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4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141篇
林业   14篇
农学   58篇
基础科学   7篇
  319篇
综合类   542篇
农作物   45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609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121篇
  2007年   143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以添加豆油方式提高日粮能量水平,研究其对肥育猪肌内脂肪(IMF)含量、肌内和皮下脂肪的脂肪酸组成的影响.36头杜长大母猪(平均体质量约40 kg)随机平均分为3组,分别饲喂3种能量水平(DE=12.82、14.24、15.66 MJ·kg-1,主要以添加豆油来提高日粮能量水平)的日粮.达到屠宰体质量(约90 kg)时每组屠宰5头,采取背最长肌和背部皮下脂肪,测定背最长肌IMF含量、肌内和皮下脂肪组织的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不同能量水平日粮对IMF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肌内和皮下脂肪的大部分饱和脂肪酸(SFA)和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含量随着日粮能量水平的提高而显著下降(P<0.05),大部分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随着日粮能量水平的提高而显著增加(P<0.05);IMF中PUFA(包括C18:3n6、C20:0、C20.4n6、C22:5n3)和C24:1的含量与IMF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肌内和皮下脂肪组织中的大部分脂肪酸呈显著正相关,而少数脂肪酸(包括C18:3n6、CLA-c9t11、C20:0、C20:4n6、C22:5n3和C24:1)在2个组织中没有显著相关性;总体上看,2组织中的SFA、MUFA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与PUFA呈显著负相关,PUFA之间呈显著正相关.本研究表明以添加豆油的方式提高日粮能苘量水平可以在不降低IMF含量的前提下改善猪肉的脂肪酸组成,从而提高猪肉的营养价值而不降低肉质.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就山药多糖的理化性质及其对动物免疫器官、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和抗氧化,抗肿瘤等生物学功能作一综述,旨在证明山药多糖作为一种新型饲料添加剂的可能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
《畜牧与兽医》2016,(12):30-35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蛋白水平对不同生理阶段猪胃肠道钙敏感受体(Calcium-sensing receptor,Ca SR)基因表达、血液胃肠激素分泌的影响,探讨蛋白水平与Ca SR基因表达和胃肠激素分泌的关系。选择健康、体重相近约10 kg(9.57±0.64)kg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35kg(36.47±0.20)kg生长猪和60 kg(62.30±0.07)kg肥育猪各18头,分阶段饲养,每阶段18头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6头,单栏饲养,以玉米-豆粕型日粮为基础,断奶仔猪日粮粗蛋白水平为20%、17%、14%,生长猪日粮粗蛋白水平为18%、15%、12%,肥育猪日粮粗蛋白水平为16%、13%、10%,饲养期分别为45、30、50 d,试验结束后屠宰,采集前腔静脉血液、小肠各部位组织,测定血液中胃肠激素水平、小肠各部位组织中Ca SR的表达。结果表明:当日粮蛋白水平降低后,不同阶段猪小肠Ca SR基因表达下调(P0.05),断奶仔猪血清胆囊收缩素(CCK)、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和酪酪肽(PYY)浓度显著降低,生长猪血清CCK、葡萄糖促胰岛素肽(GIP)浓度也明显下降,而肥育猪只有血清GIP浓度显著降低(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断奶仔猪空、回肠Ca SR表达与血中GLP-1和GIP显著正相关(P0.05),回肠Ca SR表达与血中PYY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生长猪十二指肠Ca SR表达与CCK显著正相关(P0.05),而空、回肠Ca SR表达则与GIP显著正相关(P0.05);肥育猪小肠各段Ca SR表达与胃肠激素无明显相关。我们的结果说明,降低猪日粮蛋白水平可下调小肠Ca SR基因表达和血液中CCK等胃肠激素的分泌,日粮蛋白水平对胃肠激素分泌的影响可能通过Ca SR介导。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不同燕麦品种的瘤胃降解及发酵特性,采集10个燕麦品种(青海444、林纳、青引1号、青燕1号、青引2号、加燕2号、青海甜燕麦、骏马、莫妮卡、青莜3号)抽穗期全株样品,首先通过化学分析法测定其营养价值,然后选用3只体重接近的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成年湘东肉羊作为瘤胃液供体动物,并利用体外模拟瘤胃发酵法对选取的牧草进行体外瘤胃发酵试验,测定发酵6、24、48、72 h的干物质降解率和48 h的产气量,以及发酵24 h挥发性脂肪酸(VFA)和氨态氮(NH3-N)浓度。结果表明:在不同品种燕麦牧草营养成分中,粗蛋白、粗灰分、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半纤维素、淀粉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营养成分含量范围:粗蛋白9.23%~13.69%、粗灰分7.30%~8.31%、NDF 47.46%~54.04%、ADF 24.52%~31.03%、半纤维素21.44%~26.64%、淀粉3.43%~4.27%、总能14.59~15.05 MJ/kg;加燕2号、青引1号的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燕麦品种(P<0.05)。体外发酵参数差异亦存在显著差异,青海444的...  相似文献   
15.
薯类作物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和经济作物,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工业原料、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在其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副产物被废弃,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随着我国集约化畜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畜禽饲料原料的需求量迅速增加,人畜争粮问题逐渐凸显。利用薯类加工副产物替代动物饲料中的谷物原料,既可实现其资源化利用,又可减少养殖动物对谷物原料的大量需求,是缓解目前人畜争粮问题的可行途径。文章从我国薯类资源的现状、营养与抗营养成分、薯类副产物的加工及其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为促进其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与思路。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0.2%莪术醇饵剂在新疆干旱半干旱农田应用的可行性,2022年4月至7月, 在新疆博州温泉县进行了该药防治害鼠试验。施药在3个试验点(即3个重复)进行, 在害鼠繁殖高峰期前施药, 投放药饵后30、60 d和90 d调查防控效果。结果显示:3个试验区域的结果趋势相似, 校正灭效基本维持在50%以上。与空白对照区相比, 优势鼠种灰仓鼠与根田鼠试验投饵区的雌鼠怀孕率明显下降, 小家鼠、灰仓鼠平均胎仔数明显降低, 小家鼠、灰仓鼠和根田鼠施药区域的鼠类个体的亚成体比例与对照区域明显下降, 说明该药剂对当地害鼠的繁殖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可达到控制害鼠数量的目的, 适口性也较好, 可以在当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离体瘤胃上皮细胞在瘤胃代谢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刍动物瘤胃上皮由基底层、棘层、粒层和角质层等四层组成,在瘤胃发酵终产物的代谢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其形态学受动物本身及饲喂制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造成细胞代谢活性上的差异。现在,应用离体瘤胃上皮细胞,使研究其组织形态学和代谢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8.
影响奶牛繁殖性能的营养因素及其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影响奶牛繁殖性能的营养因素及其饲养调控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合评述。结论认为奶牛营养状况与繁殖性能密切相关,随着遗传性能和饲养管理技术的改进,奶牛泌乳量得以迅速提高的同时,对营养需要量的要求也随之提高。营养需要量的提高常常导致奶牛特殊生理阶段发生能量负平衡,致使奶牛繁殖能力下降;高蛋白日粮有利于提高产奶量,却往往降低了繁殖性能;日粮中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偏高或偏低以及比例不当都会影响奶牛的繁殖性能;奶牛营养的全过程,包括采食量及采食的营养成分水平都与奶牛的繁殖性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绿狐尾藻对不同铵硝配比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究高氨养殖废水中一定比例的硝态氮对绿狐尾藻(Myriophyllum aquaticum)生长及生理特征的影响,采用营养液培养,在总氮浓度为15 mmol/L的条件下,以纯铵处理为对照(CK),设置NH+4∶NO-3=3∶1(以N3∶1表示)和NH+4∶NO-3=1∶1(以N1∶1表示)两个处理,研究绿狐尾藻对不同铵硝配比的生理响应。结果显示,培养至第21天,N1∶1处理的相对生物量和相对茎高分别为13.17 g和35.31 cm,显著低于N3∶1(19.59 g,41.78 cm)和CK组(17.82 g, 38.82 cm)(P<0.05)。不同处理下叶片中的氮含量为50.38~58.82 mg/g,显著高于茎中氮含量26.96~35.42 mg/g;但叶片中磷含量5.17~7.38 mg/g显著低于茎中的磷含量8.44~9.88 mg/g(P<0.05)。培养至第21天时,CK、N3∶1、N1∶1处理之间的叶片磷含量(6.76、7.06、7.38 mg/g)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表现为N1∶1> N3∶1>CK。N1∶1和N3∶1处理叶片(7.03、6.75 mg/g)和茎中(6.43、5.04 mg/g)的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高于CK(3.58、3.27 mg/g)(P<0.05)。N1∶1处理叶片和茎中的叶绿素含量均显著高于CK和N3∶1处理(P<0.05)。研究表明,当处理中添加少量或不添加硝态氮时,有利于绿狐尾藻生长和生物量增加;当处理中硝态氮含量相对较高时,植株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同时吸收磷的能力增强。绿狐尾藻在不同铵硝配比的水体中均能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和较强的氮磷吸收能力,该结果为绿狐尾藻高效净化不同来源的养殖废水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潘瑛  谢永宏  陈心胜  李峰 《作物研究》2010,24(4):303-308
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系统研究了南洞庭湖黄土包河区域不同年龄洲滩的土壤和植被特征及其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土壤细砂粒百分比与大部分环境变量相关,经CCA分析,它同时决定着湿地植被分布,因此细砂粒百分比可以作为湿地演替程度的指示因子。总体而言,在10年洲滩中,泥沙淤积过程决定洲滩的土壤和植被特征,此时土壤细砂粒百分比为4倍于50年洲。砂粒比重过大使土壤养分极易随水体流失,同时强烈的淤积也不利植物的生长,植物凋落物很少,使土壤有机质、全钾和全氮含量低。而在20,30,50年洲滩中,植物对土壤的改良作用逐渐增强,土壤细砂粒含量随着植物生物量、丰富度指数及多样性指数的增加而显著减少,其变化使土壤养分含量逐渐增加,50年洲滩中土壤有机质及全氮含量最高,因此生物因素代替泥沙淤积成为10年后洲滩演替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