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41篇
农学   31篇
  11篇
综合类   59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70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31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指出了苦马豆素(swainsonine,SW)是一种有毒生物碱,可抑制α-甘露糖苷酶活性,牲畜采食含SW的疯草会引起中毒。前期研究发现疯草小花棘豆的SW由其内生真菌合成,在α-氨基己二酸半醛+谷氨酸+NADPH+H~+酵母氨酸+NADP~++H_2O反应中真菌酵母氨酸还原酶为双向酶,逆反应催化酵母氨酸生成α-氨基己二酸半醛,经一系列反应生成SW,故酵母氨酸还原酶是合成SW代谢途径中的关键酶之一。对真菌SW合成途径中sac对SW合成代谢的影响进行了综述,旨在为研究真菌SW的生物合成分子机制提供基础数据,对草原上疯草的防治以及SW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2.
试验探讨了杭锦2#土多元复混肥对油菜的肥效.在收获期,用杭锦2#多元复混肥处理和用美国二铵处理油菜叶片数分别是空白对照的1.34倍和1.15倍.方差分析表明,两种施肥处理油菜叶片数目间差异不显著,而与空白对照的差异显著.施肥处理促进各生育期油菜株高、叶面积、叶柄长、叶宽、叶长的增加.用杭棉2#土多元复混肥处理能改善油菜光合特性、提高产量和改善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193.
提取小花棘豆(Oxytropis.glabra DC.)、小叶小花棘豆(O.glabra var.tenuis)、刺叶柄棘豆(O.aciphylla Ledeb.)、砂珍棘豆(O.racemusa Turcz.)、多叶棘豆(O.verticillaris (L.)J.N)、黄毛棘豆(O.ochrantha Turcz.)基因组DNA,扩增其5.8SrDNA/ITS序列并测序,将所测序列与GenBank中疏毛棘豆(O.pilosa)和长白棘豆(O.anertii)5.8SrDNA/ITS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利用MEGA4.0软件采用Neighbor-joining法构建系统发育树,旨在为棘豆属下种间及种下分类研究提供分子依据.结果表明:多叶棘豆、砂珍棘豆和黄毛棘豆构成姐妹群,并在部分地理种群上混杂,认为将三者归入真棘豆亚属Subgen.Euoxytropis轮叶棘豆组Sect.Baicalia Stell.ex Bunge更合理.小叶小花棘豆与小花棘豆亲缘关系很近,支持将其视为变种的观点.刺叶柄棘豆的不同地理种群形成两大分支,对其在亚属水平上的分类还需进一步商榷.研究赞同棘豆属植物为单系起源,认为种内不同地理种群间的亲缘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植被类型和生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4.
参照国际规定的有害生物分析(PRA)程序,对马铃薯甲虫在内蒙古的风险性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得出其风险评估值R为2.26,对内蒙古属于高风险有害生物,鉴于其高风险性,提出了相应的植物检疫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5.
刺苍耳(Xanthium spinosum L.)为菊科(Compositae)苍耳属(Xanthium)植物,多分布于我国华北、西北等地,危害较大,被誉为恶性入侵植物。本文对刺苍耳的形态学特性、物候学特性、繁殖特性、生理生态特性、应用价值、入侵及预防等方面进行归纳,发现刺苍耳花期长、结实量高、繁殖能力强、耐寒性较强,总苞具钩刺,能通过牛羊、货物等广泛传播,环境适应性强,这为刺苍耳大面积的繁衍扩散提供了有利条件,虽然刺苍耳可用于生物柴油、吸附剂以及医学等方面,但其能通过化感作用抑制本土植物的生长发育,对入侵地危害极大,且目前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后续在应对入侵机制和防治措施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以期进行科学有效的生物防控,减轻其入侵危害,减少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96.
毛乌素沙地臭柏群体是一个生态过渡带。为了进一步阐明分子变异和基因流与生境或生态过渡带的联系,应用RAPD标记开展了臭柏群体的分子生态学研究。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方法对臭柏(Sabina vulgaris.)的3个种群进行了研究.用11个随机引物扩增出129条清晰谱带,其中117条为多态性谱带。利用POPGENE3.2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如下:(1)臭柏有着较丰富的遗传多态性,多态位点百分率达90.70%,各种群多态位点百分比在69.77%~72.87%之间.(2)臭柏的种群间分化较小Gst=0.1872,81.38%的遗传变异存在于种群内,各种群的遗传一致度都在86.22%.(3)聚类分析显示,生境相近的种群被聚到了一起,反映了臭柏种群的遗传分化和生境有着一定的相关性.又利用Nei,s指数统计了RAPD数据,也证实了大部分的遗传变异存在于群体之内。臭柏群体内的遗传多样性与土壤总钾呈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197.
将向日葵秸秆与紫花苜蓿按鲜重质量比0∶10、2∶8、4∶6、5∶5和10∶0混合青贮,并在青贮1、3、5、7、15、30、45、60 d后分别测定各处理组的营养和发酵指标,探讨混合比例对混贮品质动态影响及青贮过程中品质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向日葵秸秆与紫花苜蓿在混合青贮过程中营养和发酵品质均得到有效提升,其中混贮处理组乳酸含量明显高于紫花苜蓿单贮组,pH值和氨态氮含量显著低于紫花苜蓿单贮组;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向日葵秸秆单贮组,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明显低于向日葵秸秆单贮组。结果表明,将紫花苜蓿与向日葵秸秆以5∶5的比例进行混合青贮的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最佳;且在相同混合比例下,pH值和氨态氮含量随发酵时间的延长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青贮15 d的发酵品质最优,对降低pH值和氨态氮含量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98.
【目的】探讨放牧条件下补充酵母硒对绵羊胃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影响。【方法】选择体重相近、健康的7~8月龄杜泊寒羊14只,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分成两组,每组7只。一组为对照组,不添加硒,另一组为硒添加组,硒(酵母硒)添加水平为0.2 mg/d。在自然放牧条件下进行为期30 d的饲养试验,分别于试验第15和30天采集瘤胃液和粪样,采用16S rRNA测序方法分析绵羊瘤胃以及后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变化。【结果】主坐标分析结果表明,补硒第30天后两组绵羊瘤胃及后肠道微生物在OTU和属水平上具有显著的组间差异(P<0.05)。物种差异判别分析结果表明,饲养第15天时在门和属水平有8种瘤胃微生物具有显著的组间差异(P<0.05),但这些物种的丰度均低于1%;饲养第30天时在门和属水平上有17种瘤胃微生物具有显著的组间差异(P<0.05),其中相对丰度大于1%的有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普雷沃氏菌属1、瘤胃球菌科NK4A214、拟杆菌目BS11;与对照组相比,硒添加组瘤胃中厚壁菌门、瘤胃球菌科NK4A214、拟杆菌目BS11的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0.05),拟杆菌门、普雷沃氏菌属...  相似文献   
199.
张虹  峥嵘 《北方园艺》2017,(10):159-166
以大兴安岭火烧迹地在不同火烧年和不同火烧程度的土样为研究对象,揭示大兴安岭火烧迹地恢复过程中土壤真菌的多样性与群落变化特征,为火烧后森林生态系统的科学管理和森林更新提供理论依据。用PCR-DGGE法对土壤真菌进行了分析,采用Quantity one软件分析其多样性,通过序列的同源性比较构建系统发育树,真菌结构主成分分析采用Canoco等软件。结果表明:每个样品真菌种类丰富,不同样品有相同的真菌菌属也有不同的真菌菌属,17个优势条带测序所得菌属与黏滑菇属(Hebeloma)、蜡伞属(Hygrophorus)、蜡壳菌属(Sebacima)、管柄囊霉属(Funneliformis)亲缘关系最近,其中还有一些不可培养的真菌。不同火烧年和火烧程度之间土样真菌香农指数、丰富度、均匀度均达到显著差异(P0.05)。不同火烧程度、不同火烧年均能影响土壤真菌的群落结构。  相似文献   
200.
为了获得抑制黄瓜枯萎病的高效生防菌,对青海湖附近植被根系土壤中的微生物进行分离筛选。测定拮抗菌的抑菌活性及其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控效果。本文通过平板对峙法分离筛选出一株生防链霉菌S-101,该菌株对供试的几种病原真菌都有较好的拮抗作用,其中对尖镰孢菌黄瓜专化型的抑制率为53.3%,对草莓炭疽菌的抑菌率为45.5%;并通过形态特征及16S rDNA序列分析对菌株S-101初步鉴定为Streptomyces luridus;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菌株S-101发酵液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达57.11%;通过构建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基因工程菌S-101-GFP,检测了该菌株在黄瓜根部及根围土壤中的定殖能力,随着定殖天数的增加,数量由处理时的1×108 cfu/g逐渐减少到1×106 cfu/g,0~14 d下降较快,21~28 d下降较慢,28~35 d趋于稳定,孢子数维持在1×106 cfu/g。因此,菌株S-101是防治黄瓜枯萎病的潜在生防菌株,具有开发成为微生物农药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