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11篇
  免费   862篇
  国内免费   326篇
林业   17篇
农学   107篇
基础科学   76篇
  4606篇
综合类   980篇
农作物   76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30篇
园艺   42篇
植物保护   60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135篇
  2022年   151篇
  2021年   151篇
  2020年   124篇
  2019年   127篇
  2018年   106篇
  2017年   138篇
  2016年   136篇
  2015年   166篇
  2014年   153篇
  2013年   199篇
  2012年   229篇
  2011年   244篇
  2010年   239篇
  2009年   268篇
  2008年   270篇
  2007年   275篇
  2006年   255篇
  2005年   236篇
  2004年   188篇
  2003年   189篇
  2002年   173篇
  2001年   138篇
  2000年   111篇
  1999年   94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89篇
  1992年   88篇
  1991年   89篇
  1990年   76篇
  1989年   79篇
  1988年   60篇
  1987年   72篇
  1986年   82篇
  1985年   67篇
  1984年   75篇
  1983年   62篇
  1982年   68篇
  1981年   57篇
  1980年   51篇
  1979年   53篇
  1978年   32篇
  1977年   6篇
  1975年   16篇
  1974年   19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大孔隙对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土壤大孔隙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并非例外,它对水及溶质在土壤中的运移有着深刻影响。分别从原状土区和回填土区随机取若干土样,采用离心机法测得了原状土和回填土的水分特征曲线,比较原状土和回填土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参数,分析了土壤中大孔隙的存在对土壤水分曲线中各参数的影响。指出在进行土壤中水及溶质运移研究中,必须考虑大孔隙的影响。  相似文献   
22.
作物对水分胁迫的响应及水分利用效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作物对水分胁迫的响应及水分利用效率的研究是节水农业的重要方面,为此,对水分胁迫下作物形态、生理生化响应,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内涵、测定计算方法及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途径等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目前在该领域研究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3.
农田生态系统中氮循环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农田生态系统中的氮循环是影响农业生产力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也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在农田生态系统氮循环的研究中模型已成为重要的工具而受到人们关注。在介绍国际上发表的模型基础上,阐述了目前一些比较成功的模型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今后模型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24.
通过利用红壤进行水稻、白菜盆栽试验表明,施用石灰、钢渣和高炉炉渣均有明显降低稻米和稻草中镉含量的效果,其中高炉渣效果最好,为90%以上。施用上述三种物质也都可以明显降低白菜茎叶内的镉含量。  相似文献   
25.
Cu(Ⅱ)对红壤性水稻土吸附Cr(Ⅵ)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一种红壤性水稻土研究了Cu(Ⅱ)对土壤吸附CrO4^2-的影响。结果表明,Cu(Ⅱ)显著增加了土壤对CrO4^2-的吸附量,Cu(Ⅱ)对CrO4^2-吸附的影响程度随着Cu(Ⅱ)加入量的增加和体系pH的升高而增加。Cu(Ⅱ)不仅增加土壤对CrO4^2-的吸附量,也增加CrO4^2-的解吸量,但解吸增量比吸附增量低得多,说明cu(Ⅱ)对CrO4^2-在土壤中吸附的促进作用机制涉及静电作用、专性吸附和表面共沉淀。铜的促进作用增加了土壤对CrO4^2-的固定量,降低了CrO4^2-的活动性和生物有效性。  相似文献   
26.
本项工作在中国科学院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站的三块研究样地上进行。三块样地分别在地带性植被羊草草原,大针茅草原和一严重退化草场上。对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植物中元素的含量及土壤的某些理化性质作了研究。一、休牧对植被系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过五年休牧,地上部分生物量在羊草草原样地和退化草场样地以围栏内较高。在大针茅样地可能因为远离居民点,受放牧影响小,内外测定值相近。可能与放牧  相似文献   
27.
灌溉对心底土积盐层的溶解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心底土积盐层是引起土壤次生盐渍化不可忽略的原因土壤次生盐渍化是干旱、半干旱地区作物正常生长和发展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限制因素,综合目前的研究资料,人们对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发生和防治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对心底土积盐层与土壤次生盐渍化研究得较少,忽略了这个问题。正如罗赞诺夫指出:“人们往往忽略了土壤以及底土的原始含盐量在灌区土壤次生盐渍化中的作用,因此,我们愿意再一次强调指出,必须重视自然条件特别是土壤的原生盐渍化在次生盐渍化中的重大意义和作  相似文献   
28.
VA菌根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前言菌根是植物的根受特殊土壤真菌侵染而形成的共生联合体。VA菌根是内生菌根中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它因菌丝穿入根的皮层后多数可在细胞间或细胞内形成泡囊和丛状枝而得名。 50年代以前,关于菌根方面的研究主要是涉及外生菌根,到30年代有关VA菌根的研究报告只有26篇。1950——1960年这10年中关于内生菌根,尤其是VA菌根在土壤中的广泛分布及植物因菌根而得益的情况更清楚了,但发表的论文不到100篇。60年代后期这方面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9.
一种溶质运移数学模型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土壤中溶质运移的过程、规律和机理是土壤溶质运移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文的目的是对模拟非饱和介质中水分和溶质迁移的二维数值模型SWMS-2D进行研究和验证。以硝酸盐形式存在的溶解氮是地下水中最常见的污染物,将硝态氮视为土壤溶质,考虑其根系吸收、生物固持、吸附、解吸、硝化和反硝化等作用,土壤表面即上边界条件用大气边界条件描述,下边界条件定为第一类边界条件,在田间条件下对模型作了检验。  相似文献   
30.
利用数字图像分析土壤表面裂隙的方向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二维数字图像方法研究了在土壤干燥过程中表面裂隙方向分布的演化状况。结果表明,随着干燥过程的持续裂隙的长度、宽度、面积分和分数维均趋于增加。但裂隙的方向分布则逐渐趋向均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