的分配比例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各施肥处理果实品质(Vc、可溶性糖、硝酸盐和总酸度)与对照相比,没有大幅度增加或降低,不同采收期如盛果期与初果期相比果实品质有所改善,其中Vc增幅49.3%~70.8%,硝酸盐降幅64.3%~78.6%,可溶性糖增幅36.5%~46.0%,总酸度增幅35.1%~68.3%。因此,结合当地土壤条件,低量施肥即52.5 t/hm2时,番茄能获得较高产量并且提高氮肥利用率。  相似文献   
74.
发酵床不同垫料配比对肉鸡生长性能及鸡舍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养殖试验,比较了发酵床不同垫料配比对肉鸡生长性能及鸡舍环境的影响。按照总重量相同原则,试验共设5个处理,分别为:常规垫料(CK)、70%常规垫料+30%玉米秸秆(30% S)、40%常规垫料+60%玉米秸秆(60% S)、10%常规垫料+90%玉米秸秆(90% S)、20%常规垫料+60%玉米秸秆+20%沸石(60% S+20% Z)。结果表明:(1)试验期间各试验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耗料、料肉比均差异不显著(P>0.05);但处理30% S料肉比最低、死淘数最少;(2)各处理垫料含水率和氨浓度随肉鸡的生长逐渐升高,其中30% S处理含水率比CK降低了12.91%,平均氨浓度比CK降低了7.96%。综合判断,本试验条件下常规垫料和玉米秸秆按30% S混合作垫料饲养肉鸡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75.
添加沸石对鸡粪高温堆肥磷钾径流及淋洗损失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鸡粪与玉米秸秆在露天自然条件下进行好氧堆肥,系统研究了堆肥期间磷钾的径流与淋洗损失及其环境风险,并对比分析了添加沸石对堆肥养分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磷的损失率小于10%,主要通过径流和淋洗途径损失;钾的损失率在13%~16%之间,添加沸石可以有效减少堆肥期间钾素损失,提高堆肥产品的钾含量;堆肥期间磷钾流失浓度逐渐降低,随时间变化符合线性方程y=a+bt及一级动力学方程y=aebt;径流水中总磷(3.39~21.64mg·L-1)与无机磷(2.05~17.69 mg·L-1)浓度均超出了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风险阈值;与堆肥前相比,单季堆肥可导致30 cm土层土壤速效磷及60 cm土层土壤速效钾含量显著提高,添加沸石可降低堆肥期间养分淋洗损失.长期露天堆肥对地表水及地下水存在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76.
规模化笼养蛋鸡舍冬季氨气和颗粒物排放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畜禽养殖的氨气(NH3)和颗粒物(particulatematter,PM)排放已成为危害人畜健康,并可能造成环境风险的重大问题。该文选择北京郊区一典型规模化蛋鸡养殖舍,对典型冬季条件下蛋鸡舍的NH3和PM排放进行了连续8d的监测;并根据二氧化碳平衡原理,对NH3及PM的排放通量进行了估算。研究结果表明,蛋鸡舍出风口处NH3平均质量浓度为(4.58±3.29)mg/m3,每只鸡NH3排放通量为(32.2±12.5)mg/d。蛋鸡舍出风口处PM2.5、PM10和总悬浮颗粒物(total suspended particulates, TSP)质量浓度为(0.13±0.06)、(0.81±0.16)、(3.28±1.32)mg/m3,每只鸡PM2.5、PM10和TSP排放通量分别为(0.7±0.4)、(6.3±1.4)、(27.6±12.5)mg/d。氨气以及PM的排放均随着舍内1次/2 d的机械清粪频率呈现2 d的周期变化趋势。除清粪作业、鸡群日间活动等影响外,舍内PM2.5浓度一定程度上受舍外环境本底值影响。舍内PM2.5与PM10的比例在10.4%~20.4%之间。舍内PM2.5颗粒上所含的K+、Mg2+含量均显著高于舍外环境本底PM2.5(P0.05)。同时舍内及舍外PM2.5颗粒上解析出来的阳离子所带的电荷量均高于阴离子。研究结果可为畜禽养殖NH3和PM排放清单的编制提供基础参数;同时对畜禽舍PM的组分研究,可为后续开展二次无机气溶胶形成机理以及颗粒物源解析的研究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77.
生物降解地膜是解决塑料地膜残留污染重要途径之一,在农业生产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文章采用文献计量分析与可视化工具,对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以biodegradable plastic mulch或biodegradable mulching films为主题的文献从发展路径、主要研究力量、研究热点及前沿等方面进行了剖析,以此探讨全球生物降解地膜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发展态势。结果表明,生物降解地膜的研究发文数量不断增长,尤其2019年以来呈快速增长态势;中国的累计论文发表数量最多(177篇,占全球总发文量的34.44%),在国际合作网络中占据重要地位,但发文质量及影响力仍需通过创新及研究深度的拓展进行提高;关键词共线分析表明全球生物降解地膜研究热点主要为“生物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性质与降解行为”、“生物降解地膜在可持续农业中的应用”、“生物降解地膜对作物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以及“生物降解地膜对土壤质量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四个方面。从突现词分析可知,生物降解地膜产生的微塑料(microplastics)所引起的土壤污染及潜在环境风险是未来该研究领域的重要方向和热点内容。  相似文献   
78.
针对北方设施菜地磷肥过量施用问题,通过盆栽试验研究磷肥减量对番茄根系形态发育、磷素吸收及根际土壤微生物量磷含量影响。试验设农民习惯施磷量(P2O5)375 mg·kg-1 (P100),磷肥减施至80%(300 mg·kg-1,P80)、磷肥减施至50%(187.5 mg·kg-1,P50)及不施磷(P0),以不施肥作为空白对照(CK)。结果表明,随磷肥施用量的减少,植株地上和地下部干质量均显著降低(P0.05),但植株根冠比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表明根系需要调节自身的形态、构型来适应外界的生活环境;微生物量磷(MBP)与速效磷(Olsen-P)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有机磷(OP)显著负相关(P0.05),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ACP)与有效磷(Olsen-P)、全磷(TP)分别呈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负相关,碱性磷酸酶(ALP)与有效磷(Olsen-P)、微生物量磷(MBP)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全磷(TP)显著负相关(P0.05);与农民习惯施肥(P100)相比,P80处理微生物量磷(MBP)显著增加(P0.05),P50处理微生物量磷(MBP)与P100差异不显著(P0.05),但其土壤磷酸酶(ACP和ALP)活性显著提高(P0.05),故磷肥施用减至50%~80%时,可满足设施番茄正常磷素供应。  相似文献   
79.
以菖蒲、鸢尾、芦苇、香蒲等4种植物为试材,比较了4种植物在不同时期对污水中NH4+-N和全磷(total phosphorus,TP)的净化效果,分析了植物不同部位试验前后生物量及氮磷含量的变化,探讨了影响植物净化效率的因素。结果表明:植物在快速生长时期的净化效率高于稳定时期的净化效率。4种植物对污水中NH4+-N的最大去除率表现为香蒲鸢尾菖蒲芦苇,去除率分别为98.3%、98.2%、97.7%、96.8%,对污水中TP的最大去除率表现为香蒲菖蒲鸢尾芦苇,去除率分别为96.7%、96.4%、95.9%、95.2%。植物对污水中NH4+-N和TP的去除率与植物地下部的生物量有关,地下部生物量大植物吸收的氮磷多,植物的去除率高。  相似文献   
80.
为提升北京市周边地区复合肥料生产企业产品质量,提高企业出厂检验能力,开展生产企业测定复合肥料中总氮含量的能力验证研究.能力验证样品符合均匀性和稳定性要求,总氮含量测定结果采用频率分布统计和稳健Z比分数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8家参与能力验证单位的数据集中分布在中位值17.12附近,仅有低频数偏离,本次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