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1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2篇
  87篇
综合类   108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据谢良胜等的2篇文章报道,黔西北麻窝山岩溶盆地近29年来平均沉积厚度1.33 m,沉积速率4.6 cm/a,流域平均侵蚀模数为2 900.55 t/(km2.a)。而根据笔者的研究成果,该岩溶盆地中央部位沉积物剖面中,表征1963年沉积的137Cs峰值深度为40 cm,减去犁耕层深度,1963年以来的沉积厚度为20 cm,年均沉积速率为0.44 cm/a,此值仅为谢良胜等研究结果4.6 cm/a的1/10。  相似文献   
42.
以诸葛菜组织培养中产生的不定芽为繁殖体,海藻酸钠为包埋基质,添加纳米TiO_2制作人工种皮,观察添加不同浓度的纳米TiO_2对诸葛菜人工种子萌发和抗菌能力的影响,将纳米TiO_2与NAA以及多菌灵的作用进行对比并研究共同作用。结果表明:纳米TiO_2具有与NAA相似的生长素作用,并且显著提高萌发生根速度,二者具有协同作用;无菌条件下0.1mg·L~(-1) NAA+30g·L~(-1) TiO_2+1/2MS+3%蔗糖的组合使诸葛菜人工种子萌发率达到100%,生根率达到80%,为最佳组合;有菌条件下添加30g·L~(-1)纳米TiO_2试验组15d污染率仅为5.6%,萌发率达83.33%,为最佳组合。纳米TiO_2和多菌灵混合作用反而使萌发率和抗菌能力大幅降低。  相似文献   
43.
道地药材茅苍术的ISSR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道地中药材茅苍术具有广泛的形态多样性。为了识别其遗传多样性,应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16个茅苍术基因组和4个北苍术基因组进行了多态性分析。结果发现,茅苍术ISSR多态位点百分率为87.67%,北苍术ISSR多态位点百分率为53.33%,证明茅苍术比北苍术有更高的遗传多样性。采用SPSS13.0软件的Within-group linkage法对20个样品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茅苍术具有明显的遗传分化,且与北苍术有很近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44.
渔塘坝是中国恩施地区较为典型的高硒地区之一,对整个渔塘坝土壤硒、植物硒和水硒及其变化趋势的研究表明,含硒较高的土壤和植物主要分布于西北部富硒碳质岩石出露地段、上坝和下坝地段。在对应的土壤和植物间,硒含量无明显的相关关系,这表明植物对硒的利用并不完全受土壤总硒的影响。30 多年来,坝内土壤硒含量基本无变化,而植物硒含量呈现明显的降低趋势,说明土壤中植物可利用性硒已降低。尽管在流经富硒碳质岩层或废弃的石煤堆旁能够采集到较高的水硒样品,但水硒含量基本无变化的现象说明,在无人为活动的干预下,富硒地段硒的释放已进入了稳定的平衡阶段。渔塘坝硒的分布除与富硒碳质岩石的出露特征、地形特征有关外,还与硒的迁移途径有关。渔塘坝西北部地区出露的富硒碳质岩石仅为高硒区的形成提供了必要条件,而导致坝内高硒土壤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当地村民的土地耕种方式,如石煤熏土作肥或石煤与石灰的混合来改良土壤等,并进而引起硒在食物链中的富集,且这种影响是长远的。因此,如果当地政府在硒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上不能够保持合理的规划和使用,渔塘坝仍然是硒中毒可能发生的高风险区,且恩施所有的高硒区也应当是硒中毒的风险区。  相似文献   
45.
贵州喀斯特山区植物土壤C、N、S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研究了贵州喀斯特山区植物和土壤C、N、S含量特征、垂直变化特征以及植物与土壤C、N、S之间、植物-土壤间C、N、S 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该区植物C、N、S平均含量分别为45.13%、2.02%、0.61%,C、N含量在正常范围内,但S含量明显高于我国其他地区;不同植物种C、N、S含量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土壤上植物C、N、S含量差异不显著;石灰土C、N、S含量均高于黄壤C、N、S含量,但两者的C、N、S含量差异未达到显著程度;植物C、N、S随海拔的变化不明显,而土壤C、N、S均明显地随着海拔增加而增加。相关分析表明:植物C、N、S之间、垂直变化上植物与土壤之间C、N、S的相关关系基本不显著,而土壤C、N、S之间存在较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6.
在分析测量数据的基础上,提取红树的平均基径、基径数、平均胸径、胸径数等特征参数,建立了预测红树株高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采用Levenberg-Marquardt优化算法改进了BP神经网络算法;采用训练好的BP神经网络模型对距堤坝25,50,75 m 3个采样点的株高进行预测,预测值和实测值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000 6,0.002 2,0.004 1,相关系数分别为0.99,0.95,0.94。结果表明利用BP神经网络对红树株高进行预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7.
为了探索喀斯特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表层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以期为喀斯特山区寻求最佳的土地利用结构和石漠化综合治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以广西都安澄江喀斯特小流域为研究单元,分析流域内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表层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各种土地利用方式中,细菌数量最多,均占85%以上,放线菌和真菌相对较少。从总量上看,灌草丛地和草地土壤微生物总数量最大,分别为37.88×106cfu/g、26.70×106cfu/g,自然林地、灌丛地和旱地次之,退耕地和人工林地最小,分别为8.78×106cfu/g、7.74×106cfu/g。自然林地和人工林地的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较高,分别为0.461、0.459,灌草丛地、草地、灌丛地和退耕地次之,旱地最低,仅为0.155,与土壤微生物总数的变化趋势不一致。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表层酶活性亦存在较大的差异,自然林地土壤过氧化氢酶、转化酶、蛋白酶、脲酶活性分别为0.195mL/(g·min)、1.2mL/(g·min)、0.753mL/(g·min)和1.5mL/(g·min),均高于其他用地类型,退耕地和旱地最低,人工林地、灌丛地、灌草丛地、草地居中。  相似文献   
48.
煤矸石风化土壤中重金属的环境效应研究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6  
对贵州水城矿务局周围煤矸石风化后形成的土壤进行了重金属含量、形态及分布特征以及重金属的植物可利用性的研究。结果表明,煤矸石风化形成的土壤中重金属Zn、Pb、Cd、Cu有明显积累,积累强度顺序为Cu>Cd>Zn>Pb,已经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的可交换态、碳酸盐态和有机态含量较低,多以铁锰氧化物和残渣态存在,受雨季影响,形态分布的季节变化也比较明显;植物可利用性高,实验植物吸收的重金属特别是Zn、Cd的量均已远远超过国家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49.
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定量测定1种茶叶多糖的单糖组成.结果:阿拉伯糖、葡萄糖、半乳糖、木糖的线性范围为1.200~7.200 μg;4种单糖的回收率分别为97.60,98.51,98.10,95.90;该多糖的单糖组成比例为阿拉伯糖:葡萄糖:半乳糖:木糖=10.30:11.40:8.37:1.28.  相似文献   
50.
应用δ13C值探讨林地土壤有机碳的分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贵州省中部区域采集了4种典型的林地土壤剖面,拟通过分析测定土壤有机碳(SOC)同位素(SO13C)、溶解性有机碳(DOC) 同位素(DO13C)和枯枝落叶碳同位素(13C)的比值,探讨SOC和DOC的来源和迁移转化过程。结果表明:在枯枝落叶转化为表层土壤有机质过程中,δ13CSOC值升高了0.1%~0.3%,有富13C现象。在具备枯枝落叶覆盖的表层土壤中,DOC含量相对较高,δ13CDOC值与枯枝落叶δ13C值非常相近;而在缺乏枯枝落叶覆盖的表层土壤中,DOC含量相对较低,δ13CDOC与枯枝落叶δ13C值差异较大,说明具备枯枝落叶覆盖的表层土壤DOC主要来源于枯枝落叶。在发育较为成熟的土壤剖面中,随着土壤深度的加深δ13CSOC和δ13CDOC值均有偏正趋势。说明在该区域林地土壤有机质降解程度会随着土壤深度的加深更为彻底。δ13CSOC和δ13CDOC变化趋势的一致性,以及Δ(δ13CDOC-δ13CSOC)绝对值随土壤深度的加深有降低趋势,说明在土体内来自于土壤腐殖类物质的DOC占土壤DOC总量的比例随土壤深度的加深有增加趋势。在发育较为年轻的剖面中,δ13CSOC值的变化则反映出剖面中土壤有机质的新旧混合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