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4篇
基础科学   2篇
  40篇
综合类   30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纳米氧化锌对土壤微生物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纳米氧化锌(ZnO-NPs)是目前最常见的工程纳米颗粒之一,广泛应用于各类产品中,对生态环境有潜在影响。为了阐明ZnO-NPs对土壤微生物酶活性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及剂量-效应关系,通过微宇宙实验,分别建立了纯菌(微杆菌)培养体系和土壤培养体系,对不同浓度ZnO-NPs暴露条件下微生物的荧光素二乙酸酯水解酶(FDAH)活性进行了测定,在纯菌培养体系中也测定了脱氢酶(DH)活性。结果显示,与不含ZnO-NPs的对照相比,培养液中ZnO-NPs浓度为1、5、10 mg·L-1时,对微杆菌的FDAH和DH活性均产生了显著抑制,抑制率分别为22.5%、61.2%、62.3%和27.8%、44.8%、44.8%。ZnO-NPs附着在微杆菌膜上,有些进入菌体内,对菌体造成了氧化损伤。土壤中ZnO-NPs浓度为5mg·g-1和10 mg·g-1时,FDAH活性显著低于不含ZnO-NPs的对照土壤(P=0.007和P=0.008)。土壤中ZnO-NPs浓度为1mg·g-1时,FDAH活性与对照无显著差异(P=0.149)。土壤中ZnO-NPs对FDAH活性的抑制与ZnO-NPs浓度有良好的正相关关系,但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ZnO-NPs对FDAH活性的抑制减弱。  相似文献   
22.
东营市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核心区域,该区严重的土地盐碱化现象已成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因素。发展渔业是东营市改造利用盐碱地、改良生态环境、改善生活水平、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建设高效生态经济区的重要手段。通过对该市近期高效生态渔业雏形的调查,提炼、设计、探求当地适用的5种生态渔业模式,分别是:海洋增殖放流资源修复模式、海参养殖及循环经济模式、大闸蟹池塘精养模式、贝类增养殖碳汇渔业模式和休闲渔业模式。自1992年至2012年,东营市水产品总产量、产值、渔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9.5倍、16.2倍、13.9倍,通过渔业改造利用盐碱地25 136 hm2,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在总结渔业模式特征,评估各项模式效应的基础上,提出高效生态渔业模式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23.
含硫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的样品提取、净化与测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GC-ECD研究了天津污灌区沉积物中16种有机氯农药的提取和测定方法。考察了加速溶剂提取的提取条件、样品净化方法和GC-ECD的测定条件。结果表明,在125℃用1∶1正己烷和二氯甲烷提取静态10min,2次循环,磺化,过florisil层析柱,铜粉脱硫后用GC-ECD测定可以得到很好的效果。主要7种物质的方法回收率在75%~91%之间,重现性较好。天津代表性沉积物中7种主要OCPs的实测浓度在0.380~2.093mg·kg-1范围内。  相似文献   
24.
北京平原地区裸露土地的时空分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2000年冬季和2001年夏季两个时相的卫星遥感TM影像数据,结合详细的野外实地考察与验证,估计了北京平原地区主要裸露土地类型的空间分布和面积。结果表明,冬季裸地的总面积是夏季的5.5倍.在各类裸地中。以裸露农田的面积最大,成为导致北京冬、春季节沙尘污染最重要的本地沙源。此外,沙荒地、建筑工地和其他裸地是引起局部地区沙尘污染的本地沙源。为了控制北京地区的沙尘污染。需要建立城市森林体系和调整耕作方式。  相似文献   
25.
土壤侵蚀与土地利用关系密切,但在不同地区表现不一.喀斯特山区由于土壤侵蚀的特殊性,不能直接沿用其它地区已有的相关成果.选取贵州省西南地区喀斯特发育典型的一个小流域为案例,从土地利用的类型、坡度格局和高度格局三方面与土壤侵蚀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喀斯特山区土地利用/覆被与土壤侵蚀之间的关系与其它地区不尽相同,表现在喀斯特山区各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侵蚀发生率依次为草地>林地>旱地>难利用地>建筑用地>水田.除水田外,植被覆盖度对土壤侵蚀的控制存在临界值20%~60%.土壤侵蚀强度与植被覆盖度近似呈正比.土地利用在坡度和海拔上的分布格局对土壤侵蚀的控制同样存在临界值,其中临界坡度在15~25°之间,临界海拔在1 485~1 505 m之间.  相似文献   
26.
新疆山地针叶林乔木胸径-树高关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树木的生长包括了径向生长和垂直生长两个方面,这两方面具有密切的关系,这一关系既受到树木本身的控制,同时也受森林立地条件的影响.通过分析新疆阿尔泰山、天山南北坡以及昆仑山区11个地点120个样方的胸径-树高关系.结果表明:昆仑山的尖削度(taper)显著大于其余3地,其潜在最大树高(potential height,H*...  相似文献   
27.
研究了BDE-47在3种不同有机质含量的天然土壤上的吸附行为,包括吸附过程动力学和热力学等温线。结果表明,双室一级动力学模式较单室一级动力学模式更适于描述BDE-47在天然土壤上的吸附过程动力学特征,尤其是在吸附初始阶段(0-49h)。快吸附在自吸附初始到表观吸附平衡的整体吸附过程中占据优势地位,而慢吸附的贡献率则逐渐增加并在97h后达到相对稳定。快吸附达到其吸附容量的时间远快于慢吸附。在吸附开始阶段的3~5h,BDE-47吸附总量的增加主要决定于快吸附,但在后续的吸附阶段,慢吸附的影响逐渐成为主导。因BDE-47水相溶解度很低,在较窄的平衡浓度范围内,线性分配模式和非线性Freundlich模式对BDE-47的吸附等温线都能提供很好的拟合结果。在Freundlich模型结果中,具有较低(0.72%)和较高(7.90%)TOC分数的土样的非线性指数n都明显低于1.0(分别为0.75±0.03和0.74±0.02),表明2种土样在相应的BDE-47平衡浓度范围内表现出一定的非线性吸附特征;而另一TOC分数居中(2.86%)的土样则表现出显著的线性行为,其非线性指数n明显接近1.0(1.03±0.03)。  相似文献   
28.
土壤中不同老化时间的DDT对小麦根系的生物有效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水、正己烷、正己烷/丙酮ASE对土壤中不同老化时间的DDT的逐级提取量的差别及其与小麦根吸收的关系。结果表明,有机氯的水提量随老化时间增加而下降。正己烷提取量随老化时间增加而下降,正己烷/丙酮提取量随老化时间增加而上升。植物根吸收随老化时间的增加而下降。根吸收与水提量没有确定关系,与正己烷提取量正相关关系,与正己烷/丙酮提取量有负相关关系,正己烷提取量可被作为土壤有机氯DDT的有效态部分。  相似文献   
29.
土壤重金属全量监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土壤环境问题,特别是工业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已逐渐成为环境科学界研究热点.文章在总结国内外常用的土壤重金属全量监测方法及原理的基础上,对化学分析法、仪器分析法等异位监测方法和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的高光谱分析技术、环境磁学技术及生物技术等原位监...  相似文献   
30.
采用饱和与非饱和填充土柱纵向淋溶研究方法,结合对流弥散模型方程(CDE)对穿透曲线的拟合计算,全面考察了土壤介质水饱和度、土壤水pH/离子强度、土壤孔隙水流速和土壤胶体颗粒大小对天然土壤胶体在实际土壤介质中释放、沉积迁移行为的影响。分别获取胶体扩散系数和阻滞因子值,定量说明实验中水化学、水动力学等条件的作用影响力。结果显示,介质不饱和条件不利于胶体的释放和淋溶;高pH和低离子强度条件对土壤胶体释放与迁移有利;淋溶过程的间断干扰,可以促使土壤胶体的增量淋溶释放;淋溶强度及胶体颗粒粒径大小,能够影响胶体穿透时间和穿透浓度峰值大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