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4篇
  免费   188篇
  国内免费   193篇
林业   1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5篇
  48篇
综合类   390篇
水产渔业   2181篇
畜牧兽医   24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101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94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122篇
  2011年   134篇
  2010年   131篇
  2009年   140篇
  2008年   115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114篇
  2005年   146篇
  2004年   140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40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1.
远洋渔业概况台湾省四面环海,海岸线长达1,600余公里。地处寒暖流交汇处,水温较高。西部海域大陆架缓和平坦,蕴藏着无数的渔业资源,加之有大陆河流汇入海中,提供了丰富的养料,适宜于底栖性鱼类繁殖生息;东部海域岸峻水深,有黑潮自南向北流经,带来了各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洄游性鱼类,为发展海洋渔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由于台湾省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渔业生产在全省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全省年渔获量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1945年)的16,862吨(其中远洋产量仅68吨),增至1982年的922,383吨(其中远洋产量34万吨),平均每年递增8%左右,远比种植业、林业和畜牧业增长  相似文献   
22.
暹罗斗鱼的饲养与繁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名称与原产地暹罗斗鱼(Betta splendensRegan)又名五彩搏鱼,隶属于鲈形目(Perciformes)、攀鲈亚目(Anabantoidei)、斗鱼科(Belontiidae)。暹罗斗鱼原生长在热带地区的湖沼、稻田等水流缓慢水域,个体小,没有绚丽缤纷的色彩。它主产于东南亚的暹罗(即如今的泰国),让人啧啧称奇的  相似文献   
23.
24.
幼鱼及非目标种类兼捕已成为许多网具作业共同存在的问题,提高网具选择性能是降低这种兼捕的重要途径。但是选择性能研究主要是基于从网具中逃逸后的鱼类较轻遭受到网具损害并最终存活。如果逃逸死亡率较高,即使选择性提高也是无宜的,因此应当将鱼类逃逸后生存能力作为网具改进效果的评价指标。本文主要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1)逃逸后死亡的主要影响因素概述,主要包括网具特征、作业时间、作业深度、渔获种类及体长、渔获量及环境因子等;(2)逃逸死亡对资源量和渔业管理决策的影响;(3)总结了近年来通过网具革新措施提高存活率的最新研究概况,如逃逸网片、分离栅及新型材料的应用等。综合分析,认为采取保护幼鱼和非目标种类的一系列措施尽管能够提高鱼类从网具的逃逸几率,但是并不能降低遭遇网具的概率,实施禁渔区、禁渔期制度管理,避免在幼鱼资源高密度区和产卵季节作业是降低这种未报告死亡的最重要的途径。  相似文献   
25.
气旋(即低气压)过境会影响渔获量,早已被人们所知,国内外有关文献中也曾有过记载和描述。然而,对气旋过境引起的海况变化及其对鱼类行动的影响尚分析得不多。本文就春夏之交在长江口一带出海的气旋对长江口渔场(30°N~32°30′N,125°E 以西海区)海况环境的影响及其与机轮底拖网渔获量变动的关系作一分析探讨。限于资料的不足,和以往研究较少,因而本文所作的讨论只能是初步的。一、春夏季长江口一带气旋活动概况:气旋是一种低空气辐合的现象。在北半球,当四周的空气向低压中心辐合时,在地球柯氏力的作用下,将形成一个逆时针方向旋  相似文献   
26.
远东拟沙丁鱼保鲜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了远东拟沙丁鱼(Sardinopsmelanosticts)海上冰鲜、冰盐微冻、冷海水和冷海水微冻保鲜的效果。结果表明,TVB-N和FFA值的变化与鱼货质量的感官检验结果有密切关系,TVB-N值为24mg%和FFA为11umole/g,是冰鲜和冰盐微冻保鲜的拟沙丁鱼质量新鲜与否的临界值,而冷海水和冷海水微冻保鲜的临界值为:TVB-N14mg%,FFA11umole/g。89种保鲜方法的有效保鲜期分别为:冰鲜7天、冷海水6天、冰盐微冻17-18天、冷海水微冻11-12天。有效保鲜期内微生物的数量在103-105/g之间变化。冰盐微冻会使鱼体产生脱水作用,冷海水保鲜会使鱼体产生吸水作用,而微冻保鲜和冷海水保鲜会使合体渗入部份食盐。  相似文献   
27.
本文主要介绍远洋水产研究所属下3个部及10个室等最近开展的各项科研、调查、技术开发等项目课题及国家所委托的事业项目。  相似文献   
28.
房文红 《海洋渔业》1997,19(2):93-94
<正> 对虾属中许多种类能在盐度范围较广的水域中生活,且在世界上许多地区进行养殖,对虾通过血淋巴的渗透调节和离子调节来适应外界环境盐度的变化。有关渗透调节能力方面的报道较多,这些研究只要集中在某一盐度范围内将血淋巴浓度与外界海水浓度作比较,以此来测定对虾调节水和离子的能力。本文概括地叙述了对虾血淋巴渗透调节和离子调节能力,以及外界海水盐度变化和蜕壳周期对对虾血淋巴渗透调节和离子调节的影响。  相似文献   
29.
南极磷虾粉是目前南极磷虾船载加工的主要产品之一,富含优质蛋白质、脂质、磷脂、虾青素和矿物质等物质,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前景。目前,南极磷虾粉主要用作水产动物饲料及提取油脂等的原料。然而,研究表明南极磷虾粉也存在潜在危害因子不明确等问题,严重限制了其应用领域和范围的拓展。因此,本文分析了南极磷虾粉潜在危害因子的来源、限量标准、检测方法等,介绍了南极磷虾粉风险评估进展,旨在为南极磷虾粉危害因子的减除和深度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0.
采用软骨-硬骨双染色技术,研究矛尾虾虎鱼(Chaeturichthys stigmatias)仔稚鱼(体长范围为4.7~45.1 mm)脊柱及附肢骨骼系统的形态发育特征。结果显示:4.7 mm个体脊索为无分节的长圆柱形;5.3 mm个体随着髓弓、脉弓和尾下骨的出现,脊柱开始发育;7.1 mm个体髓弓与脉弓延伸形成髓棘与脉棘,脊柱出现分节的硬骨环,并从前往后硬骨化;22.9 mm个体脊柱形成40~43枚椎骨(躯椎15枚,尾椎25~28枚)。矛尾虾虎鱼附肢骨骼系统的发育顺序依次为胸鳍、尾鳍、第二背鳍与臀鳍、第一背鳍与腹鳍。4.8 mm个体可见软骨质的胸鳍支鳍骨和乌喙骨-肩胛软骨,以及部分骨化的匙骨;16.8 mm个体肩带开始骨化。腹鳍支鳍骨最早在8.9 mm个体出现,在17.0 mm个体开始骨化。6.6 mm个体脊索上方中部与肛门后端分别出现13和11枚软骨质的支鳍骨;第二背鳍先于第一背鳍出现,背鳍支鳍骨与臀鳍支鳍骨分别在13.0 mm和12.1 mm个体中开始由前向后骨化,第二背鳍与臀鳍第1枚鳍条分别在22.7 mm和20.6 mm个体中锐化成背棘与臀棘。5.8 mm个体最早出现2枚尾下骨,随着脊索末端向上弯曲,10.9 mm个体尾鳍基本成型,共有2枚尾上骨、1枚尾杆骨、1枚尾椎髓体、1枚侧尾下骨和3枚尾下骨,且第2枚与第3枚尾下骨已愈合完全,24.3 mm个体尾鳍骨化基本完成。矛尾虾虎鱼仔稚鱼骨骼发育研究结果对其分类鉴定和早期发育功能趋向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