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5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229篇
林业   7篇
农学   325篇
基础科学   26篇
  100篇
综合类   1028篇
农作物   472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84篇
园艺   105篇
植物保护   15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90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113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107篇
  2012年   164篇
  2011年   160篇
  2010年   186篇
  2009年   191篇
  2008年   141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三江平原井灌水稻生育期内水分供需平衡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三江平原井灌水稻生育期内水分供需平衡状况进行了分析 ,找出在全生育期内亏水量最大的时期及多年平均数额。并采用经验频率曲线法建立了水稻净灌溉需水量 IN 与频率 P的函数关系 ,可供灌溉用水管理者参考  相似文献   
82.
抗真菌转基因大豆对大豆疫霉根腐病抗病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下胚轴伤口接种法,对Southern杂交阳性的转菜豆几丁质酶基因和大麦核糖体失活蛋白基因的双价转基因大豆T2代的5个株系,进行了大豆疫霉根腐病抗病性检测,并通过比较接种后转基因大豆与对照组的死亡率来探讨两者的抗病性差异。结果表明,有4个转基因株系对大豆疫霉根腐病的抗性与非转基因对照组相比有明显提高,另外1个株系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3.
以龙粳9号为供试品种,在肥力密度相同的条件下,设5个栽插时期处理,研究其对水稻生育和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间的本田生育天数变化差异明显,但成熟期差异却只有1~2 d;不同处理的分蘖及成穗率、叶面积指数、抽穗至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都呈现C>D>B>E>A的趋势。产量构成因素的各项指标以C,D,B较好,适宜栽插期范围为5月13日~27日。其中以处理C(5月20日)的产量(11 573.8 kg.hm-2)为最高,栽插时期最佳,其次是处理D(5月27日)和(B 5月13日)。  相似文献   
84.
将乳酸菌 ( L plantarum )接种到肠馅中 ,按着我国风干香肠传统工艺生产 ,在风干过程中测定脂肪及游离脂肪酸变化。结果表明 ,添加乳酸菌的香肠脂肪含量略低 ,酸价高 ,说明添加乳酸菌能促进脂肪分解 ;另外游离脂肪酸含量增高 ,尤其是 C18∶ 1和 C16∶ 0 两种脂肪酸含量明显增多 ,而 C18∶ 2 则略低 ,可能是 C18∶ 2 进一步参加反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85.
玉米抗丝黑穗病种质鉴定及遗传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丝黑穗病是我国玉米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试验采用人工接种鉴定法研究黑龙江省常用玉米自交系和部分国内骨干系对丝黑穗病的抗性。在54份自交系中,鉴定出4份高抗系和8份抗病系,感病和高感系占64.9%。PB血缘材料中既有高抗材料,也有感或高感材料;含Mo17和自330血缘的材料多数抗或高抗玉米丝黑穗病,尤其是含Mo17血缘材料抗性更强;而含黄早四血缘的材料多高感玉米丝黑穗病;Ried血缘材料多属于中抗或感病类型。玉米对丝黑穗病的抗性遗传属核遗传,F1的发病率介于抗、感亲本之间,接近于双亲的平均值,不存在正反交差异。欲培育中抗以上类型杂交种,其双亲发病率应较低,杂交方式应为高抗×高抗;高抗×抗病;高抗×中抗;高抗×感病;抗病×抗病;抗病×中抗。  相似文献   
86.
试验于2000年在东北农业大学院内试验田进行,从大豆正茬、迎茬、连作、7年连作(自1994年连续种植大豆)田间土壤中分离出优势真菌进行实验。研究表明,土壤真菌优势类群在苗期以木霉、青霉、镰刀菌为主,在盛花期和结荚期以青霉、毛霉、黑根霉为主,连作大豆的土壤真菌优势类群的种类、数量高于其它茬口。经不同茬口土壤真菌毒素液处理大豆种子后,表现出抑制大豆种子发芽,各处理间由于品种不同、茬口不同略有差别,抑制作用为连作>迎茬>正茬,7年连作处理的抑制作用有强有弱。  相似文献   
87.
转录后基因沉默与植物对外界病毒的抵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88.
氮肥施用量对春玉米硝酸还原酶活性及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以四单19为材料,研究了氮肥施用量对春玉米硝酸还原酶活性及产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硝酸还原酶活性随氮素用量不同而发生变化。硝酸还原酶活性在整个生育期内呈单峰曲线变化。硝酸还原酶活性随灌浆进程的推进呈逐渐降低的趋势。从蛋白质含量、蛋白产量、淀粉含量和淀粉产量分析结果可以得出,公顷施纯氮200kg最佳。  相似文献   
89.
分别用5种浓度的八字地老虎核型多角体病毒(Xc-nNPV)悬液接种2龄八字地老虎幼虫和2龄甘蓝夜蛾幼虫。结果表示,两者的LG_(50)和 LT_(50)相差不大,可见Xc-nNPV对两者的毒力和潜伏期相当。用感染Xc-nNPV后致死的甘蓝夜蛾幼虫体内分离的病毒回接2龄八字地老虎幼虫,发现这一病毒对八字地老虎幼虫的毒力不高。  相似文献   
90.
我国马铃薯晚疫病的研究现状和建议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对我国马铃薯晚疫病的研究历史,现状的详细论述,认为晚疫病的防治属于综合的系统工程,片面地强调品种的抗性或者单纯地运用药剂防治均是不足取的,当前我国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重点是食品加工型马铃薯品种的晚疫病防治,今后我国的马铃薯抗晚疫病育种应重点转向培育出高抗晚疫病的早熟和食品加工型品种,加强晚疫病的生物技术防治,开发无污染的生物性药剂,是今后晚疫病药剂防治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