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2843篇 |
免费 | 8459篇 |
国内免费 | 14965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0328篇 |
农学 | 8236篇 |
基础科学 | 7277篇 |
16032篇 | |
综合类 | 74321篇 |
农作物 | 10434篇 |
水产渔业 | 6017篇 |
畜牧兽医 | 24031篇 |
园艺 | 12049篇 |
植物保护 | 754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378篇 |
2023年 | 3296篇 |
2022年 | 7347篇 |
2021年 | 7140篇 |
2020年 | 6562篇 |
2019年 | 6594篇 |
2018年 | 4859篇 |
2017年 | 7293篇 |
2016年 | 4760篇 |
2015年 | 7514篇 |
2014年 | 8015篇 |
2013年 | 9322篇 |
2012年 | 12914篇 |
2011年 | 13330篇 |
2010年 | 12888篇 |
2009年 | 11350篇 |
2008年 | 11266篇 |
2007年 | 10284篇 |
2006年 | 8288篇 |
2005年 | 6474篇 |
2004年 | 4222篇 |
2003年 | 2618篇 |
2002年 | 2555篇 |
2001年 | 2456篇 |
2000年 | 2199篇 |
1999年 | 768篇 |
1998年 | 64篇 |
1997年 | 53篇 |
1996年 | 27篇 |
1995年 | 42篇 |
1994年 | 47篇 |
1993年 | 36篇 |
1992年 | 47篇 |
1991年 | 34篇 |
1990年 | 22篇 |
1989年 | 13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28篇 |
1986年 | 26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1年 | 22篇 |
1966年 | 1篇 |
1965年 | 3篇 |
1962年 | 35篇 |
1958年 | 1篇 |
1956年 | 42篇 |
1955年 | 2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不同日粮蛋白质水平对乌金猪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旨在研究日粮不同蛋白水平对乌金猪肉品质的影响及最优肉品质所需的日粮适宜蛋白水平。选取体质量15kg左右的乌金猪90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18头,下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试验采用单因子随机分组设计,在体质量为15~30、30~60和60~100kg阶段的日粮蛋白水平分别为最高蛋白水平(HHP,18%、16%和14%)、中高蛋白水平(HMP,17%、15%和13%)、中蛋白水平(MMP,16%、14%和12%)、中低蛋白水平(MLP,15%、13%和11%)和最低蛋白水平(LLP,14%、12%和10%)。各组在不同生长阶段日粮能量、微量元素、氨基酸等水平固定。试验期至100kg体质量,分别在30、60和100kg体质量时屠宰,测定肉品质指标及肌肉营养成分,采用模糊综合评定系统分析并确定最优肉品质日粮适宜蛋白水平。结果表明,日粮不同蛋白水平对乌金猪不同生长阶段肌肉pH、系水力、剪切力、烹煮损失和滴水损失有明显影响,其中高、中、低蛋白组间差异显著(P〈0.05),大理石纹评分随蛋白水平的降低而增加,低蛋白组显著高于高蛋白组(P〈0.05)。随着日粮蛋白水平的增加,肌肉中粗蛋白含量提高,在100kg体质量时达显著水平(P〈0.05);粗脂肪、肌内脂肪和肌苷酸含量降低,不同生长阶段高、中、低能量组间差异显著(P〈0.05或P〈0.01)。以大理石纹、剪切力和滴水损失为评定肉品质的代表指标,通过综合评定确定30、60和100kg体质量时最优肉品质适宜的日粮蛋白水平分别为15.88%、14.13%和11.42%。研究结果为乌金猪的合理饲养和改善肉品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72.
973.
974.
以10周龄白羽番鸭为材料,对ApoVLDL-II基因内含子1进行克隆和SSCP检测,并分析其多态与生长、肉质和脂肪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白羽番鸭ApoVLDL-II基因内含子1序列全长1 362 bp,与家鸭和鸡的同源性分别为93.6%和69.2%;经SSCP分析,仅A4位点检测到多态,共3种基因型,序列比对发现在770 bp碱基之后插入/缺失1个AAAATCTTGTTTA序列和803 bp处发生A→G突变,该位点属中度多态,并偏离了Hardy-Weinberg平衡(P<0.05);关联分析显示,CC基因型个体的pH和胸肌水分显著低于DD基因型的(P<0.05),肌内脂肪(IMF)、血清甘油三酯(TG)和血清胆碱酯酶(ChE)则显著高于DD型的(P<0.05),CD基因型个体的胸肌水分显著低于DD基因型的(P<0.05),其他性状各基因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由此推测,白羽番鸭ApoVLDL-II基因内含子1的多态可能对肉质和脂肪代谢有着重要影响,CC基因型可能是脂肪沉积的有利基因型。 相似文献
975.
采用正交设计优化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 L.)SSR-PCR反应体系,从17对SSR引物中筛选出6对扩增产物具有稳定多态性的引物,检测第1代植株的基因多态性。结果表明:4个紫花苜蓿品种德福(Defi)、德宝(Derby)、阿尔刚金(Algonguin)、三得利(Sanditi)共检测到25个等位基因,每对引物检测出2~8个等位基因,平均为4.17个。结合植株较高、叶色较深、叶片较大、多叶4个表型突变指标,检测经过表型变异筛选的植株等位基因频率及每个位点的多态性信息量(PIC),PIC在0.2216~0.8328之间变化,平均为0.6366。分析多态基因植株与表型变异的相关性,根据检测结果初步确定了13株突变植株,为后继世代遗传变异的多代跟踪及选育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76.
狗牙根草茎建植成坪质量的施肥和播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试图探明狗牙根草茎在不同播种深度和施肥方法下对高尔夫草坪备草区建植生长的影响。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在高尔夫草坪备草区大田中对不同播种深度(1,2和3 cm)和施肥措施(底肥和追肥)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生长成坪期间草坪草的盖度、种群密度和株高随着播种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在成坪后期播深2和3 cm对草坪质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追肥比底肥效果好。在狗牙根草茎高尔夫草坪备草区建植生长中,播种深度是首要因素,其次是施肥方法;两因素交互作用显著。结合建植成本和工期,在生产实践中推荐采用播种深度应为2 cm,播后1周内追肥,并建议施用速效肥。 相似文献
977.
水肥耦合对巨能草生长和光合色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盆栽控制实验的方式,利用控水、控肥的实验方法,设计了干旱(25% FC)、对照(75% FC)和水淹(100% FC)3个水分梯度以及低、中、高3个养分水平的完全随机组合实验,研究了不同水肥耦合条件对巨能草生长与光合色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巨能草的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生物总量和根冠比都受到了水肥交互作用的显著影响。在正常水分条件下,高肥处理下的分蘖数、株高、地下生物量、地上生物量和生物总量都是最大的,是9种水肥配比中巨能草生物量积累最佳的水肥配比。可见,良好的水肥条件是巨能草获得高产的前提。水淹和干旱都不利于植株的分蘖和高生长,但干旱条件下可通过施肥提高植株的分蘖能力。水淹环境下,不宜施用过多肥料,中等施肥量最有利于巨能草地下生物量的积累,其根冠比显著增大,有利于植物根系适应水淹条件下的缺氧环境。与水淹条件相比,干旱条件更不利于巨能草地上生物量的积累,为了适应干旱环境,巨能草会把更多的同化物质分配给地下部分,进而增大根冠比,从而表现出较高的生理可塑性以适应极端的干旱环境。有趣的是,水分胁迫下的光合色素含量显著高于正常水分,且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光合色素的含量都有所增加,干旱处理下的增加尤为显著。由此可见,在水分胁迫环境下,巨能草会通过其各种形态和生理适应机制来适应环境,表现出一定的耐涝性和抗旱性,且施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水分胁迫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978.
为了探索垂柳(Salix babylonica)树叶的饲料化加工技术,在研究6个生育期(展叶期、开花初期、飞絮期、青绿期、枯黄期、落叶期)柳树叶营养物质含量变化的基础上,分别将其调制成青贮饲料,测定并比较不同生育期柳树叶制备青贮饲料的营养物质含量及发酵品质指标,并对枯黄期和落叶期树叶进行添加乳酸菌菌剂青贮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根据原料营养物质判断,展叶期柳树叶营养品质与优质豆科牧草品质近似,但是随着生育期的延迟,柳树叶营养物质含量和饲用价值显著下降。将不同生育期柳树叶直接青贮之后,无品质改善效果,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差,饲用价值不大。但是,添加乳酸菌菌剂后调制的柳树叶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得到了显著改善。综上表明,柳树叶如果直接饲喂利用,最好选择在较为幼嫩的展叶期;如果开发利用其他生育期或枯落后的柳树叶,以添加乳酸菌菌剂调制成青贮饲料为好。 相似文献
979.
通过对3株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的全基因组序列比较分析,部分表明广西南宁鸡群CIAV毒株的遗传变异特征。将阳性CIAV的组织样品进行DNA抽提后,运用PCR方法分段扩增CIAV的全基因组,将获得的PCR产物进行基因克隆并进行阳性克隆菌鉴定后送测序。将所获得的基因序列进行拼接成CIAV基因组全长后,应用LaserGene7.1和MEGA4.1软件对CIAV全基因、Viral protein 3(VP3)、Viral protein 1(VP1)和Viral protein 2(VP2)基因序列进行核苷酸、氨基酸同源性分析和遗传进化分析;并对VP1、VP2和VP3蛋白上与毒力、蛋白磷酸酶活性和细胞凋亡相关的氨基酸位点进行分析。结果获得3株CIAV的全基因序列,分别命名为GX1801、GX1804和GX1810;CIAV全基因遗传进化分析表明GX1801、GX1804和GX1810均同属于Group A群,与国内强毒株GD-103和GD-104毒株的亲缘关系较近;基于VP1基因构建的遗传进化树与全基因构建的进化树最相似;GX1801、GX1804和GX1810 VP1蛋白上与毒力相关位点的第75、89、125、141、144、394位氨基酸位点与日本强毒株C368株、国内强毒株GD-103和GD-104株在同一位点保持一致;GX1801、GX1804和GX1810 VP2蛋白上与磷酸酶活性相关的基序(I^94CNCGQFRKH^103)均未发生变异;GX1801、GX1804和GX1810 VP3蛋白与诱导细胞凋亡相关的重要区域(VP3蛋白N端结构域的第1~69位氨基酸)均高度保守。本研究对3株CIAV全基因组进行测定并进行基因分析,获得了其基因组特征,为进一步研究广西CIAV的分子流行和致病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80.
2910年国内外蜂胶研宄概况(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10年国内外蜂胶的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对公开发表的227篇中英文文献及11篇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领域、地域分布、刊物分布等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和评价,并重点介绍了蜂胶化学成分、药理活性、提取工艺、加工工艺、质量控制以及在农业、畜牧业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新进展。 相似文献