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21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33篇
  19篇
综合类   126篇
农作物   13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80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应用Copula函数构建二变量概率分布模型,研究了洪峰与洪量、洪量与洪水历时的联合概率分布和重现期,得到了各种变量组合下的联合概率和联合重现期。结果表明,基于Copula函数构建的二变量联合概率分布模型不限定变量的边际分布,对各种类型的水文变量都具有较好适应性;洪水的危害不仅在于洪峰、洪量和洪水历时等单一特征属性的量级,当洪水的特征属性共同超过某一量级时,洪水危害最大。利用多变量概率分布模型研究洪峰流量、洪量、洪水历时等特征的联合分布,能够较为全面地描述洪水的风险概率。  相似文献   
82.
83.
近年来,随着我国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实施,植被生态呈现出显著的改观,随之而来,其他生物尤其是动物的生态也出现了明显改善,尤其是草原鼠、大黄鼠、野兔等不同啮齿类动物的种群和数量明显增加。这些食草类动物同时为食肉类动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来源。因此,近年来我国新疆、内蒙古和黑龙江等地的狐和貉等动物的数量也在增加。  相似文献   
84.
胚胎移植生物工程技术自从20世纪70年代进入畜牧领域后,作用日益显现,已深入到动物育种、性别控制和动物克隆等方面,成为主导21世纪畜牧业的尖端科学技术.胚胎移植技术作为胚胎生物工程的基础,是继畜牧业发展史上人工授精技术出现之后的又一次重大技术变革.  相似文献   
85.
邸娜  郑娜  韩海军  王靖  崔超  郑喜清 《作物杂志》2020,36(6):197-60
以不同列当抗性向日葵根系分泌物作为萌发刺激物,研究其对向日葵列当种子萌发的影响,探究不同向日葵品种对列当抗性差异响应的机制,为向日葵列当抗性品种的选育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根系分泌物的稀释倍数对向日葵列当的萌发具有显著影响,其中TP-3313和SH363-M根系分泌物在稀释50倍时达到最大萌发率,而3638C根系分泌物在稀释75倍时达到最大萌发率,整体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特点;不同列当抗性的向日葵根系分泌物诱导向日葵列当萌发的效果不同,向日葵列当萌发率表现为TP-3313相似文献   
86.
对内蒙古乌拉特前旗沿黄湿地资源及其环境现状进行了调查,摸清了湿地的类型、面积以及分布情况,分析了湿地面临的威胁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加强湿地保护和恢复工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7.
向日葵是内蒙古自治区主要油料作物之一,近年播种面积40万hm^2以上。列当是严重为害向日葵的寄生性杂草,其寄生在向日葵根部,导致向日葵植株矮小、瘦弱,花盘直径变小,瘪粒增多,产量降低,为害严重时造成不能形成花盘,甚至全株枯死。为研究探索通过栽培措施减轻向日葵遭受列当侵害,降低防治成本,  相似文献   
88.
为了正确评价灌区内水资源使用对改善现有水资源管理的影响,文中引入水足迹与虚拟水概念,同时考虑降雨和灌溉用水,计算了1960—2008年内蒙古河套灌区粮食水足迹与虚拟水净输出量的时空变化,进一步评价了灌区水资源在区域内和区域间的分配.结果表明:1960—2008年河套灌区粮食水足迹由3.534×109m3减小为1.634×109m3,自2000年灌区粮食虚拟水净输出量呈下降态势,两者构成均以蓝水为主(90%);空间分布上,河套灌区中部地区(杭后、临河和五原)的粮食水足迹和虚拟水净输出量较大,而其他地区(磴口和前旗)较小;1960—2008年,粮食生产用水在灌区用水总量中所占比例呈显著下降趋势,年均下降1.07%.粮食生产用水的大部分以虚拟形式输送到灌区外部,该比例近年有所降低,但2008年仍高达76.22%.未来河套灌区应注重绿水和蓝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该研究为灌区水资源管理宏观政策的制定和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9.
分析了传统植物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并从实验内容、学生参与实验的程度、教学手段和考核方法等方面提出了教学改革的初步设想,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0.
园林废弃物堆肥对铅镉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明确园林废弃物堆肥(GWC)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通过小白菜盆栽试验,向铅(Pb)、镉(Cd)污染土壤中分别按0(CK)、1%、3%、5%的施用量添加GWC和泥炭,研究不同单一/混合处理对土壤酶活性,Pb、Cd在土壤孔隙水中浓度和在土壤中赋存形态的影响,并探究小白菜地上部和根部Pb、Cd积累转运的关系。结果表明:各处理3%和5%的施用量显著提高了土壤酶活性,5%泥炭对提高脱氢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更显著,5% GWC对提高脲酶和磷酸酶活性更显著。土壤孔隙水Pb浓度在第1~7 d时随不同处理的施用量增多而降低;5% GWC及5%混施处理在第1 d时的Pb浓度与CK相比分别降低了78%和56%。不同处理中孔隙水Cd浓度在第1 d时均高于CK,其中5% GWC相比CK增加了70%;泥炭处理中Cd浓度随时间延长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3%和5%处理下土壤酸溶态Pb、Cd显著减少,残渣态显著增加,植株地上部和根部Cd含量显著下降,富集系数和转运系数也相应降低,其中5%混合施用效果最显著。Pb含量在3%和5% GWC施用下显著上升。研究表明,单一、混合施用GWC及泥炭对土壤中Pb、Cd有显著的钝化效果,且泥炭对于降低植物体重金属积累的效果好于GW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