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95篇
  免费   825篇
  国内免费   1576篇
林业   1389篇
农学   1708篇
基础科学   965篇
  1761篇
综合类   4667篇
农作物   935篇
水产渔业   588篇
畜牧兽医   1975篇
园艺   666篇
植物保护   742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219篇
  2022年   502篇
  2021年   637篇
  2020年   596篇
  2019年   590篇
  2018年   379篇
  2017年   592篇
  2016年   493篇
  2015年   645篇
  2014年   689篇
  2013年   753篇
  2012年   940篇
  2011年   913篇
  2010年   888篇
  2009年   813篇
  2008年   710篇
  2007年   695篇
  2006年   622篇
  2005年   492篇
  2004年   284篇
  2003年   322篇
  2002年   370篇
  2001年   380篇
  2000年   307篇
  1999年   267篇
  1998年   177篇
  1997年   143篇
  1996年   151篇
  1995年   137篇
  1994年   122篇
  1993年   110篇
  1992年   90篇
  1991年   81篇
  1990年   60篇
  1989年   53篇
  1988年   51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7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Through biological inoculation technology, the joint symbiosis of Tibetan seabuckthorn (Hippophae tibetana) in pure culture was identified and the effects of dual inoculation with Frankia and mycorrhizal fungi on the host plants in pot cultures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obtained from the comparative study showed that H. tibetana could form nodules and VA mycorrhiza both in pot and pure cultures. VA mycorrhizae and Frankia can stimulate the growth and the nitrogen fixation ability of host plants, respectively, yet the stimulation of the dual inoculation on the growth and nitrogen fixation ability of the host plants was more significant (p<0.05): stronger nitrogen-fixing ability, higher VA mycorrhizal development and better growth of seedlings in VAH and HR16 dual inoculation.  相似文献   
992.
在湖南省会同县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站小集水区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中,对植被、土壤和水分的营养元素(N,P,K,ca,Mg)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系统中植被的养分含量,因器官类型、生长季节和年龄的不同而不相同;土壤养分含量,因立地条件类型的差别而有明显的差异;水分中的营养元素,随天气状况、降水性质和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并阐述了进行此类研究的方法及应予引起注意的问题。可供进行类似研究时参考。  相似文献   
993.
研究了不同平茬方式对沙柳再萌生能力的影响,分析了人工镰割、人工锯割、人工刀砍三种平茬方式平茬后的茬口形态及再萌生沙柳的枝条数量、直径、柳条高度。结果表明:最佳平茬方式为人工镰割,其茬口倾斜度最大,茬口背风,有利于茬口防风沙侵袭;平茬后试验区域再萌生枝条数量平均达96.9根,比锯割方式和刀砍方式多出近7根;三种平茬方式对沙柳再萌生枝条直径的影响不大,平均在6~8 mm之间波动;平茬后6~8月份沙柳的生长高度没有明显差异;9月份,镰刀平茬后的沙柳高度优势有所显现,平均值为158 cm。  相似文献   
994.
采用热化学方法降解木质素生成单体和低聚体产物。通过改变溶剂和使用均相酸、镍基催化剂,促进木质素热降解,提高油收率,改善油品质。结果表明:在密封条件下,250℃反应1 h甲醇和水协同促进了木质素降解。水/甲醇/甲酸溶剂中反应的残渣率降低至14.9%,油收率提高至44.1%。添加均相酸HCl、H3PO4和非均相催化剂Ni、Ni/Si O2-Al2O3,促进了原料裂解,抑制了产物缩合,反应生成单体、二聚体为主的油产物。Ni/Si O2-Al2O3催化促进了不饱和脂肪烃的重整和含氧官能团的减少,油收率显著下降。Ni催化则能够同时获得更好的油品质和较高的油收率(41.7%)。  相似文献   
995.
双向电泳(two-dimensional gel electrophoresis,2-DE)是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常用的技术之一,因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重复性,在植物蛋白质组学中应用广泛。蛋白质双向电泳(2-DE)过程复杂、时间持久以及影响因素众多,本文立足蛋白质双向电泳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现象,如:分离的蛋白质点过少、条纹过多导致凝胶背景模糊、高丰度蛋白点聚集沉淀及低丰度蛋白点被掩盖等,着重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具体的解决办法,为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初学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6.
试验主要研究了加拿大双低菜粕对奶牛产奶性能的影响,为加拿大双低油菜籽粕在奶牛生产中的科学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选择32头荷斯坦奶牛,按年龄、体重、胎次、泌乳期与产奶量随机分组。试验包括2部分。第一部分,日粮粗蛋白含量为14.5%,将16头奶牛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双低菜粕组,每组8头牛,对照组不饲喂双低菜粕,双低菜粕组在精饲料中添加10%的双低菜粕,替代精饲料中全部的豆粕和棉粕。第二部分,日粮粗蛋白含量为12.5%,将16头奶牛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双低菜粕组,每组8头牛,对照组不饲喂双低菜粕,双低菜粕组在精饲料中添加5%的双低菜粕,替代精饲料中全部的豆粕和棉粕。试验期75 d,其中预饲期15 d,正饲期60 d。结果表明:蛋白含量为14.5%的双低菜粕组可以提高产奶量,在整个试验期内,平均每头奶牛每天多产奶0.76 kg,对乳成分没有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双低菜粕组的平均乳脂量、乳蛋白量显著增加(P0.05)。在奶牛日粮中蛋白含量为12.5%时,双低菜粕组对奶牛产奶性能没有显著的影响(P0.05)。因此合理使用加拿大双低菜粕提高奶牛产奶性能,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97.
富硒女贞子粗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富硒女贞子及女贞子中提取粗多糖,探讨其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将90只小鼠随机均分为3组:对照组、富硒女贞子粗多糖组、普通女贞子粗多糖组。对照组灌服生理盐水,试验组小鼠灌服粗多糖液,灌服2次,每次连续5 d。2次灌胃的第3天注射卵清蛋白,二免后测定胸腺脾脏指数;MTT法检测脾淋巴细胞增殖水平;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中IL-2、IL-4、IFN-γ生成水平及相应抗体生成水平。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脾脏和胸腺指数明显升高,脾淋巴细胞增殖作用显著提高;IL-2、IL-4、IFN-γ生成水平明显提高,其中IFN-γ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而对特异性卵清抗体生成影响不大。这表明富硒女贞子粗多糖较普通女贞子粗多糖能更好地促进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及细胞免疫,从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在特异性体液免疫的作用方面则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98.
为建立一种简便、快速、特异的水貂阿留申病毒(ADV)检测方法,根据GenBank中已登录的ADV基因组序列,选择水貂阿留申病毒VP2基因作为靶基因,设计并合成5套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反应所需的引物,通过试验筛选出最佳引物,并进行最佳引物的特异性及敏感性试验,建立了LAMP快速检测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比普通PCR方法灵敏性高10倍,与其他的水貂源病毒不发生非特异性反应,并且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利用建立的LAMP检测方法对30份临床样品的阳性检出率为6.7%。该方法简便快速,为水貂阿留申病的检测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有望成为简易的常规检测手段,尤其适用于基层应用。  相似文献   
999.
探讨布鲁菌侵染人胚胎滋养层细胞(HPT-8)过程中对p38基因转录的影响。用牛布鲁菌2308和RB51株分别侵染HPT-8细胞,在不同侵染时间点(0、4、8、12、48h)收集细胞,提取总RNA,反转录获得cDNA;构建p38α、p38β和内参基因GAPDH的克隆质粒,并绘制3种基因扩增的标准曲线;RT-qPCR检测p38α和p38β基因的转录表达。结果显示,获得了HPT-8细胞侵染前后的cDNA,构建了pMD18-T-p38α/p38β/GAPDH克隆质粒,绘制了标准曲线。RT-qPCR结果显示,布鲁菌2308和RB51侵染滋养层细胞后(4、8、12、48h),p38α和p38β的相对表达量比0h均明显下降,差异极显著(P0.01),布鲁菌RB51株和2308株也存在一定差异。结果表明,在布鲁菌侵染HPT-8细胞的过程中,p38 MAPK信号通路被下调,提示p38 MAPK信号通路参与了对细胞生物学效应的调控,且这种调控作用与菌株的毒力强弱存在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000.
In recent years, the development of antibiotic resistant bacteria has become a global concern which has prompted research into the development of alternative disease control strategies for the swine industry. Bacteriophages (viruses that infect bacteria) offer the prospect of a sustainable alternative approach against bacterial pathogens with the flexibility of being applied therapeutically or for biological control purposes. This paper reviews the use of phages as an antimicrobial strategy for controlling critical pathogens including Salmonella and Escherichia coli with an emphasis on the application of phages for improving performance and nutrient digestibility in swine operations as well as in controlling zoonotic human diseases by reducing the bacterial load spread from pork products to humans through the mea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