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5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229篇
林业   7篇
农学   325篇
基础科学   26篇
  100篇
综合类   1028篇
农作物   472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84篇
园艺   105篇
植物保护   15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90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113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107篇
  2012年   164篇
  2011年   160篇
  2010年   186篇
  2009年   191篇
  2008年   141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为了开发木醋液作为优质生物农药的应用价值,本文归纳了不同原材料制作的木醋液在细菌真菌病害、病毒病、根结线虫病、害虫和杂草防除中的应用研究案例。总结了木醋液分别在病虫草防治中的作用:在适当浓度下,对真菌、细菌和根结线虫皆能有效抑制;作为助剂也能用于防治植物病毒病;对害虫具有驱避作用,浓度高时,直接的毒杀效果也很明显;对于作物田的部分杂草种类,木醋液具有被开发为生物除草剂的潜能。同时简单介绍了木醋液对有害生物的作用机理,指出了木醋液作为生物农药具有原材料来源广泛、广谱有效、环境友好、不易导致抗性发展等特点,其作为生物农药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最后指出,在今后应用研发中应分馏纯化、组合复配木醋液产品,实现机制研究和产品标准化的综合目标。  相似文献   
42.
抗PVY马铃薯品种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RAPD技术分析了国内外37种抗PVY马铃薯资源。提取马铃薯(Solanumtuberosum)新鲜叶片的总DNA,用17种RAPD引物进行随机多态性扩增,利用遗传多样性信息,进行亲源关系的分子鉴定。试验表明:平均每10个碱基引物扩增出6 ̄21条谱带,共获得164条特异性谱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获得9.8条多态性谱带,多态性比率平均为76.3%。RAPD分析表明37种抗PVY马铃薯资源之间的遗传距离介于0.06 ̄0.68之间,平均值为0.35,平均遗传距离介于0.27 ̄0.50之间,聚类分析将37种抗PVY材料划分为三个类,聚类结果同材料的血缘关系密切,并且表现出一定的地域特性。根据扩增的特异性谱带可进行抗PVY马铃薯资源的分子鉴定,为抗PVY育种亲本选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3.
通过2004~2005年对远东杉苞蚧生活史的观察,证明该虫在哈尔滨市1年发生1代,以2龄若虫在针叶表面越冬。越冬若虫3月下旬开始活动,5月中下旬为雌雄交配盛期,6月下旬为初孵若虫孵化盛期,8月末1龄若虫开始蜕皮变为2龄若虫。药剂防治试验的研究表明,若虫初孵阶段是药剂防治的最佳时期,并筛选出几种防治效果较好的药剂。  相似文献   
44.
一氧化氮(NO)在动植物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其合成途径已成为研究焦点。文章综述了近10年来一氧化氮合成酶(NOS)研究方法及其在植物中的应用,包括生物化学方法、免疫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5.
影响抗药性杂草发生的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主要讨论了影响杂草抗药性快速发展的一些主要因素。影响杂草抗药性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由于一类或一种除草剂以及使用作用靶标相同的不同类型的除草剂的大面积和长期连续使用。另外除草剂和杂草的一些特性也影响杂草的抗药性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6.
黏虫是我国作物上最重要的害虫之一。细胞色素P450能够参与昆虫外源物质代谢。本研究采用RACE技术克隆了一条编码黏虫P450基因的cDNA序列,并通过Real-time PCR技术,检测了4种外源物质对该基因表达的诱导效应。该基因被国际P450命名委员会命名为CYP9A113,GenBank登录号为KY436739。利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的LD_(50)处理黏虫3 h,LD_(10)、LD_(30)和LD_(50)处理12 h和24 h,可诱导表达CYP9A113基因;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的LD_(10)处理黏虫12、24和48 h,LD_(30)和LD_(50)处理24 h,CYP9A113基因表达呈诱导效应;0.1和0.5 mg/mL香豆素处理6、12、24和48 h,CYP9A113基因表达均呈诱导效应;0.1和0.5 mg/mL吲哚-3-甲醇处理3、6、12、24和48 h,CYP9A113基因表达均呈诱导效应。  相似文献   
47.
部分高油玉米自交系主要性状的初步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5个高油玉米自交系生育期、植株性状、产量性状及品质性状的初步分析,结果表明,15个高油系籽粒的脂肪、蛋白质含量高于黑龙江省普通玉米自交系,其中脂肪含量极显著高于普通自交系,淀粉含量极显著低于普通玉米自交系.除BY843、BY815生育期偏晚以外,其它高油系能够适应黑龙江省种植.多数高油系的自身产量接近普通玉米自交系,可以直接利用或者作为种质资源间接利用.大部分高油系的株高、穗位偏高,需进一步改良.  相似文献   
48.
选用粳稻品种东优9901和长粒香,研究不同收获时期对稻米味度值与RVA谱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收获期处理间的味度值和粘滞峰消减值没有显著差异;但整精米率、下降粘度和最高粘度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东优9901在灌浆35~40 d时RVA谱特性最佳,而长粒香在灌浆35~45 d时RVA谱特性最好.  相似文献   
49.
测定不同类型甜菜品种各生育时期根中Mg^2+-ATP酶活性、可溶性总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和产量、含糖率。结果表明,在幼苗期和叶丛繁茂期,Mg^2+-ATP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从块根增长期直至糖分积累期,Mg^2+-ATP酶的活性逐渐增强,并保持在全生育期最高水平。不同类型品种间存在差异,在各生育时期高糖型品种Mg^2+-ATP酶活性较强。根中Mg^2+-ATP酶活性与根中可溶性总糖呈正相关,与甜菜根的成熟进程正相关;Mg^2+-ATP酶活性与可溶性蛋白质舍量呈负相关,对可溶性糖的积累方面,二者的作用刚好相反。高糖型品种的可溶性总糖含量较高.相应的根中蛋白质含量很低。Mg^2+-ATP酶活性较高.  相似文献   
50.
大豆品种的抗病性与叶片内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6,他引:20  
在抗病品种东农9674,东农1572和感病品种黑农39,东农95-165上接种大豆灰斑病菌的1号,2号,4号,6号,7号等5个生理小种,测定从接种到显症前与抗性有关的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抗病的大豆品种接种不同生理小种的灰斑病菌后,PAL的活性分别从第6-7天起吴上升趋势且明显高于对照;相反感病品种从8-9天起PAL活性明显低于对照,因此说明PAL的活性与大豆抗灰斑病性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